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中国历史 >>其他古史
  •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完整版)
  • 儒学的终结
  • 余英时先生近来对朱熹的研究
  • 古代东亚大陆与中国原始社会(三)
  • 古代东亚大陆与中国原始社会(二)
  • 古代东亚大陆与中国原始社会(一)
  • 生与性——中国人性论史的一个方法上的问题(三)
  • 生与性——中国人性论史的一个方法上的问题(二)
  • 生与性——中国人性论史的一个方法上的问题(一)
  • 活易死难的中国人
  • 最新热门    
     
    悲剧的诞生——缅怀王国维先生

    九岁,更返而读汗德之书,则非复前日之窒碍矣。”(注1:出自王国维《静安文集自序》。)由于王国维对叔本华的哲学、美学著作进行研读,对他后来的思想影响很大。因为王国维对叔本华著作产生了共鸣,所以叔本华唯意志论与悲观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令王国维坠入了唯意志论与悲观主义的深渊。所以,三十岁以后的王国维深深感到“伟大之形而上学,高严之论理学,与纯粹之美学,此吾之所酷嗜也。然求其可信者,则宁在知识论上之实证论,伦理上之快乐论,与美学上之经验论。……余之性质,欲为哲学家,则感情苦多,而知力苦寡;欲为诗人,则又苦感情寡而理性多。”(注2:出自王国维《静安文集自序二》)继而转向文学、史学的研究,但是他在《论性》、《释理》、《原命》三篇著作中用叔本华哲学思想反复说明主观决定客观的主观唯心主义论点。以及对于人性也提出“人性之论,唯盛于儒教之哲学中……老、庄主性善,故崇自然;申、韩主性恶,故尚刑名。”(注3:出自王国维《论性》。)他还在“解脱之道,存于出世,而不存于-。”(注4:出自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但是他最后还是选择了-结束了自己处于学术研究鼎盛时期宝贵的生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矛盾,而矛盾的根源就是在于人性的局限性。 

      王国维天生忧郁悲观,他自己也说:“体质羸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自是始决定从事于哲学。” (注5:静安文集续编自序)王国维自视极高,向来以天才居之。他30岁以后致力于文学以及学问著述,著《人间词话》。并且填写了不少词,谓之:“余之于词,虽所作尚不及百阕,然自南宋以后,除一二人外,尚未有能及余者,则平日之所自信也。”由于他自命甚高,所以朋友很少。这也使得他更加专心于学问研究。“掩卷平生有百端,饱更忧患转冥顽,偶听鴂怨春残。 坐觉无何消白日,更缘随例弄铅丹。闲愁无分况清欢。”(注6:出自王国维《人间词话》,调寄《浣溪沙》。弄铅丹:指考证。)他执着于理想,向往一种无功利、纯粹的学问。然而,他生活在中国社会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中。清朝的覆灭给了王国维一个很大的打击。兼之儿子早逝、1927年北伐军北上、叶德辉遭难、章太炎家中被抄,一切的发生都在一瞬间。于是,他选择了一个最不为自己欣赏的方式结束了生命。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注7:王国维遗书) 

      王国维死后,京城震惊。 

      梁启超“此公治学方法,极新极密,今年仅五十一岁,若再延十年,为中国学界发明,当不可限量”。 

      陈寅恪“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注8:出自陈寅恪《论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 

      鲁迅“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注9:出自鲁迅《不懂的音符》) 
      也许,悲剧的诞生只是由于伟大人物的出现而发生。“十七年家国久魂销,犹余剩水残山,留于累臣共一死。 五千年牙签新手触,待检玄文奇字,谬承遗命倍伤神。”(注10:陈寅恪挽静安先生联)或许,这个是王国维先生真实的写照。 
      
     (张哲 提交日期:2002-1-22 2:14:00)   


    (责任编辑: 范福潮)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