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中国历史 >>其他古史
  • 中国历法与伊斯兰教历法之不同
  • 春秋霸主制与希腊联盟制的异同
  • 酋邦与专制-
  • 文明的起源之六人牲人殉的发端
  • 文明的起源之五贫富的分化
  • 文明的起源之四礼制的形成
  • 文明的起源之三城市的出现
  • 文明的起源之二文字的产生
  • 文明的起源之一金属的使用
  • 文明的起源
  • 最新热门    
     
    西周与埃及文化的异同

    山东半岛是少皋族群之后。晋是夏人旧域,淮上是祝融八姓一度广布的地区,江汉之间,则在东周又有新兴的楚继承这一地区源远流长的古文化,江南及沿海的吴越,又是南方广大地区土著文化之一二部分,而西南的巴蜀,北方的燕、赵、代、中山……无不与中原的主流文化之间,有其激荡与融合。各地涵化的经验,也都有其曲折回旋的过程。商周的相融,华夏与北方山地狄人的冲突,以至春秋时期晋楚的争衡,无不具有文化间互动涵化的意义。是以,中国古代的中原文化,不致闭关自守,而有足够的演变与成长的空间。这是中国与埃及在文化发展趋势向迥异的根本原因,由这一基础上发展,中国古代的文化,可以不断吸收与容纳新成分,取精用宏,而不致僵化。若以核心与边陲的格局言,中国的核心,不断吸收边陲,而持续扩大。

        再以-制度作比较。埃及地方不大,河谷的聚落,都可借水道一苇相通。是以,埃及的中央政权,号令不难下达,贡赋也不难收集转输。可能正因为河谷之内不易发展自主的地方势力,也无须发展多层次的封建制度,埃及王权十分集中,地方受中央的控制,一代比一代彻底。即使有双中心之制,也不过使中央的权力更能下达地方。反之,中国疆域广袤,在交通与通讯工具未发达之时,中央极难一条鞭打到底。殷商王国已有分封的雏形,诸侯与方国,裂土分疆。周代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控制与宗法维系的双重网络,将广土众民的中国,笼罩于一个高度整合的体系之内。西周封建,在东周散为列国,地方的自立性又压倒了中央的控制。即使西周时代的列国,也已必须将就当地风俗习惯,发展其独特的典章制度。周人策命遂多注意及此,所谓“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启以夏政,疆以戎索”,不外乎强调其融合不同的文化背景,铸为新的共同体。是以春秋时代的各国,其政府组织早已不是周室的模式,而因其个别的演化,发展为许多不同的形态。战国时代,则又因各国都经历政制改革,竟以实际需要,渐渐趋同,终结为秦代统一之后的专业文官。但是,中国的专业文官阶层,要到战国始出现;而埃及的文官,则在中王国时期已是行政的工具。新王国时期的专业文官,更是政府的中坚。埃及似乎早已发展了类似秦代的郡县制,只是我们至今并不知道埃及文官的选拔方式。埃及文学中,有数篇"训子篇"一类的作品,父亲谆谆教训子弟,学书学数是功名之阶,这倒与战国时代的情形十分类似。周代有祝宗卜史,可算是相当于僧侣的专业人士,而周王既有郊天及祭祀百神的宗教特权,又有宗法系统中祭祀祖先的宗长地位,周王实为最高的宗教首长,身系天人两界以和谐。在这一点言,埃及法老是太阳神之子,其地位也与周王之为天子相当。然而周王的宗长身分,不是专业的祝宗卜史可以取代;埃及的神庙祭司与僧侣,以其专业地位,都可以取得宗教的发言权,甚至浸假而形成政教对立的形势。Akhenaton的文化革命,遂因专业僧侣的抵制,而功败垂成。两河与埃及都有政教分离的现象;地中海世界及西欧,在基督教发展为主流以后,也有国家与教会的对抗及冲突。中国古代政教合一的传统,而且以政领教,毋宁是相当特殊的现象。

        埃及古代的多神教,其原始形态可能也是许多地方族群的保护神;但在尼罗河谷文化整合为一之后,这些地方性的神祇,叠合为以分职任事的功能神,例如太阳神即为Re与Amon两位神祇叠合为Amon-Re。这种整合的方式,世界各地往往有之,中国古代亦将若干地方神及族群神整合为各有专职的功能神。神反映人间秩序,也有一位最高的尊神,为百神之首;这是中国与埃及古代宗教共同之处。两大古代文化的宗教信仰,到底仍各有其发展的方向。中国的“天”,在周代已取代商人的帝,成为最高的尊神。天为自然现象的神格化,监临人间,光照上下,是神,也是超越的观念。因为“天”是超越的观念,“天”遂具有普世性;西周天命观念:天命靡常,唯德是亲,为中国文化的普世性格,踏出了第一次的突破启端,将普世与道德两大超越的观念,融合为一;后世儒家的发展,可谓由这一步的突破,于是中国文明与犹太希腊,同为人类的枢轴文明之一。埃及法老Akhenaton的Amarna文化革命,如果能贯彻始终,也未尝不能成为旋转乾坤的大突破。他事奉的大神Aton,不再是最高的尊神,而是独一无二的神;Aton也不仅有神格,也是超越的观念,不是人的形象,而以日光的光线象征生命的来源。Aton是普世的;一切生物,甚至一株小草,都因为Aton而有生命。这种普及万物的一神信仰,实开后世犹太与基督教一神信仰的先河。但是Aton信仰只注意大神的恩惠普及万物,并未将道德的价值观念加入这一普世的信仰,遂不似中国"天命"观之融合普世与道德为一个超越观念。其实,埃及文化中本有Maat的观念,其愿意为各种事物的特殊属性,而且在第一中间时期,Maat更具有公义及真理的引申义。同时,中王国时期,埃及人也相信,冥王的裁判,根据死者生前的行为,而决定其在幽冥世界的奖惩。然而,Aton的普世真神观念,竟未与Maat及赏善罚恶两种观念融合为有如中国天命的普世与道德的超越观念。Aton信仰之未能发扬光大,遂使埃及文化失去了跻身枢轴文明之列的机会。

        综合言之,周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模式,较为接近于埃及古代文化的模式,而与两河文化的模式差异较多。埃及文化的法老与周代的天子,都承担天人之际的联系。两个文化都有相当程度的普世性格。但是,周代的中原,四通八达,不能闭关自守;周代以“小邦周”取代“大邑商”,又必须戒慎恐惧,不敢自满自大;于是周代的王国体制与文化格局,都具有包容万有的气度,而且以变化为常态,发展为易经自强不息的开放心态。周人遂能以其封建与宗法的结构,凝聚古代诸种族群,合而为华夏民族,而且以此为普世天下的核心,开启中国不断扩大的契机。相对的说,埃及自囿于尼罗河谷的自足环境,太早即发展至其封闭格局的极限,其文化的自我完足与自满自信,发展为保守主义的心态。埃及在闭关自守时,颇能在安定中求取文化内涵的丰富,却不能面对域外文化的冲击。于是,埃及疆域的扩张及外来话群的入侵,引发了埃及人对多元文化的迷惘,也导致埃及文化因丧失自己特点,而终于澌灭。埃及的核心,不能扩张,也遂不能吸入容纳边陲。

        埃及的模式,俨然中国在秦汉以后的大一统格局,有郡县,而无封君。三次统一,夹杂三次中间期,分合之势,以统一为常,分裂则为纷扰,却不见列国并峙的形势。于是,尼罗河谷之内,只能在分合之间反复。这一完整的格局中,没有可以修正与适应的余地;所有的刺激均只能来自外面的挑战。挑战的力量不够,即不足以改变原有的格局;一旦挑战的力量消失,改变也随之消失,一切又回复原状。挑战力量强大,则改变十分彻底,甚至使原有的主体消失不见。在保守与失去主体之间,几乎不见弹性。商周时代的中国则不然。中原四周,经常有性质不同的文化,迫使中原文化适应调节;甚至在吸纳这些异质文化之后,仍难免经历东周的列国体制,加强彼此的竞争,终于因为千岩竞秀,万谷争流,使中国丰富,格局更为开阔。

        商周两代,超过千年的经历,竟如埃及在Menes统一上下两埃及的先史时期可能发生过的过程。埃及在相当短暂时间内,即完成其统一格局的准备,仍由于埃及尼罗河谷地方不大,又是封闭的开势,遂早熟而不能再有继续开展的余地。究其根本,埃及文化茁壮成长的地理环境,可能是最主要的因素:一则尼罗河谷幅员太小,很快即已充满同质;二埃及两河太远,又为沙漠阻隔,不易交通,遂未能有切磋激励之效果。中国在秦汉以后,发展为类似埃及的模式,又何尝不是因为中国已有自然完足的地理范围内,也已充满同质,而中国与地中海世界及印度次大陆之间,也不易有充分的交通与接触。中国的改变,终究要在先后与印度、中东,与欧洲三地的文明接触之后,始有中古、近古与近代的三次巨大变化。

    一九九六年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