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中国历史 >>其他古史
  • 为什么说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专制主义
  •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 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几点思考郭京宁
  • 一九九八年中国古代史研究综述王震中
  • 武汉盘龙城改写商代历史 入选20世纪考古重大发现
  • 殷商民族及殷王世系
  • 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两个重要问题 ——著名汉学家林毓生教授来华讲学
  • 中西史学思想之比较--以西方历史哲学与儒学为中心(四)
  • 中西史学思想之比较--以西方历史哲学与儒学为中心(三)
  • 中西史学思想之比较--以西方历史哲学与儒学为中心(二)
  • 最新热门    
     
    中西史学思想之比较--以西方历史哲学与儒学为中心(一)

    则被融和与吸收在中国的主流文化里面。儒家地位的上升,是在公元前一世纪;汉朝的儒家董仲舒(约前179-114)获取了汉武帝(前141-87)的信任,得以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是,儒家成了官方的意识型态。儒家的著作也就成了经典。汉武帝决定采纳董仲舒的意见,独尊儒术,主要是出于一种-的需要,因此儒学的影响在当时也主要局限在-的领域。这种情形到了宋代,特别是十一与十二世纪以后,才有改变。理学的兴起使得儒学开始对社会道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由于佛教的影响,理学所关心的问题,又与古典的儒学有所不同。这在下面还要讨论。

      其次,儒学本身也决不是一个单一的整体。相反,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它就像一个开放的、但又高度竞争的活动空间,为不同的诠释学派所使用,记录下它们的活动与声音。就在儒家被奉为经典不久的公元一世纪,汉代的学者在孔子旧居中发现了一些以不同字体记载的典籍,因此就面临了一个如何鉴定其真伪的问题。从此以后,儒家便在大致上分为两派,分别是今文学派与古文学派。属于今文学派的儒家信奉汉代一般通行的版本,而古文学派的学者则相信那些新发现的版本;它们之所以被称为“古文经”是因为其采用的字体到了汉代已经不再为人所用。但是,这两派之间的真正区别并不仅仅是所用版本的不同,而是反映了他们对儒家经典诠释的不同。到了三世纪,汉代灭亡,儒家遭遇到更严重的挑战。他们不但要寻求内部的统一,同时还要对付外部的挑战者-佛教。理学在十一与十二世纪的兴起,自然可以视为儒家成功的复兴。但其实这一成功,正是以理学的折衷主义为基础的;理学受佛教之影响,有目共睹。的确,在诠释儒家的经典上,理学家做了不少革新的尝试。他们还提供了一套新的经典,那就是“四书”。从此以后,“四书”的重要性超过了一般认为是孔子亲手编定的“五经”。理学这一诠释学的“革命”,影响十分深远。在一定的意义上,这一“革命”对明清两代中国思想史的发展,有建构性的作用。在那个时期,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如何理解儒家的经典做了不少尝试。明代的王阳明(1472-1528)及其追随者所提倡的"心学"和清代的考证学者对古籍所做的语义学的考证,都是著名的例子。

        中国的史学传统,源自先秦时期。在这一传统中,我们也能发现这一既活跃又多元的文化、哲学传统的清晰痕迹。譬如,虽然司马迁希望能继承孔子的治史传统,但在他的著作中,我们还是能发现不少其它学派,特别是道家的影响。如果联系到司马迁所生活的年代,正是儒家被奉为正统的时代,那么司马迁的博采各家,就更让人有所寻味了。即使在司马迁之后,儒家对中国史学编撰的影响,也还是不能看作是理所当然的。对儒家的主张,即在历史中强调道德训诲,“善善恶恶、贤贤践不肖”,史家仍然有所取舍,并没有成为一种当然的准则。唐朝在七世纪建立编史馆,自然表现了官吏与官方史家(他们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希望在历史著述中,即在编写朝代史,也就是所谓"正史"的过程中施加-影响的企图。但是,在那个时代,这种-影响也没有局限于儒家。到了唐朝开国的年代,佛教已经在中国的-与社会中有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再者,编史馆的建立,在唐朝就有了不少批评者。刘知几(661-721)对其的尖刻批评就是一例。儒家开始比较有系统地对史书的编撰产生影响是要在宋代,也即在理学兴起以后。在这一方面,有两位历史学家特别值得我们的注意,他们分别是欧阳修(1007-1072)与司马光(1019-1086)。前者发起了一个雄心勃勃的重修历史的计划,以求反映儒家的理想。而后者则采用了儒家赏善罚恶的观念,编撰了煌煌巨作《资治通鉴》,对以往的统治者的道德行为做了评价,以便为宋代的统治者提供资鉴。欧阳修与司马光受到了后人的崇敬,但却没有多少人能真正重复他们的成就。在明朝(1368-1644)和清朝(1644-1911),史家的注意力从阐发史识转移到了史学方法。对这一转移在史学史上的意义,我们将在下面再谈。总之,中国的过去存在着一个多元和多面的文化传统。这在儒家的传统和史学的传统中都有明显的表现。固然,在我们比较研究中国与西方的历史文化时,我们必须找到一些普遍性来作为比较的框架。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这两个文化中的独特与暂时(temporal)的因素。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