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明朝历史 >> 正文
陈光与罗荣桓的战友情(
陈光与罗荣桓的战友情(
戚继光与蓟镇长城防务(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戚继光与蓟镇长城防务
戚继光抗倭
最新热门    
 
戚继光与蓟镇长城防务(图)

时间:2009-9-17 13:29:03  来源:华夏经纬网
不利于战斗。于是他上疏言道:“蓟镇边垣,延袤二千里,一瑕则百坚皆瑕。比来岁修岁圮,徒费无益。请跨墙为台,睥睨四达。台高五丈,虚中为三层,台宿百人,铠仗糗粮具备。令戍卒画地受工,先建千二百座。”5于是自隆庆三年起,开始了艰巨的修墙、筑台工程,戚继光亲自监工,对工程质量要求极为严格。他将城墙分为一、二、三等,双侧包砖城墙为一等边墙,单侧包砖城墙为二等边墙,石城为三等边墙,要冲地段一律包砖,严禁任何偷工减料现象。在城墙垛口下的宇墙上以一定的距离及地势情况设置了望孔、射孔,有些地段在外侧城墙筑有雷石凹槽溜道,大大加强了防卫能力。

    在加固城墙的同时,又修建空心敌台。所谓空心敌台分为三层:基座、中空及顶部楼橹。在戚继光所著《练兵杂纪》中对空心敌台有这样的记载:“今建空心敌台,尽将通人马处堵塞。其制:高三、四丈不等,周围阔十二丈,有十七、八丈不等者。凡冲处数十步或一百步一台;缓处或四、五十步,或二百步不等者为一台。两台相应,左右相救,骑墙而立。造台法:下筑基与边墙平,外出一丈四、五尺有余,中间空豁,四面箭窗,上建楼橹,环以垛口,内卫战卒,下发火炮,外击敌人。敌矢不能及,敌骑不敢近。每台百总一名,专管调度攻打。”6

    墙台是齐墙而建的平台,上面也可以放置军械、粮草等物品,并且可以协助敌台攻击来犯的近敌。烽火台与敌台密切配合,形成一定的传烽路线,一遇敌情,举烽鸣烟放炮,迅速地把情况传递到蓟镇防线。而关隘处建筑的城堡,在战时守兵登城打仗,平时则可在城门设卡盘查过往行人。一时间在东起山海关,西到居庸关的两千里防线上,长城随着地势蜿蜒起伏,加之疏密分布的敌台、烽火台、关城等建筑,高下相间,蔚为壮观。

    二、边镇练兵

    明朝的兵制本来是比较完善、比较合理的,对平时练兵、战时用兵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统治阶级日益腐朽,兵制几乎成了空文,守边官兵纪律松散,战斗力很弱。为此,戚继光指出了守兵的七处被动局面:“蓟门之兵,虽多亦少。其原有七。营军不习戎事,而好末技,壮者役将门,老弱仅充伍,一也。边塞逶迤,绝鲜邮置,使客络绎,日事将迎,参游为驿使,营垒皆传舍,二也。寇至,则调遣无法,远道赴期,卒毙马僵,三也。守塞之卒约束不明,行伍不整,四也。临阵马军不用马而反用步,五也。家丁盛而军心离,六也。乘障卒不择卫缓备多力分,七也。”7并认为“七害不除,边备曷修”。相比之下,蒙古兵骑兵一来往往就是十多万,使边镇防不胜防,而且蒙古兵可集中军力,专攻一路,长驱直进。另外他们迅猛快捷,不易抵挡。此外明军作战倚仗火器,但塞外北风高厉,尘土蔽天,明军处于下风,火器不易奏效,加上那些骑兵往来飘忽,何时来攻,不易捉摸。这样使得客观上、主观上明军都处于被动之中。

    戚继光为了提高练兵效果,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将骄卒惰”的问题,上报朝廷批准,从浙江调来了训练有素的将士数千人,作为练兵的骨干和典范。这些浙兵是他原来在沿海抗倭时召募的精兵,“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8在练兵过程中,戚继光强调两点:一是平日训练要认真,二是练兵必须循序渐进。在教场操练时,他非常重视金鼓号令和行伍营阵,令士卒必须如临阵一般,不能徒具形式。士兵自入伍到编队,由熟悉命令到辨明金鼓、旗帜,由品质的教育到营阵武器的操练,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与此同时,戚继光还从实际出发,注重战术训练。他认为,用兵时必须根据地形的不同而采纳不同的战略战术,不能千篇一律,不顾客观条件。“兵形象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地而制胜。”9他把蓟镇地形分为三种:一为平原,内地百里以南之地;二为半险半易,近边之地;三为山谷仄隘,边外之地。平原广陌利车战,半险半易之地利马战,山谷之地则利步战。据此,他创立了车营,注重车、马、步兵的混合训练。“车一辆用四人推挽,战则结方阵,而马步军处其中。又制拒马器,体轻便利,遏寇骑冲突。寇至,火器先发,稍近则步军持拒马器排列面前,间以长枪、莨筅。节制精明,器械犀利。”10使蓟镇军容成为诸边之冠。

    蓟镇戍卒军纪严明,与戚继光重视“明恩威”也是分不开的。所谓“明恩威”,就是要赏罚分明。赏罚的尺度如何把握非常关键。在戚继光所著的《练兵纪实》一书中,曾经指出:“有赏千金而不劝者,有不费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