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中国历史 >>其他古史
  • 古代中国的农民大起义
  • 中国历代帝王之最
  • 古代帝王的残忍与无奈
  • 中国历代美男列传
  • [转]中国历朝历代美女标准~
  • 我国古代社会阶层的名称
  • 儒家指导思想下的民族政策兼谈“棘人”消亡
  • 痛批文史界的“歪理邪说”,恢复“文化中国”史观
  • “中国不是汉族一家的”这一命题是伪命题
  • “十恶不赦”是哪“十恶”
  • 最新热门    
     
    资料 中国古代官阶名称来源

    。掌管刑狱、纠察等事,以镇压奴隶及平民的反抗。南方楚、陈等国称为司败。后世用作刑部尚书的别称,侍郎则称少司寇。《左传.文公十年》:“子西曰......臣免于死,又有谗言,谓臣将逃,臣归死于司败也。”杜预注:“陈、楚名司寇为司败。”杨伯峻注:“陈、楚、唐俱有司败之官。”

    宗伯
    官名。在《周礼》为春官之属,六卿之一,掌邦礼。春秋时鲁国沿用,掌管宗庙祭祀等礼仪。后世以大宗伯为礼部尚书的别称,小宗伯为礼部侍郎的别称。《周礼.春官》:“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礼官之属,大宗伯卿一人,小宗伯中大夫二人。”唐常袞《授张谓礼部侍郎制》:“贰宗伯之典郊祀之礼,献贤能之书,今小宗伯实兼二事,非直清明正者,不足以处之。”明宣宗《礼部箴》:“稽古伯夷,为虞秩宗,所典三礼,宗伯攸同。既治神人,亦和上下,政本之地,实宣教化。”

    太师
    官名。1、周代设置,为辅弼天子之任。古文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春秋时晋、楚等国沿置。秦废,汉复置,位在太傅之上。历代相沿,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多用为大官加衔,表示荣宠而无实职。《汉书.百官公卿表》:“太师、太保,皆古官,平帝元始年皆初置,金印紫绶。”《宋史.苏轼传》:“高即位......遂崇赠太师。”《明史.职官志一》:“洪武三年授李善长太师。”2、指太子太师。为辅导太子的东宫官。亦用作虚衔。《晋书.愍怀太子传》:“惠帝即位,立为皇太子。盛选德望以为师傅,以何劭为太师,王戎为太傅,杨济为太保。”《宋史.职官志二》:“若太子太师、太傅、太保,以待宰相官未至修养射者,及枢密使致仕,亦随本官高下除授。”《明史.职官志一》:“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从一品,掌以道德辅导太子,而谨护翼之。”参见“三师”。

    太傅
    官名。1、周代设置,为辅弼天子之任。汉代复置,次于太师。历代沿置,多用为大官加衔,无实职。《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傅,古官,高后元年初置,金印紫绶......位在三公上。”《后汉书.百官志一》:“太傅,上公一人。本注曰:掌以善导,无常职。世祖以卓茂为太傅,薨,辄省。”2、为辅导太子的东宫官。其制甚早,西汉起称为太子太傅。后亦用作虚衔。《汉书.卫绾传》:“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后汉书.百官志四》:“太子太傅一人,中三千石。本注曰:职掌辅导太子。礼如师,不领官属。”

    太保
    官名。1、周代设置,为辅弼天子之任。汉代复置,次于太傅。历代沿置,多用为大官加衔,无实职。《汉书.平帝纪》:“王莽为太傅,是为四辅。”2、指太子太保。为辅导太子的东宫官。亦用作虚衔。参见“二师”。

    三少
    三公或三师的副职。自北周以后,历代多沿置,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亦称“三少”。但仅为虚衔,无实职。又晋代以后,东宫官太子少师、少傅、少保亦称“三少”。《北堂书钞》卷五十引汉许慎《五经异义》:“天子立三公,曰太师、太傅、太保......又立三少以为之副,曰少师、少傅、少保,是为三孤。”《通典》卷二十:“孤,特也,言卑于公,尊于卿。”《晋书.百官志》:“及愍怀建宫,乃置六傅,三太、三少。”《隋书.百官志中》:“[太子]少师、少傅、少保,是为三少,各一人,掌管皇太子,以观三师之德。”

    少师
    官名。1、周代设置。自北周以后,历代多沿置,与少傅、少保合称三少。一般用作大官加衔,并无实职。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杨少师荣》:“累官工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加少师,谥文各敏。”2、指太子少师。为辅导太子的东宫官。亦用作虚衔。《明史.职官志一》:“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并正二品,掌奉太子以观三公之道德而教谕焉......永乐间,成祖幸北京,以姚广孝为太子少师,留辅太子。自是以后,终明世皆为虚衔,于太子辅导之职无与也。”

      少傅
    官名。1、周代设置。自北周以后,历代多沿置,与少师、少保合称三少。一般用作大官加衔,并无实职。2、为辅导太子的东宫官。其制甚早,西汉起称为太子少傅。后亦用作虚衔。《汉书.张良传》:“上谓‘子房虽疾,强卧傅太子。’是时叔孙通已为太傅,良行少傅事。”又《疏广传》:“地节三年,立皇太子,选丙吉祥太傅,广为少傅。”《新唐书.白居易传》:“起为同州剌史,不拜,改太子少傅。”

    少保
    官名。1、周代设置。自北周以后历代多沿制,与少师、少傅合称三少。一般用作大官加衔,并无实职。《宋史.岳飞传》:“帝得奏,大褒其忠,授少保。”《明史.于谦传》:“论功,加谦少保,总督军务。”清袁枚《谒岳王墓作十五绝句》之十五:“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2、指太子少保。为辅导太子的东宫官。亦用作虚衔。《明史.职官志一》:“洪武元年,太祖有事亲征......常遇春兼太子少保。”

    师傅
    官名。古代官制中,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等,统称为师傅、师保、保傅。《晋书.愍怀太子传》:“惠帝即位,立为皇太子。盛选德望以为师傅。”清汤鹏《浮邱子.原傅》:“储贰,天下之根本也。傅,容止欲饬以安,性行欲淳以善,睹记欲赡以详,指归欲壹以颛。”

    冢宰
    官名。《周礼》有冢宰,为六卿之首。别称“太宰”。太,也写作“大”。《书.周官》:“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后世亦用为吏部尚书的别称。参阅清凌扬藻《蠡酌编.冢宰》。

      六卿
    《周礼》以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分掌邦政,称为六官或六卿。隋唐以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大致与《周礼》的六官相当,因亦称为六官或六卿。宋王禹倜《待漏院记》:“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

    左徒
    官名。战国时楚国设置。入内参与议论国政,发布号令,出则接待宾客。诗人屈原曾任此职。《史记.楚世家》:“考烈王以左徒为令尹,封以吴,号春申君。”左徒,指黄歇,后封春申君。又《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张守节正义:“盖今左、右拾遗之类。”


    三闾大夫
    官名。战国时楚国设置。掌楚国贵族屈、昭、景三姓。诗人屈原曾任此职,后人即以“三闾大夫”称之。《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又《离骚》汉王逸注:“屈原与楚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

      相国
    官名。春秋时齐景公始设左右相,相成为齐国强大的卿大夫的世袭官职。以后,其他诸侯国亦有设置者。战国时各国先后设相,称为相国、相邦,为辅弼国家之意,或称丞相,为百官之长。唯楚国,以令尹为最高官职,终战国之世未设相。秦代以后成为君主以下的最高官职。唐以后多用作实际任宰相者的尊称,清代则专指任大学士者。

    令尹
    官名。春秋、战国时楚国的最高官职,执掌军政大事,以宗族担任。《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刑昺疏:“楚臣,令尹为长。”《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怀王]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

    柱国
    官名。战国时楚国设置,原为保卫为国都之官,后为楚的最高武官,称为上柱国,地位仅次于令尹。同时赵国也有此职。至北朝时,北魏、西魏均设柱国大将军,北周增置上柱国大将军,隋设上柱国及柱国,以酬勋劳。唐以后用作勋官的职号,清废不用。《周书.李弼传》:“十四年,北稽胡反,弼讨平之。迁太保,加柱国大将军。”《隋书.百官志下》:“高祖又采后周之制,置上柱国、柱国......总十一等,以酬勤劳。”又“上柱国、郡王、国公、开国郡县公,为从一品。柱国、太子三师、特进、尚书令......为正二品。”

    三公
    辅佐君王、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军。1、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一说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元、明、清沿其称。以为大臣的最高荣衔。《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唯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官不必备,唯其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盖参天子,坐而议政,无不总统,故不以一职为官名。”《元史.百官志一》:“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各一员,正一品。银印。以道燮阴阳,经邦国。有元袭其名号,特示尊崇。”2、西汉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亦称三司。《文选.枚乘<上书重谏吴王>》:“今汉亲诛其三公以谢前过。”李善注:“谓诛晁错也。错为御史大夫,故曰三公。”  

    三师
    太师、太傅、太保古称三公,北魏以后称为“三师”,品能列正一品,但仅为虚衔,无实职。元以后又改称三师,又称“三太”,一般以朝官兼领。《新唐书.百官志一》:“太师、太傅、太保,各一人,是为三师......三师,天子所师法,无所总职,非其人则阙。”又《百官志四上》:“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各一人,从一品。掌辅导皇太子。每见,迎拜殿门,三师答拜,每门必让,三师坐,太子乃坐。与三师书,前名惶恐,后名惶恐再拜。太子出,则乘路备卤簿以从。”


    丞相
    官名。战国秦悼武王时始置左右丞相。秦代以后,为封建官僚组织中的最高官职,其任为辅佐皇帝,综理全国政务。西汉初,称相国,后改丞相,与掌军的太尉、掌监察的御史大夫合称三公。西汉末改为大司徒,东汉末复称丞相。三国、晋、南北朝时,或称丞相,或改司徒,或称大丞相、相国,废置不常,多由权臣担任。南宋孝宗时,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明初亦设丞相,未久废。古代文章中往往用为宰相的通称。


    宰相
    指对君主负责,统领百官而总揽政务的大官。历代所用名称及职权广狭,各有不同。如秦、汉时的丞相、相国、三公、尚书令,魏晋以后的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隋唐以后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及同平章事,宋代的同平章事,参知政事、左右仆射、左右丞相,元代的丞相、平章政事,明、清时的内阁大学士,清代的军机大臣等。在整个封建时代,君权与相权存在矛盾,随着君主专制程度的加深,相权也逐渐受到削弱。《韩非子.显学》:“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新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赞》:“[太宗]用玄龄、如晦辅政。兴大乱之科,纪纲雕驰,而能兴仆植僵,使号令典刑粲然罔不完,虽数百年犹蒙其功,可谓名宰相。”《渊鉴类函》卷六五引明霍韬曰:“考之汉韩,凡为贤相,皆由郡守;考之宋制,凡为宰相,须历州郡。盖取其知闾阎之困苦与人情之练达也。”

    大司徒
    官名。西汉哀帝时罢丞相,置大司徒。与大司、大司空并称三公。东汉称司徒。《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后汉书.百民志一》:“司徒,公一人。本注:掌人民事......世祖即位,为大司徒,建武二七年,去‘大’。”

    御史大夫
    官名。秦始皇时始设。为仅次于丞相的中央最高长官,主要职务为监察、执法,兼掌制诏的传达和重要文书图籍。西汉时丞相缺位,常以御史大夫递补,并与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合称三公。后改称大司空、司空,徒有虚位。晋以后,多不置御史大夫。隋唐所置御史大夫,与汉制不同,专掌监察、执法,为御史台的长官。明代御史台改为都察院,御史大夫之名废。《汉书.朱博传》:“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又《百官公卿表》:“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新唐书.百官志三》:“御史台。[御史]大夫一人,正三品......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中丞为之贰。”

    大司空
    官名。西汉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后复旧称,哀帝再改为大司空。与大司徒、大司马并称三公。东汉旅馆司空。明清时用作工部尚书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成帝绶和元年更名大司空,金印紫绶,禄比丞相,置长史如中丞,官事如故。”《后汉书.百官志一》:“司空,公一人。本注曰:掌水土事......世祖即位,为大司空,建武二十七年,去‘大’。”

    御史中丞
    官名。亦省称“中丞”。汉制,御史大夫下有御史中丞。西汉末,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晋以后又不常置御史大夫,御史中丞遂成为事实上的御史台长官。自东汉至南北朝,中丞的威权颇重。后魏一度改称御史中尉。唐宋虽置御史大夫,亦往往缺位,而以中丞代行其职。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都察院之副都御史即相当于前代之御史中丞。又,清代因巡拶兼右副都御史,故亦称巡抚为中丞,相沿为俗。《汉书.百官公卿表》:“[御史大夫]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又《陈咸传》:“元帝擢咸为御史中丞,总领州郡奏事,课第诸剌史,内执法殿中,公卿以下皆敬惮之。”

    御史
    官名。周代始设置。称“柱下史”,掌法令,地位不高,战国时在国君身边掌记事与文书。汉以后多称侍御史,一般即称御史。职权专主纠察。唐代有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三种,宋沿之。至明清仅存监察御史,公道行使纠察,明代并有分任出过者,如过按御史、巡漕御史等。《周礼.春官.御史》:“[御史]掌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治令,以赞冢宰。凡治者受法令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后汉书.桓典传》:“是时,官官秉权,典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骢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又《韦彪传》:“御史外迁,动据州郡。”《宋史.职官志四》:“旧《台令》,御史上下半年分诣三省,枢密院点检诸房文字,轮诸尚书六曹按察;奉行稽违,付受差失,咸得纠弹。”  

    御史台
    官署名。西汉时称御史府,又称御史大夫寺,其长官为御史大夫。东汉改称御史台,又名兰台寺。以御史中丞为事实上的台长,成为封建国家的监察机关。武则天时,一度改称肃政台,旋复旧称。历代多相沿不改。明初曾设置,后改为都察院,清因之。御史台之名遂废。《宋史.职官志四》:“御史台,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办,小事则奏弹。其属有三院:一曰台院,侍御史隶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隶焉;三曰察院,监察御史隶焉。”

    兰台  
    汉代宫收藏图书之处。以御史中丞掌之,后世因称御史台为兰台。又东汉时史学家班固为兰台令史,受诏撰史,故后世亦用以借指班固。又唐高宗时曾改秘书省为兰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御史]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后汉书.班固传》:“召诣校书郎,除兰台令史。”又《王允传》:“及董卓迁都关中,允悉收敛兰台、石室图书秘纬要者以从。既至长安,皆分别条上。”清周寿昌《汉书校补自序》:“兰台(指班固)详辖而审择之,殚二十余年心力,以一手编成。”

    侍御史
    官名。秦代始置,汉沿置。位在御史大夫下,行监察等职。或给事殿中,或举劾非法,或督察郡县,或奉使出外执行指定任务。晋以后,除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外,又有殿中侍御史。唐改治书侍御史为御史中丞,而以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总为御史台之成员,侍御史属台院。历代多因之。至明清则仅存监察御史一种。侍御史,一般亦称为“侍御”。《后汉书.百官志三》:“治书侍御史二人,六百石。本注曰:掌选明法律者为之。凡天下诸谳疑事,掌以法律当其是非。侍御史十五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察举非法,受公卿群吏奏事,有违失举劾之。凡郊庙之祠及大朝会、大封拜,则二人监威仪,有违失则劾奏。”《旧唐书.职官志三》:“侍御史四员。掌纠举百僚,推鞫狱讼......凡事非[御史]大夫、中丞所劾,而合弹奏者,则具其事为状,大夫、中丞押奏。”

    太尉
    官名。秦国旧有国尉,为中级武官,至西汉初始置太尉,为全国武将最高职衔。然为备顾问性质,很少实际军政职务,有事则置,事毕即省。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汉武帝时改称大司马。东汉时,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位最尊,历代亦多沿置,但渐变为加官,无实权。宋徽宗时,定为武官官阶的最高一级。后世小说常用以借称高级武官。元代废。《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孝惠帝六年,置太尉官,以勃这太尉。”裴骃集解引徐广曰:“《功臣表》及《将相表》皆高后四年始置太尉。”《后汉书.百官志一》:“太尉,公一人。本注曰:掌四方兵事功课。”《水浒传》第一回:“后来没半年之间,直抬举高俅做到殿帅府太尉职事。”又第六回:“智深道:‘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  

    大司马
    官名。西汉武帝时罢太尉,置大司马,与大将军联称为大司马大将军,西汉一朝,常用为加官,授与掌权的外戚,也有不兼将军号者。南朝曾沿置,事实上为兼握政务与军事重权的高官。明清时用为兵部尚书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尉......武帝建元二年省。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马,以冠将骠骑、车骑之上,以代太尉之职,故恒与太尉迭置,不并列。及魏有太尉,而大司马、大将军各自为官,位在三司上。晋受魏禅,因其制。”清李暾有《拜张大司马墓》诗。按:大司马指张煌言,明末桂王曾授以兵部尚书。

    九卿  
    秦汉通常以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大鸿胪)、宗正、治粟内史(大司农)、少府为九卿,实即中央各行政机关的总称。魏晋任较轻。明清有大小九卿之分。明大九卿为六部尚书、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小九卿为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詹事、翰林学士、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苑马寺卿、尚宝司卿。清代,谕旨中常以六部九卿并称,九卿为部院以外独立机构主管官的统称,不包括六部尚书,然究指哪几种官,未见明文规定,记载亦多不一;小九卿则指示人府府丞、詹事、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顺天府府尹、左右春坊庶子。《日下旧闻考.官署》:“其同班序产,翰林七品有小九卿六品之上,宫坊六品在小九卿五品之上,宫坊五品在大九卿五品之上,讲读学士在大九卿四品之上。”

    太常
    官名。秦置奉常,汉景帝中元六年改名太常,为九卿之一,掌礼乐郊庙社稷事宜。至北齐设太常寺,有卿、少卿各一。相沿至清末改官制始废。《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属官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六令丞,又均官、都水两长丞,又诸庙寝园食官令长丞......又博士及诸陵县皆属焉。”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常,典也,常典三礼也。”《新唐书.百官志三》:“[太常]卿一人,正三品;少卿二人,正四品上。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凡大礼,则赞引;有司摄事,则为亚献;三公行园陵,则为副。”

    太医
    官名。《周礼》有医师上士、下士,专掌医药的政令。秦、汉有太医令,主医药。汉初属太常,后属少府。魏晋南北朝沿置。隋代置太医署,唐代同。宋改称太医局。元、明、清皆称太医院。职掌除医药政令外,主要为皇室的治疗保健服务。后泛称皇帝的医生为太医或御医。也作为对一般医生的敬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属官有......太医。”《旧唐书.职官志三》:“太医署。令二人,丞二人......主药八人,药童二十四人。医监四人,医正八人,药园师二人,药园生八人,掌固四人。太医令掌医疗之法。丞为之贰。其属有四,曰医师、针师、按摩师、禁咒师。皆有博士以教之。其考试登用,如国子之法。凡医师、医工、医正疗人疾病,以其全多少而书之以为考课。药园师,以时种莳收采。”《红楼梦》第五七回:“王太医进来......拿了宝玉的手,诊了一回。那紫鹃少不得低了头,王太医也不解何意,起身说道:‘世兄这症,乃是急痛迷心。’”  

    光禄勋
    官名。秦代称郎中令,汉初沿置。武帝时改称光禄勋。东汉末复称郎中令。为宫廷宿卫及侍从诸官之长。魏晋复设,以后废置不常,至南朝梁改名光禄卿,北齐置光禄寺,设卿及少卿,此后皆以皇室膳食为专职,与汉代执掌完全不同。《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秦官,掌宫殿掖门户,有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勋。属官有大夫、郎、谒者,皆秦官。又期门、羽林皆属焉。”《晋书.职官志》:“光禄勋,统武贲中郎将、羽林郎将、冗从仆射、羽林左监、五官左右中郎将、东园将、太官、御府、守宫、黄门、掖庭、清商、华林园、暴室等令。”参阅《通典.职官七.光禄卿》。


    廷尉

    官名。秦始置,掌刑狱,为最高司法官。汉沿置,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改名大理,武帝时复称廷尉。为九卿之一 。其属官有正、监及平,皆为司法官。东汉以后,或称在理与廷尉卿。从北齐至明、清,皆称大理寺卿。廷尉,又是官署名。其下设有监狱。《后汉书.百官志》:“廷尉,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平狱,奏当所应。凡郡国谳疑罪,皆处当以报。正、左监各一人。左平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平决诏狱。”  

    大理寺
    官署名。汉景帝时改廷尉为大理,北齐时始设大理寺,为掌管刑狱的中央机构。隋唐以下多沿其制。明清时大理寺卿为正三品,在大九卿之列。卿以下设少卿、寺丞、评事等职,掌审谳平反刑狱及其政令。又,古代司法之官于棘树下审讯案情,大理寺多植棘,故亦称为“棘寺”。《新唐书.百官志三》:“大理寺。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五品下。掌折狱、详刑。凡罪抵流、死,皆上刑部,覆于中书、门下。”《明史.职官志二》:“大理寺......卿掌审谳平反刑狱之政令。少卿、寺丞赞之。”刘海年、杨一凡《中国古代法律史知识》:“唐朝以大理寺主管审判,刑部主管司法行政,御史台主管监察。”又“明清在中央以三法司为理刑机关:刑狱归刑部,纠察归都察院,而大理寺却成了专司驳议的慎刑机关。审判权归刑部掌握,这一点上与唐宋正好相反。”

    少府
    官名。1、战国始设。秦汉相沿,为九卿之一。掌山海地泽收入和手工业制造,供皇室享用,属于皇帝的私府。东汉时,掌管宫中服御诸物、宝货、珍膳等。魏晋及南朝权分于殿中监,少府专事工艺制造及钱币之事,唐代少府仅掌百工技巧诸务。至宋则但掌造门戟神衣旌节、祭玉法物、牌印朱记、百官拜表法物之事。诸归铸钱监并属少府。元废。明代其事归工部。清代归内务府。《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秦官,掌山海地泽之税,以给共养,有六丞。属官有尚书、符节、太医、太官、汤官、导官、乐府、若卢、考工室......又上林中十池监,又中书谒者、黄门、钩盾、尚方、御府、永巷、内者、宦者八官令丞。诸仆射、署长、中黄门皆属焉。”参阅《通典.职官九.少府监》、《新唐书.百官志三》、《文献通考》卷五十七。2、唐代称县令为明府,称县尉为少府。后世沿之。

    尚方
    古代制办和掌管宫廷饮食器物的宫署。秦置,属少府。汉末分中、左、右三尚方。唐称“尚署”。元惟置中尚监。明废。《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条侯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司马贞索隐:“工官即尚方之工,所作物属尚方,故云工官尚方。”《隋书.高励传》:“尚方役徒,积骸千数,疆场防守,长戌三年。”唐司空图《容城侯传》:“其先因秦时调发诣尚方输作,世苦之。”后泛称为宫廷制办和掌管饮食器物的官署、部门。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饴饧》:“饴饧人巧千方,以供甘旨,不可枚述。惟尚方用者名‘一窝丝’,或流传后代,不可知也。”清吴伟业《织妇词》:“少时织绮贡尚方,官家曾给千金直。”  

    大将军
    官名。起于战国,历代多沿用,而以汉代地位最尊。汉初以韩信为大将军,其后又称为大司马大将军,位最尊贵,霍光、王凤等皆曾任之。三国时魏、吴并增置上大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上;唐宋于十六卫皆置大将军;明初徐达为将军;清初年羮尧及诸王也曾授予大将军等号,督师出征,礼遇殊异,然并非常设,事毕则废。参阅《通典.职官十一》。

    将军
    官名。春秋时诸侯国以卿为将军,始有将军之称。战国时用为武官名。汉代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等。临出征之统帅亦有别加称号者,如楼船将军、度辽将军等。魏晋南北朝时,将军名号极繁,除沿用汉代旧称外,又有龙骧、骁骑等名号,其常置而有专职者仅为少数。唐代,十六卫、羽林、龙武、神武、神策等军,均于大将军下设将军之官。自唐至元也以将军为武散官。明代总兵官有挂印并带将军号者。此外,宋、元、明亦称殿廷武士为将军。清代的将军有四种:一为宗室爵号之一。如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二为驻防各地的八旗最高长官,专由满人充任。内地各省将军掌驻防军事及旗籍民事,在黑龙江、吉林、伊黎等边疆地区,将军即为全区的最高军事和行政长官。三为临时出征统帅的称号,如扬威将军,靖逆将军等。四为正一品到从二品武官封赠之阶。宋洪迈《容斋随笔.将军官称》:“《前汉书.百官表》:‘将军皆周末官,秦因之。’予按《国语》:‘郑文公以詹伯为将军。’又:‘吴夫差十旌一将军。’《左传》:‘岂将军食之而有不足。’《檀弓》:‘卫将军。’《文子》:‘鲁使慎子为将军。’然则其名久矣。”参阅《通典.职官十》。

    校尉  
    官名。秦时已有。汉武帝初,置八校尉,随其职冠以名号,即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为西汉时掌管特种军队的武官将领,东汉略同。位次于将军。汉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之长官,亦有称校尉者。隋唐以后用为低级武散官之号。明清卫士亦称校尉,地位愈低。《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屯兵,有司马、十二城门侯。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内,外掌西域。屯骑校尉掌骑士。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门屯兵。越骑校尉掌越骑。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又有胡骑校尉,掌池阳胡骑,不常置。射声校尉常待诏射声士。虎贲校尉掌轻车......自司隶至虎贲校尉,秩皆二千石。”

    中尉
    官名。战国时赵国初置。秦汉时为武职,掌京师的治安警卫。武帝时,改称执金吾。唐代自德宗以后,于神策军置护军中尉,专由宦官担任,率领禁兵。《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新唐书.宦官传.窦文场霍仙鸣传》:“德宗还京,颇忌宿将,凡握兵多者,悉罢之......贞元十二年六月,特立护军中尉两员、中护军两员,以帅禁军,乃以文场为左神策护军中尉,仙鸣为右神策护军中尉。”又《田令孜传》:“从义父入内侍省为宦者......累迁神策中尉,左监门卫大将军。”  

    执金吾
    官名。本于秦代中尉,西汉武帝时改称执金吾。金吾,为两端涂金的铜棒,执之以表示威权所在。执金吾,为负责三辅治安的长官,天子出行,则担任护卫及先导。东汉沿置,晋以后废。清代或用为步军统领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有两丞、侯、司马、千人。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后汉书.百官志》:“执金吾一人,中二千石。三注曰:掌宫名戒避开非常水火之事......吾,犹御也。丞一人,比千石。缇骑二百人”李贤注引胡广曰:“卫尉巡行宫中,则金吾徼于外,相为表里,以擒奸讨猾。”又《皇后纪.光烈阴皇后》:“[光武]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  

    将作大匠
    官名。秦代称将作少府。西汉改称将作大匠,职掌宫室、宗庙、陵寝等的土木营建。东汉、魏、晋沿置。南朝梁改称大匠卿,北齐改称将作寺大匠,隋代至辽多称将作监大匠。元代设将作院院使,掌金、玉、织造、刺绣等手工艺品的制造。明初曾设将作司卿,未久废,并其职于工部。《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将作少府,秦官,掌治宫室,有两丞、左右中候。景帝中六年更名将作大匠。”《隋书.宇文恺传》:“右仆射杨素言恺有巧思,上然之,于是检校将作大匠。”参阅《通典.职官九.将作监》。


    官名。商代、西周时的辅弼之官。春秋时,楚国官多称尹。汉代开始,以都城的行政长官称尹,如京兆尹、河南尹,明清的顺天府(北京)府尹、应天府(南京)府尹等。元代,州县长官称尹,后因亦用以称州县官。《书.立政》:“太史、尹伯。”孔传:“尹伯,长官大也。”《艺文类聚》卷五十引汉应劭《汉官》:“河南,先所理周地也。秦兼天下,置三川守,洛阳尹也。汉更名河南,孝武皇帝增云太守。世祖中兴,徙都洛阳,改号为尹。尹,正也。”《晋书.桓伊传》:“伊字叔夏。父景,有当世才干,仕至侍中、丹阳尹。”《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那苏雲......二十四岁上,一举登科,殿试二甲,除授浙江金华府兰溪县大尹。”清杨恩寿《坦园日记》卷二:“晡后,著衣冠,拜蒋晋陔明府、魏镜余太守......余雲墀二尹。”按:大尹,知县;二尹,县丞。

    上卿
    官名。周代,宗周与诸侯国都有卿,为高级长官,分上、中、下级。《吕氏春秋.下贤》:“[魏文侯]见翟黄,踞于堂而与之言。翟黄不说。文侯曰:‘段干木官之则不肯,禄之则不受。今女欲官则相位,欲禄则上卿,既受吾实,又责吾礼,无乃难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太史
    官名。或称“太名令”。传说夏代末已有此职。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秦汉设太史令,职位渐低。魏晋以后修史的职务划归著作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隋改称太史监,唐改为太史局、司天监、天文院等名称。辽称司天监,金称司天台。元代改称为太史院,与司天监并立,但推步测算之事都归太史院,司天监仅余空名。明、清两代,均称钦天监;至于修史之事则归于翰林院,所以对翰林亦有“太史”之称。《吕氏春秋.先识》:“凡国之亡也,有道者必先去......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执而泣之。夏桀迷感,暴乱愈甚,太史令终古乃出奔如商。”《史记.太史公自序》:“太史公(司马谈)执迁(司马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后汉书.百官志二》:“太史令一人,六百石。掌天时、星历。凡岁将终,奏新年历。凡国祭祀、丧、娶之事,掌奏良日及时节禁忌。凡国有瑞应、灾异,掌记之。”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王博士绅》:“待制公死节时,年才十三,从宋太史学、太史奇之曰:‘待制有子。’”

    左史
    周代史官有大(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五种,又有左史、右史之分工。一说,左史负责记君主行事,右史负责记君主言论,称为左史记动,右史记言。另一说与此相反。清黄以周《礼书通故》据《大戴礼记.盛德》考定,谓左史记言,即内史;右史记事,即大(太)史,同于《汉书.艺文志》所云。春秋时,晋、楚都设有左史,唐宋则以门下省的起居郎、中书省的起居舍人相当左、右史。《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汉书.艺文志》:“古之王者世有史民,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动,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唐刘知幾《史通.史官建置》:“史之建官,其来尚矣......至于三代,其数渐繁。案《周官》、《礼记》,有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之名。太史掌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程千帆《史通笺记.史官建置》:“古籍称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或曰记动)者,则有《汉书.艺文志》、孔颖达《礼记疏》卷二九引郑玄《六艺论》、荀悦《申鉴.时事》篇及《周书.萧圆圆传》;称右史记言,左史记事者,则有《礼记.玉藻》篇及徐彦《公羊传疏》卷一引《六艺论》(此与《礼记疏》所引必有一误)......左右之文,传记互异,固难深究。”吕思勉《史通平议》卷五:“左史、右名之名,不见于《周官》。惟《礼记.玉藻》及《汉书.艺文志》有之。而两书称其分记言动,已各异辞,不足以为典要......盖左史、右史,乃古者记事之虚号,非史官之实称。当时之实官,则内史、大史是矣。以其常在人君之左右,故或称左史、右史耳。《大戴礼记.盛德》篇云:‘内史、大史,左右手也。’证之《周礼》所云:‘内史掌书王命’,则固记言之任也。‘大史,掌建邦之六典’,则固记事之任也。二者之相辅以成,如左右手之相须为用。后人不解《盛德》篇左、右手之义,乃据《玉藻》、《汉志》,以为古代实有左史、右史之专官,误矣。”  

    田畯
    周代掌管农事的官员。《诗.小雅.甫田》:“盍彼南亩,田畯至喜。”毛传:“田畯,田大夫也。”孔颖达疏:“田畯,田家,在田司主稼穑,故谓司穑。汉世亦有此官,谓之啬夫。”三国魏王粲《务本论》:“设农师以监之,置田畯以董之,黍稷茂则喜而受赏,田不恳则怒而加罚。”  

    女巫
    周代王宫中专事歌舞迎神、占卜祈祷的女官。《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旱叹则舞雩;若王后吊,则与祝前;凡邦之大灾,歌哭而请。”后亦泛指以装神弄鬼,搞迷信活动为职业的女人。唐李贺《神弦》诗:“女巫浇酒云满空,玉炉炭火香鼓鼓。”唐白行简《三梦记》:“窦萝至华岳祠,见一女巫,黑而长,青裙素襦,迎路拜揖,请为之祝神。”清李渔《奈何天.逼嫁》:“我只道你做媒人、联姻眷,又谁知是女巫惯把魑魅遣。”  

    谒者
    官名。春秋、战国时置,为国君掌管传达。秦汉沿置。汉制,郎中令属官有谒者,少府属官亦有中书谒者令(后改称中谒者令)。郎中令所属谒者,多以孝廉及美仪表者担任,掌宾赞受事,员额至七十人,其长官称谒者仆射。南北朝时曾沿置,掌引见臣下,传达使命。隋置通事谒者,唐改为通事舍人。其以阉人充任者,东汉称中宫谒者,属大长秋。《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谒者,掌宾赞受事,员七十人,秩比六百石。有仆射,秩比千石。”又《灌婴传》:“沛公为汉王,拜婴为郎中,从入汉中,十月,拜为中谒者。”《汉旧仪》:“谒者缺,选郎中,令美须大音者以补之。”阚骃《十三洲志》:“谒者,秦官。皆孝廉,年未五十、晓解宾赞者。岁尽,拜县令、长史及都官府长史。”

    洗马
    官名。秦以前置,本作“先马”。后为太子官属,职掌如谒者,太子出行时为前导。晋以后改掌图书文籍。南朝梁、陈经典局洗马。历代因之,清代虽不设太子官属,仍存此官名,以备翰林之升转,清末废。《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子太傅、少傅,古官。属官有太子门大夫、庶子、先马、舍人。”颜师古注引张晏曰:“先马,员十六人,秩比谒者。”又引如淳曰:“前驱也。《国语》曰勾践亲为夫差先马。先或作洗也。”《晋书.职官志》:“洗马八人,职如谒者秘书,掌图籍。”  

    太子宾客
    官名。唐代始置。为太子东宫属官。掌调护侍从规谏等。宋、元、明因之,多以他官兼任。清不立太子,不设。《新唐书.百官志四上》:“太子宾客四人,正三品。掌侍从规谏,赞相礼仪,宴会则上齿。”《旧唐书.刘禹锡传》:“秩满入朝,授汝州刺史,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按:刘禹锡所为诗文,后人即辑为《刘宾客文集》。

    谏议大夫  
    官名。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置谏大夫,掌议论,属光禄勋。无定员。东汉世祖时改称谏议大夫。唐左、右谏议大夫分属门下省与中书省,各四人,掌侍从规谏。宋初沿其制,后置谏院,以左右谏议大夫为之长。辽金沿置。明初置,不久废。《后汉书.百官志二》:“谏议大夫,六百石。本注曰:无员。”《宋史.职官志一》:“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司谏、左正言,同掌规谏讽谕。凡朝政阙失,大臣至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违失,皆得谏正。”又“右谏议大夫......与门下省同,但左属门下,右属中书。”

    光禄寺
    官名。秦代称郎中令,汉初沿置。武帝时改称光禄勋。东汉末复称郎中令。为宫廷宿卫及侍从诸官之长。魏晋复设,以后废置不常,至南朝梁改名光禄卿,北齐置光禄寺,设卿及少卿,此后皆以皇室膳食为专职,与汉代执掌完全不同。《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秦官,掌宫殿掖门户,有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勋。属官有大夫、郎、谒者,皆秦官。又期门、羽林皆属焉。”《晋书.职官志》:“光禄勋,统武贲中郎将、羽林郎将、冗从仆射、羽林左监、五官左右中郎将、东园将、太官、御府、守宫、黄门、掖庭、清商、华林园、暴室等令。”参阅《通典.职官七.光禄卿》。  

    光禄寺卿
    官名。南朝梁置光禄卿,北齐称光禄寺卿,后代沿之。主要掌宫廷饮膳及祭献食品。清末始废。参见“光禄寺”。  


    帝王侍从官的统称。郎为“廊”的古字,指王宫典前的廓庑、郎官的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设,秦汉沿置,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名。秦及汉初,均属郎中令(后改光禄勋),无定员,出身或由任子、赀选,或由文学、技艺。为地主阶级出仕的重要途径。至东汉,以尚书台为政务中枢,其分曹任事者称尚书郎,职掌与以前郎官不同。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战国策.燕策》:“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史记.田叔列传》:“有诏择卫将军舍人以为郎,将军取舍人中富给者,令具鞍马、绛衣、玉具剑,欲人奏之。”《后汉书.独行传.李业》:“习鲁《诗》,师博士许晃。元始中,举明经,除为郎。”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  

    郎中
    官名。战国始役,汉代沿置,属光禄勋。其职为管理车、骑、门户,担任皇帝的侍卫和随从。初分为车郎、户郎、骑郎三类,长官则设有车、户、骑三将,其后逐渐不加区分。随唐至清,各部皆沿置郎中,分掌各司事务,为尚书、侍郎、丞之下的高级部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中,皆无没,多至千人......比三百石。”又“郎中有车、户、骑三将,秩皆比千石。”《隋书.百官志中》:“六尚书,分统列曹......凡二十八曹。吏部、三公,郎中各二人,余并一人。凡三十郎中。”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