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中国历史 >>秦朝历史
  • 赵高
  • 秦代后宫生活
  • 秦朝时期服饰艺术
  • 秦朝的法律制度
  • 秦朝的邮驿
  • 秦军的悲惨命运
  • 中国历史上的秦军(上)
  • 中国历史上的秦军(中)
  • 吕不韦
  • 尉缭
  • 最新热门    
     
    中国历史上的秦军(下)

    看起来十分普通的河流。2000年以来,生活在这里的人在
      河上行船、用河水灌溉。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这条叫做灵渠的人工运河,是北方船队由长
      江进入岭南的惟一通道。
      
      在那场旷日持久的丛林战之前,长江和珠江之间没有河流相通,50万秦军的粮草只能依
      靠陆路运输,军粮根本就无法保障。当秦始皇心急如焚时,一个叫史禄的人提出了一个大胆
      的建议。
      
      在湘江和漓江之间修一条运河,打通南北两大水系。船队从巴蜀一带的粮仓出发,进入
      长江的支流湘江,再通过这条运河到达珠江的支流漓江,后勤物资就完全可以用水路送到战
      争前线。
      
      这是一个惊人的创意。当时长江和黄河已经沟通,这意味着,从帝国的都城咸阳上船,
      就可以直达广州。但是,秦人面临着巨大的工程难题。
      
      湘江和漓江之间直线距离仅4.8公里,但两江高低相差几百米,运河开通,渠水将狂奔
      而下,根本无法行船。
      
      今天,已经没有人知道灵渠最初的设想如何产生,也没有人清楚秦人如何用两年左右的
      时间就完成了这一工程。然而,它确实是一个奇迹.2000多年前,这条33公里长的运河开通
      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内河运输网。
      
      灵渠建成后,粮食运输畅通无阻。第二年,秦军就平定了土著人的反抗,帝国的疆域一
      直拓展到了南海之边。
      
      平定了南方之后,匈奴人就成了秦军最后一个对手。北方草原上的这个游牧民族对中原
      文明一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当秦军在南方奋战的时候,匈奴人越过了阴山脚下的黄河,直
      接威胁秦帝国的都城咸阳。
      
      公元前215年,大将军蒙恬挥师北上,秉承秦始皇的旨意,去解决匈奴问题。但是,30
      万强悍的秦军并没有立即与匈奴骑兵决战,而是停在了年久失修的长城边上。
      
      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抵御匈奴人的侵犯,北方的秦、赵、燕三国都陆续在边界上修筑过
      长城。在今天甘肃省的临洮县,这段古长城就是在秦始皇之前100多年的秦昭王所修。从秦
      长城向东北,经过一大片未设防的黄土沟壑后,就是已经灭亡的赵国曾经经营了几百年的长
      城。这条长城时断时续,早已破败不堪。达北部边疆以后,三十万秦军的任务就是维修、改
      造破旧的长城。
      
      秦军和匈奴人周旋了几百年,蒙恬家族几代人都是秦国的战将,他应该非常了解与匈奴
      作战的艰难。
      
      匈奴是游牧部落,他们居无定所,往来如风。不知什么时候,会突然聚集成一支凶狠的
      军队,转瞬间,又变成散落天边的牧民。匈奴人是游击战的高手,如果秦军仓促出击,匈奴
      骑兵会避开锋芒,绕到别处大肆抢掠,甚至凶猛攻击秦军的后方。而秦军劳师远征,寻求决
      战而不得,旷日持久将无法忍受。
      
      在这种情况下,蒙恬选择了长城战略。秦军修建的长城,并不只是一堵墙而已。长城不
      仅用于防御,蒙恬改造过的长城是一个可以进攻的体系。
      
      长城的首要作用是预警。这些最高处的烽火台就是了望哨,为了提前预警,有些烽火台
      甚至远远突出于长城之外。
      
      在长城沿线,秦军修建了许多由坚固城墙围起的小城,这里是戍边军民的居所,也是长
      城工事上的战斗支撑点。
      
      在离开长城有一定距离的后方,秦军又修筑了屯军要塞,这些要塞既能够容纳众多的军
      队,又可以囤积大量后勤物资。在出击匈奴时,就成了大部队的前进基地,也是长城防线的
      战略纵深。有了这套体系,部队就避免了无依无靠的野战。
      
      一年多以后,蒙恬大军基本上完成了长城的维修和改造,与匈奴骑兵开战的时机到了。
      
      以长城为依托,装备先进的秦军只用了一年,就打败了匈奴铁骑,匈奴人退到了大漠深
      处。
      
      深切体会到长城战略价值的秦始皇,从此开始大规模地修建长城。秦帝国从内地征发了
      100万人,沿着5000公里长的北部边疆,展开了史无前例的国防工程。施工多在蛮慌偏远之
      地,《史记》记载:民夫的尸骨填平了沟壑。
      
      西起临洮,东至辽东,一条万余里的长城横贯帝国的北方,秦人缔造了人类有史以来最
      为巨大的军事工程。
      
      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尽管有长城的依托,秦人仍然在后勤保障方面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专家推测:平定南方的战事耗尽了巴蜀的粮仓,而关中平原保障都城的粮食是不能调用的,
      因此,供应北方军队的粮草主要来自于山东半岛。从那里到北方草原,直线距离1000多公里,
      运粮的队伍要两次穿越太行山、至少三次渡过黄河。
      
      史书上记载:从出发地到目的地,平均每消耗192石粮食才能剩下一石供应军队。
      
      为了向前线输送粮草,成千上万的民夫死在了路上。然而,草原深处的匈奴人并没有消
      失,他们随时可能会再次南下。攻打匈奴的战争,后勤运输之艰难,很可能令秦始皇印象深
      刻。作为帝国的决策者,他必须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秦帝国灭亡后100年,史学家司马迁游历到了中国的北疆。这个伟大的学者被一条铺设
      在崇山峻岭之上的大路深深地震撼了。他在史记中这样描述:直道通衢,堑山堙谷。司马迁
      看到的是一条开山填谷的笔直大道。
      
      这就是秦始皇的彻底解决方案:秦直道:两千多年前的军用高速公路。
      
      在今天陕西省北部的大山中,直道的遗迹依旧清晰可见。
      
      直道所过之处,地势险恶、人迹至今罕至。但它劈山填谷,甚至越过海拔1800米的子午
      岭而不回避。2000多年后,凄凄黄草下时隐时现的古道,仍旧让人感受到秦人的意志。
      
      道路的修筑实际上就是在山上夯筑的,用黄土夯筑,夯的非常结实。现代人都难以想象。
      
      由于夯筑得十分结实,直道上树木至今也无法成活,只有这些生命力顽强的野草能够在
      表面生长,在某些地段,汽车仍然可以行驶。
      
      为了证明史书对直道的描述,历史学家对道路遗迹做了勘测。
      
      从帝国的都城咸阳开始,直道绵延向北,一直通到大漠深处的九原,全长700多公里。
      它令人惊讶的程度绝不亚于长城。
      
      在内蒙古包头市的西边,这座古城遗址就是直道最北端的终点,秦九原城。当年的九原
      是帝国北疆的军事重镇。军需物资从这里再分发到帝国北部修建和守卫长城的军民手中。
      
      700多公里长的直道,为秦帝国迅速投放部队、及时输送粮草,提供了最为有力的保障。
      北部边疆一旦有事,专家估计:骑兵部队三天三夜就可以从咸阳赶到九原,中央政府在一周
      之内就能够基本完成从军队调动到后勤供应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直道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军
      用高速公路,2000多年前,这是只有秦人才能修造的军事工程。
      
      秦帝国统一中国后,第一次拥有了前人无法想象的巨大动员能力,但如果没有掌握精确
      的大地测绘技术,仍旧无法在如此辽阔复杂的地域内完成这些工程。2000多年前,秦人真的
      有了精确测绘技术吗?
      
      1986年,在甘肃省天水市附近的一片原始森林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些古代的墓葬。
      墓葬中出土了七块沾满泥土的木板,当时,没有人知道这些奇怪的木板是什么东西。
      
      这是中国发现最造的木版地图。专家认定这是秦国一个县的行政区划图。如果秦人有一
      定的大地测绘技术,这些地图至少要符合定量制图学的六个标准。
      
      考古发现,这些地图属于一个军马场场长所有。地图在古代中国常常属于国家机密,一
      个军马场场长不可能拥有与帝国的军事工程有关的地图。从这些地图上,我们仍旧无法推断
      秦人是如何进行工程测绘的。但是,我们可以相信:秦人必定拥有一批超越时代的工程人才。
      
      2000多年过去了,直道已经废弃了很久,偶尔有一些儿童在当年的路面上跑过。事实上,
      直道只是秦帝国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中的一环。
      
      陕西省南部,高大的秦岭横亘在秦帝国的心脏地区和四川盆地之间,在今天陕西通往四
      川的国道两侧,岩石上这些规则的小洞十分醒目。两千多年前,这些洞里插着圆木或石条,
      上边凌空铺着木板,这就是著名的秦栈道。修造在绝壁上的栈道,曾经穿越几百公里的秦岭
      山脉。
      
      秦人有修路的传统,但秦始皇是集大成者。在秦帝国统一前后,以都城咸阳为中心,秦
      人建立了那个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交通网络。这个新兴的大帝国控制的领土面积,是它的前
      人做梦都想不到的。这些四通八达的道路为南征北战的秦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毫无疑问,秦人是修路的天才。道路和车辆是互相依存的,当年,奔驰在这些道路上的,
      除了赶赴前线的部队,就是运送后勤给养的车辆,秦人的车辆制造技术又如何呢?可惜,秦
      始皇兵马俑坑中的木制战车已经朽烂,无法告诉我们更多的技术细节。
      
      1980年,在兵马俑面世四年之后,考古工作者又有了惊人的发现。在秦始皇陵的边上,
      发现了一个七八米深的大坑,其中有8匹破裂的铜马和大量车辆附件,两名驾车的驭手栩栩
      如生。这是两辆曾经十分完整的青铜车。经过考古人员的辛勤努力,残破的铜车马终于恢复
      了原貌。
      
      这两辆青铜车是根据秦始皇生前的御用车辆仿制的,除了大小是真车的一半之外,它们
      在结构和形制上跟真车一模一样。青铜车的车轮做得十分考究,30根密集的辐条,分散了车
      身重量对轮圈的压力,使得轮子既轻快又结实。
      
      从侧面看,辐条靠近车毂的地方明显加宽,为的是加强轮子横向受力的强度,很像今天
      的自行车轮。
      
      车毂的加工复杂性令人印象深刻,它只有两端和车轴接触,而中间却是一个鼓腹的空腔。
      
      秦车的系驾方式令人惊讶,在西方,一直到公元8世纪,皮带都勒在马的喉部。高速奔
      跑的马经常窒息而死。秦车的系驾方式就完全不一样。
      
      实验显示:用西方的系驾方式,两匹马只能拉0.5吨的重量;用中国的系驾方式,两匹
      可以拉1.5吨。
      
      从这两辆青铜车来看,秦国的车辆设计和制造技术已经相当发达。车辆制造技术的完善
      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秦人为什么在这个领域会遥遥领先呢?
      
      秦人的祖先居住在西北的黄土高原。1993年,在甘肃省的礼县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墓葬,
      墓主人是秦国早期的一个贵族。
      
      坟墓里出土了大量的陪葬品,但青铜的车马器令人印象深刻。复杂的系驾绳索套管,精
      致的马头饰,车轮锁和制动装置。然而,在所有的陪葬品中,这个车辆模型最令人惊讶,这
      是已知中国有四轮车的最早证据,将近3000年了,它仍旧能够行驶自如。
      
      迄今世界上最早的双辕车模型,也是在秦人墓葬中出土的。与人类文明早期的单辕车相
      比,双辕车只需一个牲口驾辕,系驾大为简化,也更容易驾驭,双辕车是车辆制造史上的一
      次革命。由于这个双辕车模型的主人是一个普通秦人,专家推断,双辕车很可能已经在秦国
      普及。
      
      秦人是一个对车辆极度迷恋的民族。不管是贵族或者平民,活着的时候以驾车为乐,死
      了也要带上车辆陪葬。这或许可以解释,秦军的后勤运输为什么表现出众。
      
      世界历史上,只有极少数的时代、极少数的人有机会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创造历史。
      秦人一系列重大的军事工程、覆盖全国的道路网络、制作精良的车辆,这些辉煌的成就共同
      塑造了一支强大的秦军,而秦军,创造了历史。
      

      (6)
      这是早期秦人贵族使用的餐具,两、三千年前,那是一个按出身和血统的贵贱分配权力
      和财富的时代。像秦人的军功授爵这样给平民甚至奴隶向上攀升的机会,明目张胆地鼓励国
      人追逐功利的国家法律,在当时,似乎只有秦人能够接受。
      
      与贵族餐具相比,普通秦人的生活用品显得简单寒酸,可以看出加官晋爵对于一个士兵
      意味着什么。喜的竹简上说:在军中,爵位高低不同,每顿吃的饭菜甚至都不一样。-爵
      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两级爵位的只能吃粗米,没有爵位的普通士兵能填饱肚子
      就不错了。
      
      在这样的利益驱使下,士兵们挣抢敌人首级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可以想象,在秦军将士
      的眼中,敌人的头颅就是换取地位和财富的等价货币。
      
      两千年前的秦国,想必是一个军装闪闪发亮的国度,对于千千万万的秦人来说,上战场
      不仅是为国家战斗,而且是通向财富和荣誉,摆脱贫困卑微地位的惟一出路。
      
      在中国历史上,秦人的文化和秉性是独一无二的,这很可能跟秦人的历史有关。秦人出
      身于大西北的草莽之间,与游牧民族混居。在当时文明高度发达的中原国家眼里,他们是落
      后野蛮的民族,虽然秦人努力学习中原文明,但他们从未真正接受过中原文明优雅精致、中
      庸谦让的伦理道德。在秦人看来,尚武、为利益而竞争是天经地义的。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他记录了自己初次接触秦人的感受。秦人听说要打仗,
      就顿足赤膊、急不可待,根本就无所谓生死……
      
      当时一个著名的说客这样描述战场上的秦军:他们光头赤膊,奋勇向前,六国的军队和
      秦军相比,就像鸡蛋碰石头……他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追杀自己的对手…
      …
      
      在说客绘声绘色的叙述当中,可怕的秦军令人不寒而罹。
      
      在商鞅的著作中,军功授爵制度对一支特殊部队规定了丰厚的奖赏,商鞅称其为“陷队
      之士”。
      
      在兵马俑坑,有一队士兵很特别。他们手持白刃格斗的刺杀类兵器;却完全不穿铠甲。
      在整个地下军团中,他们的形象显得十分特殊。这队士兵究竟是干什么的呢?研究人员一直
      不清楚。一个可能的推测是:战斗中有一些极其危险的任务,基本上是有去无回,重赏之下,
      这些完全不考虑生死的人站了出来。这些士兵很可能就是敢死队式的陷队之士。
      
      “喜”的竹简上还有这样的记载:秦军在战前和战后,都要大量饮酒。大碗的酒使血流加快
      、使神经亢奋。作战命令已经下达,战争即将开始。要么战死疆场、要么加官晋爵。在这种
      时刻,酒使所有的士兵只有一种冲动:奋勇杀敌、建功立业。
      
      研究人员观察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绝大多数秦军士兵的腹部都微微鼓起,这大概与长
      期喝酒有直接关系。
      
      再来看这些不戴头盔,护甲不多的秦军将士,似乎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这种不顾性命
      的行为,过于沉重的头盔和护甲妨碍了他们杀敌晋爵。不仅如此,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
      :战场上的秦军竟然袒胸赤膊,索性连仅有的铠甲也脱掉了。这些陶土的战士向后人传递的
      是秦人强烈的尚武精神。秦人有先进和强大的攻击武器,却不注重装甲,这是全军的规定呢
      ?还是士兵的自觉行为?或许是来自秦人好战本性的一种上下共识?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
      人们还只能进行推测。
      
      商鞅制定的军功爵位由低到高共有20级,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今天的军衔。使用军衔是人
      类军队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军队严格的等级管理制度的形成。军衔也是军人
      荣誉的标志。那么,两千多年前的秦军实行军衔制了吗?
      
      军衔必须是可以识别的,仔细观察这支2000多年前的军队,他们的发式、帽子和装束都
      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跟军衔会不会有什么联系呢?考古学家袁仲一和他的同行们在寻找
      合理的解释。
      
      军团最前面的三排弩兵,身穿便装,头发统一梳成一个上翘的椎髻。一些身着铠甲的步
      兵却将头发梳成发辫,贴在脑后;大量的步兵则戴着这种麻布做的尖顶圆帽。从他们的位置
      和排列来看,士兵装束和发式的不同,并不是生活习惯差异所致,而是爵位级别的标志。
      
      专家推测,这些梳椎髻、穿便装的弩兵,很可能拥有一级爵位,他们是爵位最低的公士。
      身穿铠甲、梳着发辫或戴着圆帽的步兵应该是二级爵,他们的名称是上造。在这个巨大的俑
      坑中,公士和上造占了绝大多数,就是这些普通士兵构成了秦军的主体。秦军军官又是如何
      划分级别的呢?
      
      在这些纵队里,胳膊前伸、手握缰绳的是驾驶战车的驭手。他们无一例外都戴着这种版
      状的帽子,铠甲也比普通战士的精致。驭手的身份很关键,直接决定一辆战车的安全,他们
      会是军官吗?
      
      从兵马俑坑发现以后,我就提出了一个想法,一个车的驾首,头儿,是谁呢?是驭手,
      而不是像过去说的车左或车右。
      
      参照史书记载,驭手的爵位至少在-以上,这是秦军中最基层的军官,他们的权利是
      主管一辆战车。仅仅一辆战车还无法构成一个作战单位,统领整个纵队的指挥官又是哪一个
      呢?
      
      这个军官双手按剑、气势威严,帽子的形状十分独特。他的铠甲是所有陶俑中最精致的
      、甲片细小而规整。前胸和后背都有花结,这种花结的作用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现代军官的肩
      章。专家考证,这样的军官应该是都尉,爵位大致在七八级左右,他至少掌管一个纵队。
      
      界于都尉和驭手之间的是这些军官,他们戴的也是板帽,但板帽的中间有一条棱。可能
      是军侯一类的基层军官,负责纵队所属的一个分队。
      
      关于秦军的内部编制,兵马俑揭开的谜团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细节至今仍然无从知晓。
      在世界军事史上,秦军很可能最早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军衔体系。它的组织和管理已经很接近
      今天的军队了。这种等级森严、井然有序的体制使秦军的作战效率要远高于其他诸侯国的军
      队。
      
      这是一个完整的地下军团,士兵和军官各就各位、整装待发。按照道理,这儿应该有一
      个最高指挥官,可考古人员发现:俑坑中级别最高的军官只是一个都尉,都尉大致相当于今
      天的团长。象征着秦国军队的这个军团怎么会没有统帅呢?
      
      公元前238年,22岁的秦王嬴政开始接掌秦国的大权。嬴政在13岁的时候继承了王位,
      但由于年龄太小,国家大事一直控制在太后手里。在庄严的咸阳宫中,为他加冕的典礼正在
      进行。这是一种权力交接的仪式,从此,秦国的命运就掌握在这个年轻人手里。
      
      在皇宫外面,一场蓄谋已久的叛乱却乘机开始了。一个叫 的人带着自己的人马,冲进
      咸阳宫。他想铤而走险,夺取权利。
      
      阴谋并没有得逞,叛乱以失败而告终, 被处以极刑。司马迁记载:这次武装反叛仅仅
      斩首了几百人。图谋造反的 没有取得军队的支持,参加叛乱的只是几千个亲信而已,他们
      很快就被一网打尽。
      
      的权势仅次于国君,位居二十级爵位的顶峰。司马迁的描述让我们知道,秦国大大小小的
      事都由 决定。但是,他始终也没有办法成功地调动军队,他甚至企图用国王和太后的印章
      去策反军队,但印章根本不管用。在秦国,军队的调动大权归谁呢?
      
      这个东西叫虎符。秦国法律规定:除了战争时期,调动50人以上的军队,必须持有虎符。
      虎符被分成两半,左边的归统兵之将,右边的由国君掌管,两半合拢才能征调一支军队。虎
      符是军队指挥权的标志,它使所有的秦军都控制在国君一人手里。
      
      可以想象,秦国国君必定有无数个虎符。得知叛乱的消息,秦始皇迅速调集了大批的御
      林军,干净利落地镇压了反叛。由于无法窃取虎符,谋反的 就根本得不到军队得支持,失
      败的结果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作为秦国军队的象征,兵马俑只能有一个最高统帅,那个人就是秦始皇。离兵马俑坑一
      公里左右,伟大的秦始皇就安葬在这个巨大的土堆下。
      
      强大的秦军仅听命于一个人的调遣,这是秦军的幸运,秦军奋六世之余烈,统一了中国。
      或许,这又是秦军的不幸。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在了出巡的路上,在他死后不到三年的
      时间,这支伟大的军队就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秦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但也是秦灭亡的起点。秦帝国仅仅维持了15年。
      那支曾经战无不胜的军队就随着帝国大厦的倒塌而灰飞烟灭。在大厦将倾的时候,秦军战斗
      过,但它的战斗力与15年前相比,已是天壤之别。
      
      秦军最后的日子起于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熟知的那段历史。那是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90
      0名征集去戍边的壮丁,因为大雨耽误了行期,按照秦法,误期当斩,于是,他们揭竿而起,
      各地民众立即响应,起义如干柴烈火蔓延到帝国的各个角落。
      
      在起义者即将踏进咸阳的时候,奋起抵挡的并不是帝国的正规军,而是一支由囚犯拼凑
      而成的部队。在秦始皇下葬以后,规模浩大的地下陵墓仍然没有完工,几十万囚犯一直在忙
      碌善后。刻在这些陶片上的人名,就是他们曾经劳作的见证。
      
      当起义军离秦始皇陵不到10里的时候,即位的秦二世赦免了这些囚犯,命令他们拿起武
      器,镇压反叛。问题在于,秦军的主力部队在哪儿呢?
      
      秦统一以后,军队有过两次最大的集结。这是广西桂林附近一个叫严关的要塞,50万秦
      军曾从这里南下,与土著人作战。当起义突然爆发的时候,这部分秦军正在戍守刚刚平定的
      南部疆土。在帝国存亡的关头,他们选择了沉默。司马迁记载,当地的最高长官下令,堵塞
      南北之间所有的通道,军队严禁北上作战。南部秦军就这样彻底抛弃了自己亲手创建的大帝
      国。
      
      秦军的另一支主力在帝国的北疆。打败了匈奴骑兵以后,30万精锐并没有南撤,而是镇
      守在长城沿线。当都城告急的时候,这支秦军开始南下。但是,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它的行
      动为什么异常缓慢。
      
      保卫都城的任务只能托付给那支由囚犯临时组成的秦军。出人意料的是,这支军队体现
      出了异乎寻常的战斗力,他们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击溃了几十万农民起义军,满目创痍的帝国
      似乎看到了希望。然而,一个来自于楚地的贵族改变了一切,这个人叫项羽。
      
      在今天河北省一个叫巨鹿的地方,最后的两支秦军终于会合了。谁也没有想到,这次会
      合就是他们的结局。秦军与项羽的军队在巨鹿决战,在楚人难以置信的勇气面前,几十万秦
      军在战场上倒下,剩下的全部投降,秦军至此彻底覆灭。
      
      历史学家推测,焚烧和毁坏这些兵马俑的人很有可能也是项羽。
      
      一支伟大军队的结局竟然如此令人沮丧,历经500年没有衰竭过的战斗意志转瞬间土崩
      瓦解,这样的事实仍旧令人难以置信。
      
      秦帝国的横空出世和顷刻间灰飞烟灭的命运,似乎是被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所主宰,这
      个深藏不露的力量同样决定了这支军队的沉浮。
      
      在中国历史上,秦文化是独一无二的。秦人功利实用、满怀开拓和进取精神。他们崇拜
      规则和秩序,相信武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或许,这种文化传统在秦人发迹之前就决定了日
      后的崛起,同时也埋下了覆灭的种子。
      
      是秦始皇将这支军队带到了辉煌的顶峰。但是,这个帝王超越了时代的野心耗尽了帝国
      的国力。无论如何,一支军队的命运是紧紧依附在它的国家之上的。在秦军最后的日子里,
      帝国的秩序已经崩溃。当士兵们在前方拼杀时,他们的家已经无人来养活,覆灭的命运不可
      逆转。
      
      让我们再一次凝视这些两千多年前的军人,他们曾经造就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
      也造就了我们的历史。今天,我们使用着的文字来自于秦人,我们广袤的国土是秦帝国的延
      续,我们统一的中华民族在秦帝国时期开始形成。2000多年前的那个大帝国,仍然和我们血
      脉相连。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