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中国历史 >> 中国现代史 >> 正文
古代皇帝活不过普通人 
曹操当上丞相后月薪不过
北宋也有廉租房 房租不
听不懂官话不许考科举:
鲁迅、胡适、曹聚仁:三
被蒋介石父子处决的三名
李敏:最普通“第一女儿
台湾普通民众眼里的台湾
考古家首次发现描绘普通
台湾普通平民讲述台湾的
最新热门    
 
三名普通师生文革时期的“海瑞之祸”

时间:2013-06-20 23:46:17  来源:不详

  

  海瑞之祸

  “文革”即将开始之时,一名中学生,一名大学生,一名中学老师,因为各自写了文章反对姚文元,卷入了一场始料未及的“文祸”

  午夜,姚全兴惊醒了过来,浑身是汗。WwW.lSQn.Cn他掐了一下胳膊,确信自己又一次做了梦。梦里是批斗的场面,满墙都是批判他的大字报、大标语,无数只胳膊挥上挥下,口号声震耳欲聋……

  47年来,每隔一两个月,他都被这头梦的恶兽追赶,撕咬。近两三年,梦的次数好像多了起来。

  “听老人讲,人年纪大了,做的梦都是年轻时候的事。”林丙义一口上海话里夹杂着福建[注: 福建省-福建省(简称闽)是中国的一个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介于北纬23°33′~28°19′,东经115°50′~120°40′。]口音。他的梦里,也是满墙的大字报,一张又一张的报纸,令人心惊肉跳。

  报纸?“是的,报纸,报纸上又有文章点到我的名字了。 ”

  噩梦开始于47年前,那一年,姚全兴23岁,林炳义28岁,马以鑫15岁。

  那年,那月

  1965年11月10日,马以鑫记得很清楚。在学校读报栏,他看到一篇署名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他是敬业中学的高中生,平日热爱文学和文艺,关心社会动态。读罢,头脑里冒出两个问号——“第一,海瑞到底是好人坏人?我印象中海瑞名气很大,是个很有影响的清官,老百姓一直很爱戴。第二,我们今天看海瑞的戏到底学什么? ”

  他跑到阅览室,又把文章认真读了一遍。礼拜天,他到上海图书馆找来相关的历史剧、吴晗的文章和剧本,看了大半天,觉得“文章和实际距离太大”。他用5张活页纸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把文章寄给《文汇报》,署名“马捷”,同时附上一封信: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中学生,喜欢文学,爱读你们的报纸,姚文元的文章看了以后有点想法,现在写成一篇文章,也许是不对的,但这是我的想法。”

  四五天后班主任找到他,说《文汇报》来电话,让他下课后到报社去一趟。“她问,你写了什么文章?我说反驳姚文元观点的。她很惊讶,一下子全班都知[注: 都知是宋代宦官官名。-douzhi]道了。”

  马以鑫坐电车到了位于圆明园路的报社。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等着他,手里拿着几张用红铅笔画了许多横线的纸。他是时任《文汇报》总编陈虞孙。“他先问我怎么会写这个文章。又问我父母情况、读书情况。”谈话快结束时,他说文章“还没有击中要害,观点比较散”,但他们准备采用,让他回去抓紧时间改一改。

  回家路上,兴奋过后,一股悔意涌了上来 。“第一感觉大概是做了一件傻事,姚文元怎么可能有错?第二从班上的反应、老师的神态发现不太妙,他们好像都有些不屑。我真的有点怕了。”

  他还是有一点“历史经验”。小学时,有一个姓巩的数学老师,教得很好。“忽然有一天,学校不允许他给我们上课了——他被打成右派了,被分配打扫厕所。在学校里,他被完全孤立了。”

  马以鑫觉得自己太锋芒毕露,他没听陈主编要他“击中要害”的指示,而把原稿改成一封态度谦恭的“读者来信”,一再声明自己只是个中学生,要好好学习云云。

  第二天一早,他把改好的稿子送到报社。期间,他到附近的南京东路溜达一圈,发现新华书店里姚文元的单行本出版了,绿封面的。他暗自庆幸把文章改了!

  11月30日上午第二节课后,隔壁班有同学问他:“马捷”是你吗?你的文章登出来啦!他直奔三楼阅报栏,在《文汇报》第四版看到一行通栏大标题:“关于《海瑞罢官》问题讨论(1)”,底下正是他的原文——《也谈〈海瑞罢官〉》。他立刻托老师打电话到报社,问怎么用的是原稿。那边只说了4个字:“我们需要。”

  一下子,马以鑫成了名人,全校老师和学生都在议论这件事。年底,他收到报社寄来的一笔“稿费”——十来本书,有《马恩论艺术》上下卷、《毛主席论文艺》、《学习毛主席著作心得体会》等等。

  12月16日,看到《光明日报》登出自己的文章时,姚全兴的头脑“嗡”的一声——以后会有什么麻烦么?当然,小小的不安被更多的激动与狂喜淹没。他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章印在报纸上,整整占了半版!

  姚全兴当时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函授班学员。11月15日,他从《文汇报》上读到姚文元评《海瑞罢官》的文章后,很不以为然,觉得姚“太霸道,太不讲理”。

  课堂上,历史系老师王家范也谈到姚文元的文章,“他说:吴晗未必错,姚文元未必对,你们有兴趣的话,也不妨写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当时报纸上正在鼓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受到鼓动的姚全兴自信地写下“不能用形而上学代替辩证法——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他写道:“(姚文元)用了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来认识问题、处理问题”,“随心所欲地把没有必然联系的两回事拉在一起,进行机械的类比。认为剧本中写了‘退田’、‘平冤狱’,也就是要我们学习‘退田’、‘平冤狱’……如果按照这种奇怪的逻辑进行文艺评论,那么写李自成[注: 李自成(1606~1645年),原名鸿基。陕西米脂人。称帝时以李继迁为太祖。人称闯王、李闯。明末农民军领袖之一,大顺政权的建立者。]起义的戏,就是要我们学习起义吗?” 全文阅读   1/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