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中国历史 >>其他古史
  • 为什么说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专制主义
  •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 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几点思考郭京宁
  • 一九九八年中国古代史研究综述王震中
  • 武汉盘龙城改写商代历史 入选20世纪考古重大发现
  • 殷商民族及殷王世系
  • 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两个重要问题 ——著名汉学家林毓生教授来华讲学
  • 中西史学思想之比较--以西方历史哲学与儒学为中心(四)
  • 中西史学思想之比较--以西方历史哲学与儒学为中心(三)
  • 中西史学思想之比较--以西方历史哲学与儒学为中心(二)
  • 最新热门    
     
    提倡和而不同、多元开放的学术对话(续完)

    ,他在1924年就提出,“说者每以百家争鸣群言庞杂为近代思想之诟病,不知此实思想解放后当然之结果。”孔孟一尊之时,并未能阻止佛学的侵蚀。何况“当国际交通思想自由之时,能以一派思想统一全国乎? 且思想之不统一,何害于社会之进化。不特无害,且因切磋辩论而使学说有竞争精进之益,社会有选择试验之机,其进步之速,且将十百倍于统于一尊之时也。”

      学术与思想更不同,思想的一尊,在特定的时空中或许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但学术则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遵循"必欲出于一途"的取向,绝对阻碍学术的发展。即使落实到学术规范层面,除了注释方式或引用成果等具体规则外,也难以用什么划一的方式来规范。而学术对话的方式方法更可以说有无限多种,决不能以“一途”概括之。今日学者有论及中西学术对话而好言什么“只能”者,大约受“统于一尊”观念影响太深,养成了凡事皆欲定于一尊的思维习惯,其实最不利于对话(“统于一尊”和“对话”两观念本身就是冲突的)。

      对不同地域、不同学科及不同研究取向之间的差异,倒不如以我们中国传统的“和而不同”方式处理之。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的观念。周幽王时郑国的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国语·郑语》)晏子也认为∶和与同是两个概念。厨师烹饪时就是以和的方法“齐之以味”,也就是“济其不及,以泄其过,”使异味相和。音乐亦然,要“和五声”,使“轻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故虽皆相反而能成音乐。(《左传》昭20年)所谓可否相济,即寓不同于“和”之中。

      我想特别强调的是,“和”虽调节“异”而允许存异,虽追求“齐”而承认“不齐”。章太炎从《庄子·齐物论》中总结出"以不齐为齐"的观念,正是此理。儒道思想在此根源处是相通的。孔子的“和而不同”,实即以“不同”为“和”,即在不同的基础上和,和中可存不同,而不必同,也不必“求同”(后人未充分领会此精义,反去搞什么“求同存异”,在境界上实差一等)。庄子的“以不齐为齐”亦然,只有任万物万事各得其所,存其不齐,承认并尊重每一个体自身具有的真理标准(道),然后可得彻底的“自由、平等”(参见王 森《章太炎的思想》)。民初的无政府主义者景梅九在论证“自由之真谛”时,也从《齐物论》中读出了“任其不齐,齐之至也”的真正自由境界。这是否可以成为学术对话所遵循的准则呢? 敬请与会方家指教。

    陈端志:《五四运动之史的评价》,生活书店1936年版,有香港中文大学1973年影印本,第368页。

    杨铨:《中国近三十年之社会改造思想》,《东方杂志》21卷17期(1924年9月10日),第50页。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