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中国历史 >>明朝历史
  • 岳阳注册“端午节”网址
  • 人民大会堂欢度非洲节日
  • 中国喊响“保卫端午”
  • “端午节”之争报道失实
  • 端午节之争显传统文化悲哀
  • 端午节他国申报难成功
  • 迪斯尼百岁生日北京过
  • 英雄手记创造新的胜利,回答祖国人民的热爱
  • “六一”儿童节的来历
  • 超级胖娃娃挑战吉尼斯记录
  • 最新热门    
     
    明万历帝“北斗七星”葬式揭秘

    ,手放在腰部,右臂向上弯曲,手放在头下,下肢曲。

      王秀玲认为万历帝的原葬式应为侧卧式,因为尸体如果平放,一般晃动也不会有大变动,只有侧卧式,碰撞时易变动。

      关于帝后葬式,目前尚无史料记载。王秀玲在论文中分析,孝靖后骨架情况应与原葬式相似。而万历帝与孝端后则有出入。因为人死后入葬,不可能故意摆成一腿弯曲一腿直伸状。显然,万历帝的葬式不是原状,而应该是向右侧卧,这样出现晃动尸体必然倒向左侧,所以万历帝左腿直伸。

      而且根据棺椁入葬情况分析,万历帝的棺椁确实有过碰撞的记载。因为棺椁是从百里之遥的京城靠人工抬运到山陵,沿途颠簸。据《泰昌实录》记载:葬神宗皇帝及孝端皇后时(孝靖皇后比万历皇帝早逝九年,已入葬于天寿山东井平岗地)仅抬杠军夫多达八千六百人。一路上绳索常有损坏,不断更换。棺椁到巩华城时(今沙河),抬棺椁的木杠有断裂声,右边一角曾坠地。这样完全有可能使尸体姿式发生改变。

      陵墓的位置、地面布局、地下玄宫布局都与天象有关,皇帝的葬式当然也要源于天象了。

      据王秀玲考证,古人以紫薇星垣比喻皇帝的居处。“北斗七星”在古代被认为是极星,指向正北,位于天空中心,在星宿中属紫微垣。古代常以星象变化预测人事吉凶,紫微垣对应的是人间帝王,是帝星所在。所以极星北斗又被认为是天帝居住的地方。

      封建皇帝认为自己是上天派到人间的主宰。自称“真龙天子”,信奉“君权天授”、“天人合一”的思想,视皇位为“天位”,并时刻把自己的行为与天联系在一起,每当天空有变化时,他们便“自省”,认为是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对。基于这种思想观念,他们将死视为“升天”,所以皇帝升天也就意味着到北斗七星上去住了。

      在十三陵中,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孝陵,主要建筑走向就呈北斗七星布局。孝陵反映的是陵寝地面布局(因地宫未发掘),已发掘的明定陵地宫的布局即是仿生前皇宫模式,也是源于天象。在古代,基于原始的宗教迷信思想,大多以为人死后灵魂还在,并且和活人一样,有饮食起居等各种要求。基于此因,历朝帝王的陵墓大多反映着其生前所居宫室的某些形式和特点。

      除此之外,在陵墓选址上也与天象有关,陵址的前后左右要有山,象征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以山象征天上的星座,而皇帝的陵则位于星座之间,自然皇帝也置于天宫之上了。

      从古代风水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北斗七星”式的S形葬式最能够“聚气”。

      王秀玲说古代科学还不发达,古人对天体有一种神秘感,认为北斗七星具有避邪功效。如河南西水坡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就发现墓主人东西两侧和脚下分别塑龙、虎和北斗天象图。古人还把它刻在避邪剑上。其奥秘在于北斗七星的形状恰为一个巨大的聚气的S形。

      皇帝选陵址,要选能“聚气藏风”的地方,选择标准是山环水抱,因山环水抱必有气。在风水学中,用“曲则有情”来形容水和路的吉祥。山脉的起伏呈S形,河流则更明显,总是蜿蜒曲折。明孝陵和明十三陵的选址及设计是与古代的风水理论相合的。

      按照“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去分析,皇帝死后,也需要生气,“北斗七星”式这种S形葬式能够“聚气”,有了生气,就有了万物,预示着子孙万代繁衍旺盛。如果依此而论,帝、后的葬式源于天象是有一定道理的。朱元璋采用天象来设计皇宫、帝陵。他的思想肯定要影响到他的子孙后代。明十三陵所葬都是朱元璋后代,在陵墓选址和规制上均效仿明孝陵。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子孙,又身为皇帝的朱翊钧的葬式“源于天象”也就不奇怪了。

      目前明代帝王只有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被发掘出来了,其他的陵还未发掘。但王秀玲据此推断,从朱元璋开始明代的帝王可能都采取“北斗七星”葬式。

      1572年的一个凌晨,万历的父亲、明朝的第十二代皇帝突然病逝,当时年仅10岁的万历继承皇位。

      万历在枯燥而乏味的生活中长大成年,在他开始有足够的能力独立处理朝政的时候,又处处受到大臣们的牵制,皇帝更像是一个被长期囚禁在紫禁城中的囚徒。

      压抑的宫廷生活中,一个聪明伶俐的女人给万历带来惟一的乐趣,这就是万历最宠爱的妃子——郑贵妃。

      万历一直想把皇位传给郑贵妃所生的儿子,遭到了全体大臣的反对,因为这个儿子不是他的长子。

      这是万历遭遇的一个重大的失败, 他无力改变,便采取了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方式进行对抗。

      万历在位48年,其中30年的时间里,他一直隐居在紫禁城的后宫,最后20年,他几乎拒绝和所有的大臣见面,成为一个真正的隐身的皇帝。年仅21岁就他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

      定陵的建造历时6年,花费白银800多万量,相当于明朝当时两年在农业上征得的全部税收。当定陵即将竣工的时候,万历最后一次亲自到这里视察,然后默然返回北京,从此就再也没有走出过紫禁城。

      这个悲观的厌世者似乎一直都在绝望中等待着死亡的到来,而他终于走到人生的尽头时,已度过了一个极为漫长的隐居生活。

      这一年万历和自己的一位皇后先后病死并同时入葬定陵,另一位早年病死的皇后也被迁来合葬。

      郑贵妃在十年后才死去,她被大臣们看做是一个给国家带来祸患的女人,而没有按照万历的遗嘱获得入葬定陵的权利。万历终于没能与自己最心爱的女人葬在一起,他似乎注定在死后依然要忍受孤独。

      万历的棺椁被发现后,没有被立即打开,在棺椁周围还有各种放置随葬品的木箱急需清理。木箱几乎全部都已腐烂,露出了里面的随葬品。许多随葬的器皿仍然闪耀着夺目的光泽。

      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棺椁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腐烂,但在开棺前,考古人员还是忍不住猜测,万历皇帝的尸体是否还有保留下来的可能。

      在经过精心的准备后,考古人员移开沉重的棺木,打开了万历的棺椁,这实际上是中国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惟一一个被考古学家打开的皇帝棺椁。

      考古人员开始对棺椁内的文物进行逐层的清理,棺椁内陪葬品的丰富程度令人惊讶。

      考古人员一直清理到第11层,才找到了万历的尸体。尸体已全部腐烂,只留下了一个干枯的骨架,没有人可以真正不朽,哪怕是一个帝国的皇帝。

      经过考古人员的艰苦工作,地宫内的所有文物都被成功地整理出来,当清理工作接近尾声的时候,地宫中总计出土的文物已多达3000多件,其中有少量祭祀用的礼器,绝大多数都是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个皇后生前的生活用品,这些奇珍异宝被作为随葬品埋入地宫,是为了让墓主人在死后仍能继续自己奢侈的生活。

      这是在万历皇帝的棺椁中发现的金冠,整个金冠需要用150根细如丝发的金线,经过非常复杂的工艺才能制作完成。

      定陵中还发现了4顶皇后戴的龙凤冠。这是用黄金、翡翠、珍珠和宝石编织而成的头冠,其中的一顶镶嵌着3500颗珍珠和各色宝石195块。

      中国京剧的传统服饰就是取材于明朝的服饰,今天在京剧的舞台上还可以经常看到这种样式的头冠。

      定陵中出土最多的还是明朝的丝织品,在此之前,还从没有发现这样大量的古代丝织品,整匹的丝织品在出土时依然色彩艳丽,而这些专为宫廷织造的衣物,每一件都堪称精品。

      定陵中丰富的出土文物不仅让人联想起万历的人生,同时也让人强烈地感受到明朝发达的社会经济和手工艺取得的惊人成就。

      今天,定陵已成为北京最著名的旅游点之一,每年都要吸引数百万游客来到这里,人们被这个古老的中国皇陵深深折服,感受着一代皇帝的传奇故事。

      2003年,包括定陵在内的整个十三陵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个昔日的皇家陵园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遗产。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