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老子 >> 正文
“无为而治”:一种高超
老子哲学中的“有”与“
老子的和谐与自然无为思
人大EMBA智慧人生大讲堂
品读《老子》:何谓“无
老子的和谐思想与自然无
老子论道:无为而治不是
老子的和谐与自然无为思
“无为不争”的《老子》
自然无为篇之《遵从规律
最新热门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

时间:2013-11-09 15:59:17  来源:不详
万物但不去主宰。”在这段话里,老子通过“不占有”、“不居功”、“不主宰”三个层面,把人的行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同时,也把“无为”的内涵讲得一清二楚。“不占有”就是没有贪欲的行为,“不居功”就是没有名利欲的行为,“不主宰”就是没有权力欲的行为。做到这三个方面的行为,就是“无为”了,面对自然万物应该这样,面对人类社会也应该这样。

施政不要肆意妄为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感悟到,“无为”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一种贴近实践的观点,换句话说,是老子针对春秋战乱社会的一种政治主张。这种“无为”的政治主张决不是让人不干事情,无所作为,而是让人做事情符合自然规律,让人们的行为有很高的道德操守。这种政治主张是讲给谁的呢?从《道德经》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是讲给“侯王”的。

老子十分痛恨春秋的战乱,各个诸侯君王为了争夺地盘,肆意发动战争,弄得民不聊生。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意思是说:“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不肆意妄为的,然而又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作所为的。诸侯、君王如果能持守这种“无为”的“道”,百姓们就会自生自长地得到发展。老子在这里显然是针对春秋末期[注: 基本介绍 春秋: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春秋末期:指这个时代的后期. 相关条目 历史 时代-chunqiumoqi]各地诸侯、君王肆意驱使百姓纳税、打仗而言的。他认为,如果“侯王”能持守“无为”,换句话说,侯王们不肆意妄为地驱使压迫老百姓,老百姓就能过上安定的日子了。

老百姓希望无拘无束地生活,过安定富裕的日子,这是人类社会的自然规律。统治者[注: 统治者 tong zhi zhe 〖the ruler〗 所谓统治者,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统治的领域具备一个国家的性质,他在同时和后世均被广泛认可。]肆意发动战争、役使百姓,就违背了社会的自然规律。所以老子劝诫统治者要持守“无为”,不要对老百姓肆意妄为。

对于“侯王”而言,老子既然主张“无为”,必然反对“有为”。老子说:“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所以难治。”老子这句话十分直截了当地讲出了,都认为“老百姓难以治理,是因为他们上面的侯王官吏肆意妄为地发政令、派徭役、课税赋的‘有为’,所以才难以治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老子认为这种“有为”的结果必然是:“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意在告诫“侯王”们:“肆意妄为的人必然会失败,执掌国家权力[注: 国家权力是指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机器来实现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