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明朝历史 >> 正文
细说后妃:中国历史上的
钩沉1980年李谷一一曲《
一曲 蜀籁 天下惊——巴
最新热门    
 
一曲《凤阳歌》击倒了朱元璋的中都城(图)

时间:2009-9-17 13:29:12  来源:凤凰网
是,一开始,人们是流着眼泪唱的,在歌里,有愤恨,有不平,有悲伤的情绪。慢慢地,时间将一切都过滤掉了,愤懑变得平和,悲伤变得幽默,人们忘却了歌中的仇恨,重新笑逐颜开,击着鼓唱啊跳啊,尽显欢颜。这时候,谁也没再想到跟谁过不去,人们就喜欢这首歌里的幽默,也喜欢这首歌的朗朗上口。人们听着这样的歌,不再觉得悲伤,就觉得好听、亲切。

    于是,14世纪以后,在中国的城市乡村里,每到夏天洪水来临,或者秋天收割之后,处处都可以见到“咚咚搭鼓上长街,引动凤流浪子来”的凤阳花鼓女。她们穿着蓝花布的上衣,大红或者大绿裤子,汗巾缠头,腰背花鼓,占得场子后,将手中的细棒玩得如杂耍一样,交互击鼓,甚至用三根棒子击鼓,将其中一根抛向空中……打过一阵后,鼓棒收回手中,再徐徐击鼓开始唱词。伴随着那一首著名的《凤阳歌》,花鼓艺术慢慢地演变成一种绝技,变成当地根深蒂固的民俗。

    五

    凤阳中都古城的罢建,也应该与《凤阳歌》有关。

    从1369年九月癸卯朱元璋下诏以临濠为中都大兴土木开始,一直到1375年四月丁巳,朱元璋下诏罢中都为止,一共有六年时间。在这六年中,朱元璋动用了全国的巨大物资,调集了百万匠役,耗尽了难以计算的钱财。大功告成之际,朱元璋突然下令罢建中都,这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其他角度来说,在当时,都是一件巨大的变故。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朱元璋下如此大决心罢建,历史学家们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当年朱元璋回凤阳的所闻所见,促使朱元璋作了这一决定。

    朱元璋回到故乡到底看见了什么呢?

    自洪武二年九月诏建中都后,朱元璋先后有两次从南京去凤阳。第一次是洪武四年二月,这一次来凤阳,朱元璋呆了九天,主要是视察中都的兴建情况。也就是这一次视察后,朱元璋作出了移民中都,充实中部人口的决定。朱元璋第二次来凤阳是四年后,也就是洪武八年四月,史书翔实地记载了朱元璋在凤阳的行踪——朱元璋首先来到滁州,畅游了琅琊山,并乘着酒兴,写下了《感旧记有序》,文中说:“予因督功中都,道经滁阳,乘春之景,踏青西郊。细目河山,城雉如旧……”看得出来,朱元璋的心情不错,也看不出有罢建中都的丝毫痕迹。这一次朱元璋的凤阳之行,前后用了26天,在凤阳期间,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细细检查了中都的建设情况,二是在皇陵进行了祭祀。当然,朱元璋祭祀的时间很短,大部分时间,都用于“验功”了。并且,《凤阳新书》中记载,朱元璋在凤阳时,住在“皇城内兴福宫”中。既然可以入住了,由此推断,当时的中都,已建设得差不多,只剩下一些扫尾工作了。

    事情进展得一如既往地顺利,没有想到的是,朱元璋回到金陵的当天,突然传下圣旨,停建凤阳庞大的中都。朱元璋为什么会突然下令停建即将完工的都城呢?《明太祖实录》只是轻描淡写地记载:“诏罢中都役作,上欲如周、汉之制,营建两京,至是以劳资罢之。”最可能的原因就是,朱元璋在视察中都兴建时,看到家乡人民因为大兴土木所遭受的痛苦。朱元璋无法面对,只好选择了停建。

    或许,正是在凤阳的这一段日子里,朱元璋于某一个早晨或者傍晚,微服漫步在凤阳的街头小巷。在街角的某一处,他听到了隐约传来的歌声。起初,让朱元璋感到亲切的,是这首歌的曲调。朱元璋走上前去,想听得更清楚一点。后来,当他听清楚歌词之后,脸色大变,心若死灰。朱元璋怎么也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凤阳的父老乡亲们,为什么如此无情地唾弃他呢?

    朱元璋在凤阳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扰乱了朱元璋的心绪,也让他徒生郁闷。这件事,史书上是有记载的。有人报告,中都城有工匠居然用“压镇法”来谋害他。所谓“压镇法”,实际上就是在通过凤水上的一些刻意措施,进行施法,比如说在宫殿殿脊上制作一些木制的鬼怪,上面刻有一些符号和咒语,等人住进去之后,就会听见有人“持兵斗殿脊”,就会惶惶然不可终日。朱元璋没有料到的是,在自己的家乡,也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案件破获之后,朱元璋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将这批工匠正法,并且扬言要把工匠全部杀完。联想到凤阳大街小巷传唱的《凤阳歌》,朱元璋的心理防线崩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