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中国历史 >>其他古史
  • 提倡和而不同、多元开放的学术对话(续完)
  •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 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几点思考郭京宁
  • 一九九八年中国古代史研究综述王震中
  • 武汉盘龙城改写商代历史 入选20世纪考古重大发现
  • 殷商民族及殷王世系
  • 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两个重要问题 ——著名汉学家林毓生教授来华讲学
  • 中西史学思想之比较--以西方历史哲学与儒学为中心(四)
  • 中西史学思想之比较--以西方历史哲学与儒学为中心(三)
  • 中西史学思想之比较--以西方历史哲学与儒学为中心(二)
  • 最新热门    
     
    提倡和而不同、多元开放的学术对话(一)

    罗志田

        我是学史学的,以下讨论基本限制在我尚熟悉的史学范围内。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新史学应该是开放型的,开放意味着不可能不是跨学科的史学。不过,除了集体协作外,实施跨学科研究的前提是研究者受过系统的多学科训练,没有这样的训练实际上恐怕跨不过去。比如以心理分析的方法治思想史,不仅有帮助,简直可以说是必须;这在西方曾热过一段时期,惟成功之例尚不多,主要就是因为受到两方面系统训练的人太少。没有多学科的训练而贸然尝试跨学科研究,倘用一个不太雅驯的词来界说,多半只能是"始乱终弃"。

      法国史家勒华拉杜里在其名著《蒙塔尤》中,以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处理宗教审讯资料,相当成功。一般均注意他变而后大的创新一面,忽略了他坚实的史学功底,其实后者才是跨学科的基础。故比较可行的方法大约要先站稳史学的脚跟,在此基础上对其他学科虚心而不谦让。虚心是用该词的本意,约近于西人所说的心胸开放(open mind);不谦让是首先要学,学会了才能用。但这恐怕只能是日后努力的目标了。

      根据我们现存的史学研究人员及目前大学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水准看,系统的史学训练都还不能说已经达到充分的程度,遑论第二或第三学科。在力所不能及时,切勿轻言(更不能轻易实行)跨出史学的范围。以今日的实际情形论,恐怕第一步还是限制在历史学科的大范围内,尽量跨越如思想史、社会史、*史、军事史、外交史等子学科的藩篱,以拓宽视野。其实,在史学范围内的跨学科研究是大有可为的。社会变迁与思想衍化的互动,就是一个值得注意也可能有较大发展的方向。两方面大体的方法是相近的,容易相通;但各自的关怀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