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中国历史 >>其他古史
  • 周代之变迁
  • 共和与民权
  • 周之礼制(十三)
  • 周之礼制(十二)
  • 周之礼制(十一)
  • 周末之变迁
  • 孔门弟子
  • 孔 子
  • 文字与学术
  • 老子与管子
  • 最新热门    
     
    周之礼制(十)

    >

    (一)吉礼之别十有二:有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师、雨师,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貍沈祭山林川泽,以疈辜祭四方百物,以肆献裸享先王,以馈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礿夏享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

    (二)凶礼之别五:以丧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冠乱。

    (三)宾礼之别八: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时聘曰问,殷頫曰视。

    (四)军礼之别五:大师之礼用众也,大均之礼恤众也,大田之礼简众也,大役之礼任众也,大封之礼合众也。

    (五)嘉礼之别六: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昏冠之礼亲成男女,以宾礼之礼亲故旧朋友,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以贺亲之礼亲异姓之国(以上均引自《大宗伯》)此五目三十六项,即赅于司徒所举之四目中,而其仪文度数之繁密,殆不可胜举。今其礼固不尽存,即其存者言之,犹当别为专书,始能详述其制礼之义,本书不能尽述也。近人谓《仪礼》为全书,臚举《礼书》篇目,合之《戴记》,其言颇有见:

    《礼经通论》(邵懿辰):“汉初,鲁高堂生传《礼经》十七篇,五传至戴德、戴圣,分为《大戴》、《小戴》之学,皆不言其有阙也。言仅存十七篇者,后人据《汉书·艺文志》及刘歆《七略》,多因《逸礼》三十九而言耳。夫高堂、后苍、二戴、庆普不以十七篇而不全者,非专己而守残也,彼有所取证,证之所附之记焉耳。观《昏义》曰: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乡’,‘射’。故有《冠义》以释《士冠》,有《昏义》以释《昏礼》,有《问丧》以释《士丧》,有《祭义》、《祭统》以释《特牲》、《少牢》、《有司彻》,有《乡饮》、《酒义》以释《乡饮》,有《射义》以释《乡射》、《大射》,有《燕义》以释《燕礼》,有《聘义》以释《聘礼》,有《朝事》以释《觐礼》,有《四制》以释《丧服》。而无一篇之义出于十七篇之外者,是冠、昏、丧、祭、朝、聘、乡、射八者,约十七篇言之也。更证之《礼运》,《礼运》尝两举八者以语子游,皆孔子之言也,特《射乡》譌为《射御》耳,一则曰达于丧、祭、射、乡42、冠、昏、朝、聘,再则曰其行之以货、力、辞、让、饮、食、冠、昏、丧、祭、射、乡、朝、聘。货、力、、让、饮、食六者,礼之纬也,冠、昏、丧、祭、射、乡、朝、聘八者,礼之经也。冠以明-,昏以合男女,丧以仁父子,祭以严鬼神,乡饮以合乡里,燕射以成宾主,聘食以睦邦交,朝觐以辩上下。天下之人尽于此矣,天下之事亦尽于此矣。而其证之尤为明确而可指者,适合于《大戴》十七篇之次序。《大载》《士冠礼》一,《昏礼》二,《士相见》三,《士丧》四,《既夕》五,《士虞》六,《特牲馈食》七,《少年馈食》八,《有司彻》九,《乡饮》十,《乡射》十一,《燕》十二,《大射》十三,《聘》十四,《公食大夫》十五,《觐》十六,《丧服》十七。是一、二、三篇,冠、昏也;四、五、六、七、八、九,丧、祭也;十、十一、十二、十三,射、乡也;十四、十五、十六,朝,聘也。而朝服之通乎上下者附焉。”

    兹就此八者而举之,以见周代礼俗之一斑。

    (一)冠。男子二十而行冠礼。未冠之前,必筮日,筮宾。及期,行礼于阼。宾以缁布冠、皮弁、爵弁,三加其首;复醮于客位,字之曰伯某甫43。既冠者玄冠、玄端以见君,并谒乡大夫、乡先生,所以示其-也。適子冠于阼,庶子冠于房;適子醮用醴,庶子则用酒,所以别适庶也。由士以上均行此礼。或曰“天子十二而冠。”

    (二)昏。周之昏礼,先使媒氏通言,女氏许之,乃使人纳采、继以问名、纳吉、纳征、请其诸礼。纳采用雁,纳征用缁布;由卿以上,则加玄、纁俪皮及珪璋。届期,父醮子而命之迎,子承命以往,执雁而入,奠雁稽首,出门乘车,以俟妇于门外,导妇而归,与妇同牢而食,合卺而饮。次日,妇见于舅姑,舅姑飨之。三月而庙见。凡女子许嫁,笄而字,祖庙未毁。则就公宫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祖庙已毁,则教于宗室。

    (三)丧。周代丧礼,凡始卒,必于室。小敛后,则奉尸于堂大敛必于阼阶上。既殡,则置于西阶上,尸柩皆南首,惟朝祖及葬,北首。始卒及小敛、大敛,均朝夕哭,朔月荐新。及迁柩、迁祖、大遣,皆迁奠礼。其行奠礼也,小敛以前,皆在尸东;大敛以后,皆在室中;迁祖以后,皆在柩西。既还车,则在柩东。行奠礼,必荐车马,必行哭礼,丈夫诵,降自西,妇人诵。于东南。此奠礼之大略也。有丧必赴,既赴,则吊者至,君使人员上,则主人拜,稽颡成踊,非君之吊,则拜而不踊。若君临大敛,则主人拜,稽颡成踊。此吊礼之大略也。至于送终之典,则敛尸以巾,布席于尸。大敛则加以公服,棺周于身,椁周于棺。天子棺椁九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十二重,庶人有棺而无椁。棺椁载匀用木,被之以革。置柩之地,刊木为重,冪之以布,复以旗为明旌,以铭其生前之绩。其葬期,天子七月,诸侯五月,大夫三月,士逾月。树土为冢,置棺其下,冢人掌之。此殡葬之大略也。其服制,亲丧三年,哭踊均有常节,寝苫枕块。既葬曰“虞”,期年而小祥,又期年而大祥。大祥更间一月则为谭祭,谭祭则除服。故三年之丧,二十五个月而毕。自天子至于庶人均行之。其他服制,则自三年递降,凡七等44,其冠衰布缕皆有差。

    (四)祭。祭必卜日,先期斋戒,以所祭者之孙或同姓者为屍。卜而宿之,并宿宾。祭前一日之夕,主人及子姓兄弟众宾视濯、视牲。祭之日,主人主妇及执事者视杀、视饎爨,及陈设鼎俎,而后迎尸。尸入坐,主人一献,主妇亚献,宾三献。天子之礼,禘十二献,祫九献,时享七献;诸侯之礼,则七献。事尸毕,祝告利;尸出,佐食彻俎而馂。祭之明日,复享宾,天子诸侯曰“绎”,大夫曰“宾尸”,士曰“宴尸”,凡士祭,尸九饭;大夫祭,尸十一饭。尸未食前之祭,谓之“堕祭”,又谓之“?祭”。凡正祭于室,傧尸则于堂。此祭之大略也。

    (五)射。射礼有三,大射及宾射、燕射也。天子大射,射于射宫;宾射,射于王朝;燕射,射于路寝庭。诸侯、卿亦有大射之典。天子三侯,诸侯二侯,卿大夫一侯。士不大射,诸侯宾射亦二侯,卿以下一侯。大射之侯曰“皮侯”,以虎、豹等皮饰侧,则栖鹄于中。宾射亦用虎、豹、熊、麋之皮饰侧,而中画五采以为正,曰“五采之侯。”燕射,则天子熊侯白质,诸侯麋侯赤质,大夫布侯,画以虎豹,士布侯,画以鹿豕;皆丹质,名曰“兽侯”。凡射,皆三次。初射,三耦射,再射三耦与众耦皆射。三射,则以乐节射,不胜者饮。

    (六)乡。乡饮之礼,以乡大夫为主人,处士贤者为宾介。宾至,拜迎于门外;入门,三揖三逊,自西阶乡,司正北面受命安宾;升歌,间歌,合乐,主拜宾至,宾拜主洗。凡宾,六十者坐,五十者立。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献酬既毕,降,脱屦升堂,乃羞。无算爵。无算乐,宾出奏陔。

    (七)朝。周之朝仪有三,外朝之法,朝士掌之。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而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治朝之位,司士正之。王南乡,三公北面东上,孤东面北上;卿大夫西面北上;王族故士虎士在路门之右,南面东上;大仆、大右、大仆从者在路门之左,南面西上。司士摈,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王还揖门左,揖门右,士先即位,不待王揖;大夫以上,皆待王揖乃就位。燕朝之仪,大仆掌之,大夫坐于上,士立于下,王坐而听政焉。诸侯朝勤,皆受舍于朝,同姓西面北上,异姓东面北上。天子兖冕负斧依,侯氏入门右,坐奠圭,再拜稽首。摈者谒,侯氏坐取圭,升致命,王受之玉,侯氏降阶,东北面再拜稽首。摈者延之曰升;升成拜,乃出。侯氏三享,奉束帛十马,天子赐侯氏以车服。

        (八)聘。聘,有使,有介,皆载旜。受命于朝,过邦则假道,入境,肆仪,展币,主君及夫人使使劳之。致馆,设始。明日,迎宾,设几筵于庙,宾执圭致聘;出,复入,奉束帛,加壁、享,庭实以皮,或以马;聘于夫人,用璋,享用琮。事毕,宾奉束锦以请觌,主君礼,宾上介众介均私覿。宾即馆,主君使人劳之,归饔饩焉。

        此皆当时人事所至重者也,传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周之祭礼,迷信多神,自天地、山川、日星、风雨、户灶、门行、猫虎、厉鬼之类,皆有专枢,其言多无当于民治,故不胪举。《军礼》已亡,《宗伯》所言五目,都无所考,惟《夏官·大司马》略言之:

    “中春,教振旅。司马以旗致民,平列陈,如战之陈,辨鼓、铎,镯、铙之用。王执路鼓,诸侯执贲鼓,军将执晋鼓,师帅执提,旅帅执鼙,卒长执铙,两司马执铎,公司马执镯。以教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遂以蒐田。中夏,教英舍,如振旅之陈。群吏撰车徒,读书契,辨号名之用。帅以门名,县鄙各以其名,家以号名,乡以州名,野以邑名,百家各象其事,以辩军之夜事。其他皆如振旅,遂以苗田。中秋,教治兵,如振旅之陈,辨旗物之用。王载大常,诸侯载旂,军吏载旗,师都载旜,乡遂载物,郊野载旐,百官载?,各书其事与其号焉。其他皆如振旅,遂以獮田。中冬教大阅,前期群吏戒众庶。,修战法,虞人莱所田之野为表,百步则一,为三表,又五十步为一表。田之日,司马建旗於后表之中,群吏以旗物、鼓、铎、镯、铙,各师其民而致。质明,弊旗,诛后至者。乃陈,车徒如战之陈,皆坐。群吏听誓於陈前,斩牲,以左右徇陈,曰:“不用命者斩之。”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司马振铎,群吏作旗,车徒皆作,鼓行鸣镯,车徒皆行,及表乃止。三鼓摝铎,群吏弊旗,车徒皆坐。又三鼓,振铎,作旗,车徒皆作,鼓进鸣镯,车骤徒趋,及表乃止,坐作如初。乃鼓,车驰徒走,及表乃止。鼓戒三阂,车三发,徒三刺,乃鼓退,鸣铙且谷阝,及表乃止,坐作如初。遂以狩田,以旌为左右和之门,群吏各帅其车徒,以叙和出,左右陈车徒,有司平之,旗居卒间以分地,前后有屯百步,有司巡其前后。险野,人为主;易野,车为主。既陈,乃设驱逆之车,有司表貉淤陈前。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群司马振铎,车徒皆作,遂鼓行,徒衔枚而进。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及所弊,鼓皆駴,车徒皆譟。徒乃弊,致禽馌兽於郊。”

    欲考周代狩猎及战陈之概况者,亦可略推其意焉。

        周之礼俗,有沿用于后世者,有与后世迥异者。考究当时风俗,及吾国今日习俗之沿革,皆宜于《礼》求之。略举数端,以见古今礼俗之异宜焉。

    (一)饮食之俗。凡取饭于器中皆以匕,而承之悉以手。其末食也,先盥其手,将食,则仰其手而奉之。既食,则复其手,以弃余粒,而扬饭、搏饭、放饭、流歠、?骨,皆其所戒。若宾主会食,则主人以酒进宾,谓之“献”;宾报主人以酒,谓之“酢”;主人饮酒劝宾,谓之“酬”;正献既毕之酒,谓之“旅酬”;旅酬既毕之酒,谓之“无算爵”。凡献酒,必荐食。君之酒曰“膳”,臣之酒日“散”,酌而无酬酢曰“醮”。执爵皆以左手,君臣男女不相袭爵。

      (二)迎送揖让授受之俗。凡迎宾,主人敌者于大门外,主人尊者于大门内。君与臣行礼,则不迎送,宾亦然。凡入门,宾入自左,主人入自右,皆主人先入。以臣礼见,则入门右。推手曰“揖”,引手曰“厌”。入门必三揖,升阶皆三让。宾主敌者,俱升俱降;不敌者,不俱升。升阶。均连步。凡授受之礼,同面者谓之,“并授受”,相向者谓之“讶授受”;敌者于楹间,不敌者不于楹间。卑者于尊者皆奠而不授,尊者辞乃授。凡一辞而许曰“礼辞”,再辞而许曰“固辞”,三辞不许曰“终辞”。

        (三)拜跪之俗。周之拜礼有九。头至地者为稽首顿首拜,头叩地者为顿首拜,头至手者为空手拜,战栗变动之拜为振拜,拜而后稽顙者为吉拜,稽颡而后拜者为凶拜,先屈一膝者为奇拜,再拜者为褒拜,且俯下手者为肃拜。大抵门外之拜,皆东西面,堂上之拜,均北面,室中房中之拜,则以西面为敬。臣与君行礼,皆堂下再拜稽首;君辞则升成拜,拜必互答。凡为人使者,不答拜。凡拜送之礼,送者拜,去者不答拜。丈夫坐而拜,妇人兴而拜,其重拜则极地。

        (四)坐立行走之俗。古皆席地而坐,坐必正席。客至于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主人跪正席,客跪抚席而辞;客彻重席,主人固辞,客践席乃坐。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堂上行礼之法,立则不脱屦,坐则脱屦。尊卑在室,则尊者脱屦于户内,余则脱屦于户外。尊卑在堂,亦尊者一人脱屦于堂上,余皆脱屦于堂下;爵位相均,则主宾皆脱屦于堂下。凡立必正方,不中门。以物相授受者,必立而不坐。其趋行之法有二:一为徐趋。君趋接武,大夫继武,土中武;其行皆足不离地,举前曳踵。一为疾趋。直身速行,屦头屡起,而手足仍直正,不得邪低摇动。又依《尔雅》之说,则古之行步,视地而异名。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

        (五)相见执挚之俗,凡与尊者相见,必有所执,以将其意,是谓之挚。天子用鬯,诸候用圭,孤用皮帛,卿用羔,大夫用雁,士用雉,庶人用鹜,工商用鸡。野外军中无挚,则以缨拾矢。凡宾执挚以见,主人必辞;故士见士,及土见大夫,主人皆辞挚。两士相见,则以宾向时历执者还之于宾,宾亦辞让而后受。士见大大,则主人俟灾既出,还其挚于门外。臣见于君,则不还挚。若此国之臣以挚见他国之君,君亦使摈还其挚。妇人之挚,枣、栗、{?}、修;无挚,则不能成礼。

        凡此皆当时之习惯风俗,不必即谓之礼。而诸书载之甚详,以为周旋进退之节,无在不寓礼意焉。故中国古代所谓“礼”者,实无乎不包,而未易以一语说明其定义也。   

     

    41 见第三节“乡逐之自治”,第三项教育司徒之十二教。

    42今本作御。

    43或仲、叔、季。 

    44  斩衰三年,疏衰三年,疏衰一年,大功九月,小功五月,疏密三月,缌麻三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