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中国历史 >>其他古史
  • 长寿帝王
  • 飞鸟尽 良弓藏中国皇帝爱杀功臣的历史规律
  • 新年快乐!
  • [转帖] 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
  • 古代为什么要在午时三刻开刀问斩
  • 中国帝王30个惊人之最
  • 庸俗之中存大欲——透视管仲的人性
  • 太武帝拓拔焘和秦始皇的相同之处
  • [连载]我的<孙子兵法>读后感
  • 唐代中流砥柱
  • 最新热门    
     
    中国皇帝名号~大集合~

    王(发)—成王(诵)—康王(钊)—昭王(瑕)—穆王(满)—恭王(繄扈)—懿王(燮)—孝王(辟方)—夷王(燮)—厉王(胡)—宣王(静)—幽王(宫涅)

    东周
    (一)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 姬姓)

    平王(宜臼)—桓王(林)—庄王(佗)—釐王(胡齐)—惠王(阆)—襄王(郑)—顷王(壬臣)—匡王(班)—定王(瑜)—简王(夷)—灵王(泄心)—景王(贵)—敬王

    东周
    二)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56年, 姬姓)

    元王(仁)—贞定王(介)—哀王(去疾,三个月)—思王(叔,五个月)—考王(嵬)—威烈王(午)—安王(骄)—烈王(喜)—显王(扁)—慎靓王(定)—赧王(延)—考王(嵬)—桓公(揭,封于河南)—威公—惠公(斑)—西周武公(封于河南,即洛)—东周惠公(封于巩)

    战国的就省略了~~太复杂了~~偶实在是累啊~~

    秦: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羊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

    (公元前221---207年, 赢姓)

    始皇帝(政)—二世胡亥—子婴


    汉: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以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称“汉”。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西汉
    (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刘姓)

    高帝(太祖,邦)—惠帝(盈)—吕后雉—文帝(太宗,桓)—景帝(启)—武帝(世宗,彻)—昭帝(弗陵)—宣帝(中宗,询)—元帝(高宗)—成帝—哀帝(欣)—平帝(衎)—孺子(婴)—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公元8—23年)

    南越国

    武王 赵佗   前203年-?
    秦朝时任龙川县令、南海郡尉。公元前206年,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建立南越国。前196年汉高祖刘邦派遣陆贾出使南越,说服其接受西汉王朝授予的“南越王”封号,与汉王朝修好。汉高祖死,吕后临朝,采取"别异蛮夷"政策,并派兵伐赵。宣布脱离汉朝。前179年汉文帝刘恒再次派遣陆贾出使南越,再一次说服赵佗臣服汉朝。
    文王 赵眛   前137-前122年 武王之孙 谥文王。葬广州解放北路象岗山。
    明王 赵婴齐  时间找不到  谥明王。
    赵兴   前115年- ?    赵婴齐次子 被丞相吕嘉所杀。
    赵建德  ? -前111年     赵婴齐长子 丞相吕嘉杀南越王赵兴,拥立赵建德为王。
    前203年,赵佗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广州)。南越国是岭南第一个封建割据政权。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刘彻派兵攻南越国,擒杀南越王赵建德,南越国灭亡。

    东汉
    (公元25---220年, 刘姓)

    光武帝(世祖,秀)—明帝(显宗,庄)—章帝(肃宗)—和帝(肇)—殇帝(隆)—安帝(恭宗,祜)—顺帝(保)—冲帝(炳)—质帝(缵)—桓帝(志)—灵帝(宏)—少帝(弘农王,辩)—献帝(协,禅位于曹丕)





    三国
    (公元220---280年)

    魏: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

    魏国

    (公元220—265年,曹姓) 武帝,这里包括追封的溢号!(解释一下,曹操死于220年,时年66岁。死后被追封为魏太祖为魏武帝! (220)正月,曹操病卒于洛阳。十月,曹丕以禅代把汉献帝赶下台,
    登上皇帝宝座,建立魏朝,曹丕称魏文帝,曹操被追封为魏武帝。)(太祖,操)—文帝(世祖,丕)—明帝(烈祖,睿)—齐王(芳)—高贵乡公—陈留王(奂,禅于司马炎)

    蜀:刘务以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其政权帮称“蜀”。历史上也称“蜀汉”。汉指东汉的继续。

    蜀国(公元221---263年,刘姓) 昭烈帝(备)---后主(禅,为魏所灭)

    吴: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也称“东吴”。

    吴国(公元222---280年, 孙姓) 大帝(权)—会稽王(亮)—景帝(休)—末帝(皓,为西晋所灭)

    晋:司马昭逼魏帝卦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他的儿子司炎继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号“晋”。

    西晋
    (公元265---316年,司马姓)

    武帝(世祖,炎)—惠帝(衷)—怀帝(炽,为匈奴族所俘)—吴王(晏)—愍帝(邺,为匈奴族所灭)

    东晋
    (公元317---420年, 司马姓)

    东晋十六国

    元帝(中宗,睿)—明帝(肃宗,绍)—成帝(显宗,衍)—康帝(岳)—穆帝(孝宗,聃)—哀帝(丕)—废帝(海西公,奕)—简文帝(太宗,昱)—孝武帝(曜)—安帝(德宗)—恭帝(德文,禅于刘裕)

    南朝
    (公元420---589年)

    (一) 宋(公元420---479年,刘姓) 武帝(高祖,裕)—少帝(义符)—文帝(太祖,义隆)—孝武帝(世祖,骏)—前废帝(子业)—明帝(太宗)—后废帝(昱)—顺帝(禅于萧道成)

    (二) 齐(公元479---520年,萧姓) 高帝(太祖,道成)---武帝(世祖,赜)—昭业—海陵王(昭文)—明帝(高宗,鸾)—东昏侯(宝卷)—和帝(宝融,禅于萧衍)

    (三) 梁(公元502---557年,萧姓) 武帝(高祖,衍)—简文帝(太宗,纲)—元帝(世祖,绎)—敬帝(方智,禅于陈霸先)

    (四) 陈(公元557---589年,陈姓) 武帝(高祖,霸先)—文帝(世祖)—废帝(伯宗)—宣帝(高宗,顼)—后主(叔宝,灭于隋)

    北魏
    (公元386---534年,鲜卑族拓跋部,孝文帝时改本姓拓跋为元)

    高祖成帝什翼犍—拓跋实—道武帝(珪,太祖)—明元帝(太宗,一嗣)—太武帝(世祖,焘)—景穆帝(见)—文成帝(高宗,睿)—献文帝(显祖,弘)—孝文帝(高祖,元宏)—宣武帝(世宗,恪)—孝明帝(肃宗,诩)—孝庄帝(敬宗,子攸)—节闵帝(恭)—安定王(朗)—孝武帝(修).东魏孝静帝(善见,禅于北齐) 西魏文帝(宝炬)-废帝(钦)-恭帝(廓,禅于北周)


    北齐
    (公元550--557年,鲜卑族,高姓)

    高欢――文宣帝(显祖,洋)-废帝(殷)-孝昭帝(肃宗,演)-武成帝(世祖,湛)-后主(纬)-幼主(恒,灭于北周)

    北周
    (公元557--581年,鲜卑族,宇文姓)

    宇文泰-孝闵帝(觉)-明帝(世宗,毓)-武帝(高祖,邕)-宣帝(贇)-静帝(阐,禅于隋)

    隋: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隋文帝后袭用此卦爵,称为“随朝”。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


    (公元581--618年,杨姓)

    文帝(高祖,坚)-炀帝(广,被宇文化及杀于江都)

    唐: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卦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太原起兵后,李渊称“唐王”,后废杨侑建唐朝。


    (公元618--906年,李姓)

    高祖(渊)-太宗(世民)-高宗(治)-中宗(显)-睿宗(旦)-武则天(称制,即帝位改国号为“周”晚年去位。)中宗(显)-睿宗(旦)-玄宗(隆基)-肃宗(亨)-代宗(豫)-德宗(适)-顺宗(诵)-宪宗(炎)-宣宗(忱)-懿宗-僖宗(儇)-昭宗(晔)-哀帝(禅于朱温)

    五代

    十国简表

    后梁(公元907--923年,朱姓) 太祖(温)-郢王-末帝(友贞,为后唐所灭)

    后唐(公元923--936年,沙陀部,李姓) 太祖(克用)-庄宗(存勖)-明宗(嗣源,李克用养子)-闵帝(从厚)-末帝(从珂,李嗣源养子,为后晋所灭)

    后晋(公元936--946年,沙陀部,石姓) 高祖(敬瑭)-出帝(重贵,石敬瑭养子,为契丹所灭)

    后汉(公元947--950年,沙陀部,刘姓) 高祖(知远)-隐帝(承佑,为后周所灭)

    后周(公元950--960年) 太祖(郭威)-世宗(柴荣,郭威养子)-恭帝(柴宗训,禅于赵匡胤)

    辽:辽原称“契丹”,改“辽是因居于辽河上游之故。


    (公元916--1125年,契丹族,耶律姓)

    太祖(阿保机)-太宗(德光)-义宗(倍)-世宗(阮)-穆宗-景宗(贤)-圣宗(隆绪)-兴宗(宗真)-道宗(洪基)-天祚帝(延禧,为金所灭)
    辽:辽原称“契丹”,改“辽是因居于辽河上游之故。

    宋: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史,归德军驻宋州(今河南商丘),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故陈桥兵变后,发迹在宋州,国号曰“宋”。

    北宋
    (公元960--1127年,赵姓)

    太祖(匡胤)-太宗(光义)-真宗(恒)-仁宗(祯)-英宗(曙)-神宗(顼)-哲宗(煦)-徽宗(佶)-钦宗(桓),(徽、钦均为金人所俘)

    西辽
    (公元1131--1211年,契丹族,耶律姓)

    德宗(大石)-感天后(塔不烟)-仁宗(夷列)-承天后(普速完)-末主(直鲁古,亡于蒙古族乃蛮部)

    偶又找到了一些新的~~

    北辽(公元1122——1123年)
    (1)北辽宣宗天锡帝耶律淳
    生卒:1063——1122.6 60岁
    在位:1122.3——1122.6
    建福(1122.3——1122.6)

    (2)北辽萧德妃
    生卒:?——1122.12 ?岁
    在位:1122.6——1122.12
    德兴(1122.6——1122.12)
    为天祚帝所杀
    堂侄
    (3)北辽梁王耶律雅里
    生卒:1094——1123.10 30岁
    在位:1123.5——1123.10
    神历(1123.5——1123.10)
    游猎劳累过度,病倒而死
    堂叔
    (4)北辽耶律术烈
    生卒:?——1123.11 ?岁
    在位:1123.10——1123.11
    为乱兵所杀
    北辽亡


    西夏: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山西横山县),建国时以夏州得名,称“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称“西夏”。

    西夏
    (公元1038--1227年,党项族,赵姓)

    景宗(元昊)-毅宗(谅祚)-惠帝(秉常)-崇宗(乾顺)-仁宗(仁孝)-桓宗(纯估)-襄宗(安全)-神宗(遵顼)-献宗(德旺)-末主(为成吉思汗所灭)


    另外~无意找到了大理的~~金庸的小说看多了`~自己很想知道历史上真的会不会有段誉?
    结果~~哈哈~~还真给我找到了~~

    大理国的创始人是段思平,这个很多人都知道的。段思平是白蛮贵族(白族的先祖)段氏之先,有说为西北武威或天水之氐羌,又有说为滇地土著,莫衷一是。然其在思平之前六世,已出仕南诏,为云南豪族,则无可疑。

    大理国段氏王族谱

    段思平----公元937年-文德(后晋天福二年)至公元944年-神武 。
    任通海节度使。同年联合滇东三十七蛮部,灭大义宁,建立大理国。谥圣神文武皇帝。


    段思英--945年 文经 945年 太祖子 文经元年(945年)出家为僧。

    段思良 946年-952年   至治 太祖弟  

    段思聪 953年- ? 明德

    段素廉 1010年- ? 明启

    段素兴   ?-1014年 天明

    段素隆 1023年-1026年 明通

    段素真 1027年-1041年 正始

    段思廉 1045年- ? 保安

    段廉义 1076年-1080年 熙宁八年,被杨义贞所杀。
        1076年 上德
        1077年-1080年 广安 、熙宁

    段寿辉 1081年-1081年 上明 高升泰杀杨义贞,立其为帝。
        被高升泰废黜。

    段正明 1082年-1094年 保定

    高升泰

    段正淳 1097年- ? 天授 (哈哈,竟然真的有这个- !)

    段正严 1109年- ? 日新

    段和誉 1116年,(也许就是段誉,嘿嘿~)
    受北宋封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

    段正业 1148年- ? 永贞

    段智廉 1201年--1205年 (凤历、 元寿)

    段智祥 1206年- ?  天开

    段祥兴 1239年-1251年 道隆

    段兴智 1252年-1254年 利正

    附注: 杨义贞,熙宁八年(1080年)杀段廉义,自称广安皇帝。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国,都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1094年,权臣高升泰废黜段正明,建立大中国。1096年,段正淳重建大理国。史称后理。利正二年十二月(1253年),蒙古攻大理,段兴智兵败被俘,大理国灭亡。

    这些资料都是在《中国大理国年表》找的~

    金:金都城上京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位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传其水产金,女真语“金”为“按出虎”。

    (公元1115--1234年,女真族完颜部,完颜姓)

    太祖(阿骨打)-太宗(晟,本名吴乞买)-熙宗(亶) -海陵王(亮)-世宗(雍)-章宗(璟)-卫绍王(永济)-宣宗(珣)-哀宗(守绪,为南宋、蒙古联军所灭。

    南宋
    (公元1127--1279年,赵姓)

    高宗(构,徽宗赵佶之九子)-孝宗(赵匡胤子德芳后)-光宗(敦)-宁宗(扩)-理宗(昀,赵匡胤子德昭后)-度宗(理宗侄)-恭帝(显)-端宗-帝(为元所灭)

    元:据《元史》记载:“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经》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认为与蒙古人的风俗与图腾有关,有的认为与佛教有关。


    蒙古、元 (公元1206--1368年,蒙古部孛儿只斤氏族)

    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太宗(窝阔台)-定宗(贵由)-宪宗(蒙哥)-世祖(忽必烈)-成宗(铁穆耳)-武宗(海山)-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硕德八刺)-泰定帝(也孙铁木耳)-天顺帝(阿速吉八)-明宗-文宗(图贴睦尔)-宁宗(懿璘质班)-惠宗(顺帝,妥欢贴睦尔,明灭元,北逃沙漠

    明:朱元璋是元末起义军之一,是继承郭子兴而发展起来的,郭子兴属于白莲教组织。白莲教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借以鼓舞人民反对黑暗的元朝统治。所以又称“光明教”。白莲教的首领韩山童称“明王”(他的儿子韩林儿称“小明王”),都体现其教义宗旨。朱元璋不仅曾经信仰白莲教,而且承认自己是白莲教起义军的一支(他曾为小明王左副元帅)。朱元璋取得政权后,国号称“明”。


    (公元1368--1644年,朱姓)

    太祖(元璋)-惠帝(允炆)-成祖(棣)-仁宗(高炽)-宣宗(瞻基)-英宗(祁镇)-代宗(祁钰)-英宗(祁镇)-宪宗(见深)-孝宗(佑樘)-武宗(厚照)-世宗-穆宗(载垕)-神宗(翊钧)-光宗(常洛)-熹宗(由校)-思宗(由检,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所灭)

    南明(公元1644——1663年)
    南明福王朱由崧
    生卒:1607——1646 活了 40岁
    在位:1644.5——1645.5
    弘光(1644.5——1645.5)
    被俘,于次年被杀
     
    南明唐王朱聿键
    生卒:1602——1646.12 活了45岁
    在位:1645.6[闰]——1648.8
    隆武(1645.6——1648.8)
    被俘,同年12月被杀
     
    南明唐王朱聿
    不知道什么时候生的~~找不到 
    在位:1646.11——1646.12
    绍武(1646.11)
    战败-
     
    南明鲁王朱以海
     同上
    在位:1645.6——1655
    庚寅(1645.6——1655)
     
    南明韩王朱本铉
      ~~~
    在位:1646.1——1663
    定武(1646——1663)
     
    南明桂王朱由榔
    生卒:1623——1662.4 活了40岁
    在位:1646.11.18——1661.12
    永历(1646.11——1661.12)
    被俘,次年4月被杀
    清灭南明 南明亡

    清:满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时建立金国。明末女真势力复强,重建金国(后金)。后金为了向外扩展,割断了同明朝的臣属关系,清太宗皇太极把“女真”改为“满州”,把“金”改为“清”。在宋时女真人受制于契丹人,他代针对“辽”字在契丹语中是“铁”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铁更坚强有力,可以压倒辽”。“金”改“清”的原因,史学家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是皇太极要避免引起尖锐的矛盾。


    (公元1644--1911年,满族,爱新觉罗氏 )

    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世祖(福临)-圣祖(玄烨)-世宗(胤禛)-高宗(弘历)-仁宗(禺琰)-宣宗(旻宁)-文宗(奕宁)-穆宗(载淳)-德宗(载湉)-溥仪,辛亥革命时退位,清亡。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