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中国历史 >>其他古史
  • 第二节 哀帝朝的政治
  • 第一节 外戚王氏的专权
  • 第三节 儒家思想在武帝朝的影响
  • 第二节 儒家的正统地位之确立
  • 第一节 道家学说的全盛及其影响
  • 第六章 考古学资料的解释——残片的复原
  • 射太阳(布依族)
  • 第六节 东汉的建立及其开国规模
  • 第五节 新朝的倾覆
  • 第四节 王莽的改革
  • 最新热门    
     
    第五章 考古学资料的解释——技术的基础

    核的表面,通常包有一层不透明的外壳,术语称其为“表皮”。表皮的内侧为有光泽的半透明体,但也经常有不透明的白色或锈的斑点,尽管它的形成过程还不十分清楚。天然的结核状态,不能作为工具,只有采用适当的打制方法才能制作工具。通过适当的打击,可使火石沿节理裂开。

    (2)石核和石片

    如果垂直打击圆盘状火石或潜晶质岩石的中央,冲击波以打击点为顶点,在石块内部形成圆锥形(图六,1)。从理论上讲,这种由圆盘上所剥离的圆锥体表面带有波纹,正像投石入池时所生成的波纹一样,但在岩石上是立体而冻结的。如果有圆盘边缘从适当的角度打击,圆锥体的一部分就会分裂成石片。在石片打击点的下边,会出现的圆锥体疤,即所谓“疤痕”。以疤痕为中心形成长圆形的波纹(图六,2)。有疤痕隆起的一面,称为主剥离面;至于剥离石片的母休,可称为被 剥离面,上面有石片剥出的痕迹,同样有着波纹。

    从圆盘形的块状体上剥离石片,专门术语称为石核。被打击的平坦面,称为打击面。观察火石工具上所表现的疤痕和波纹,便可知道制作时的打击点的打击角度。这种观察有利于辩别是人类制作的工具,还是天然破碎的石片,例如海滨石块的相互撞击或耕田时锄刃碰击所产生的石片,都会表现用石槌打击所产生那样的疤痕和波纹,但打击的方向是无规律的。

    (3)第一次加工

    制造一件理想的工具,需要对石块进行一定的预修调整,特别是要修成平坦的打击面,以使剥片的角度少于90°,经过垂直打击预备修整的石块,被称为调整石核。从这种石核上制作石器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连续剥片,使石核本身成为所希望的状态,至少是一件粗坯,可称为石核石器;相反的用剥下的石片制作工具,则可称为石片石器。

    (4)石核石器

    经过第一步加工所产生的粗糙石核或石片,还需要第二步加工或调整,以改进形状和做出刃部。最常见的石核石器(有些实际上是用厚石片制成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阿布维利文化(舍利文化)和阿舍利文化的所谓“手斧”,它们是环绕着石核从两面交互剥片,可称为两面加工石器,而法国的术语是“两面器”。第一步加工只留下凹凸不平整的边缘,第二步加工则是剥离短浅的石片,使凸面较为平整。手斧作为普及的万能工具,但它还没有作为斧来使用。到了新石器时代却时常见到粗糙的同样形状的火石石斧。用石核或厚石片所特殊设计的斧或锛刃的制作,在法国被称为特兰修(tranchet)打法,即对着石器的主轴打击其直角的一端,使石片剥离。法国称这种石器为特兰修,英国考古工作者也使用同样的名词。特兰修在西北欧的中石器时代的新石器时代非常普遍。此外,在埃及、巴勒斯坦,甚至所罗门群岛也都有出土。

    (5)剥片技术

    石片不经国呀也可拿来直接使用,但为了获得特殊形状和一定尺寸的石片,就需要对石核加以精心地调整,从而石块的大部分都被剥离成石屑。中期旧石器文化中相当普遍地用勒瓦娄哇技术所制作的龟甲形石核,可从中剥离外形约同样大小的两枚细长的石片。从棱柱形或圆锥形的石核上,则可剥离具有平行刃缘的细长石片,石叶这一术语即限于指从上述石核所剥离的石片而言。规整的石叶是从西欧晚期旧石器时代开始的,有时被作为区分时代的特征。不过同时代的遗存,例如非洲的石器制作,依然保持勒瓦娄哇技术的传统。在巴勒斯坦则出现于地质学上更古老的时期,直到中石器时代及其以后还在继续制作。

    (6)石片石器

    石片和石叶经过第二步加工的调整,可以制成刀形器、刮削器、锥和其它工具。例如刀形器的第二步加工,一般是凿成钝背,这是为了让开未经加工石片的一边,在使用时不致割伤手指或断裂木柄,这种石器统称为有背石叶或凿背小刀。第二步加工一般是在带疤痕的剥离面上,而剥离痕迹则出现在相对的背部。雕刻器是打击调整石叶的一端,沿石叶剥离成刻面,变成坚硬的凿子或弧形凿,当用钝时可在这个部分重新打制。雕刻器适用于在骨、角、牙、石上刻挖深沟,证明它是制作骨器或雕刻洞壁的工具。这种固定的制法,在西欧从晚期旧石器时代开始,直到中石器时代,但延续的时间不长。

    石片和石叶的加工,可用压制法来代替打击。使用这种方法,沿长轴的表面压制出长而浅的石屑使之从表面剥离。压制法经常在石片的两面加工,制成较薄的器体,也可归入两面器类。西欧的制法,最初见于梭鲁特文化中两面加工的桂叶形矛头和镞。今天澳洲和美洲的土著人还经常使用同样的方法来制造石镞。埃及前王朝曾用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壮丽的带波状剥离痕迹的石刀。北欧所制作的礼仪用的短剑,也富有同样的特色。

    (7)细石器

    长2-4厘米以下的小形石器被称为细石器。有些是从棱柱形或圆锥形石核所剥离下来的石叶,大部分经过精致的第二步加工。其中有的从大形石叶里分割而成,不能把制作石器过程中所产生的无数不规则的或未经加工的石屑,误作细石器。石叶第二步加工的目的,是为了打钝工具的背部,使之成为特定的形状或尖端。细石器中有些制成一定的形状,如三角形、梯形、菱形或半月形等,因此归入几何形细石器。细石器是作为镞尖装在箭杆上,或在鱼叉上排成一列倒刺,当它残留在伤口里,撕裂伤口而导致猎物的死亡。

    (8)使用痕迹

    火石工具由于长时间受自然作用和人类使用的结果,往往显示出重要的痕迹。长期埋在地下会产生石锈,接触地下水中铁的成分或其它溶解物,就会变成褐色或桔-。在海岸或河床中的石器,由于流水的冲刷和同天然砾石的撞击磨滚,使工具的边缘和表面的脊棱痕迹受到破坏。作为调整工具或敲打火石所使用的石块,也会出现同样的钝刃。使用棒状调整工具来压制剥离石片的边缘,则调整工具的边缘残缺,而棱线受到破坏。用铁(黄铁矿一类矿石)敲打棒状的火石,便会产生火星,同时棒状火石的边缘也会遭到崩裂。用石片切割什物,其刃部会产生锯齿状。用石片切割木材,就沿刃部产和狭窄的光泽带。但用来切割麦杆却产生较宽的光泽带。因经具有宽带光泽 石叶,是嵌在木镰上使用的,应该是石制的镰刃。

    2、磨制石器

    比火石坚硬的结晶质岩石,也可用同样的打制法来加工,不过它的刃部不像火石的石核石器或石片石器那样耐久。这种质料的岩石,只有通过研磨或磨光,才能产生切割有效的刃部。火石的刃部也可以磨制,但不像结晶岩石那样坚硬。此外,用火石磨制的刀、斧一类器物,主要为了审美和炫耀权威而专门制作。

    最普遍的磨制石器的斧凿类,包括斧、锛、凿等工具。在磨制石斧以前,首先要像制作石核器那样,用石槌从岩块上剥离大量的石片,使之成为坯体然后磨制。这种成形而未经磨制的部分,还可以看出打击的痕迹。用切割技术,可使斧身的横断面成为长方形。软质的石块可用火石石叶来切割,但一般的用砂作为研磨剂,用皮带或木棒来研磨切割,研磨时蘸水,可加大砂粒的研磨作用。成形的斧坯,在表面光滑的砂岩或其它砂质的砥石上来回研磨。磨制石斧所使用的表面带凹槽的砥石,见于欧洲各地,巴黎近郊称之为研磨器。

    (1)穿孔法

    石斧普通是按装木柄的,石头上也可以钻孔。有些石斧就像现代铁斧那样插进木柄。在成形的石块穿孔,有两三种方法:(a)敲凿法。用石槌或石凿在选定的点上反复敲凿,逐渐形成杯状凹坑,当凹坑的深度达到石块的一半时,然后翻来继续凿石块的另一面,结果在断面上形成砂钟玻璃瓶那样的孔。用石槌穿孔的,一般在孔壁周围遗留有敲凿的痕迹。(b)钻孔法。同敲凿法一样,先打成凹坑,然后用火石或金属,更多的是用较软原料的钻头号,加砂研磨穿孔。这时用手钻或旋转的杆状物来反复钻孔。这时用手钻或旋转的杆状物来反复钻孔。使用这种方法普通是当孔钻透一半,就翻过来钻相对的一面,因此形成两个圆锥形相连的孔,孔壁上时常见到由于砂粒旋转的螺旋擦痕或条痕。前两种法都是用人力来取出孔内的石末。(c)管钻法。最节省劳力,所用的钻头作管状,可有金属板制作。如用红铜板卷成管状,则颇易制作。也可使用中空的芦苇管,尽管它不耐久,实际上是砂粒在起研磨作用。管钻法只使接触钻 的部分变成粉末,穿通以后则落下一个直径稍小的圆筒状,石块,术语称其为石芯(实际上是很少作圆筒状,通常是一端稍大于另一端)。前两种方法使石芯变成粉末;而管钻后形成的石芯,却常在制作场遗址里发现,或者可以看到钻孔贯通以前的未成品。

    (2)石制容器

    石质容器的制作,与穿孔采用同样的方法。至于敲凿法,普通是在石块上,用石槌敲打火石或金属制的凿子。像圆筒形的容器或早期容器,用火石处加沙研磨就很容易制成。至于 小口圆腹的容器,埃及人在5000年前第一王朝时期,就想出一种简单而巧妙的方法。他们使用大小不同的一系列半月形火石钻,钻轴的下端呈双齿状,嵌入半月形的火石片,当器口狭窄不能插入时则加以以更换。这种半月形的火石片和制作过程各个阶段的器皿,都大量地被发现。特别是以卡顿·汤姆森[英国女考古学家1888——]在法尤姆 所发现的最为有名。后来当金属器丰富以后,则使用管状钻。它可以从任何的角度插入器口,器壁的内部遗留着凸起的石芯,还需要用凿子加以修整。

    3、金属加工

    (1)红铜锻治

    红铜是人类最早使用 的金属。由于它具有可锻性,可以槌击成形。如果不加热地连续槌击就坚脆而不可能成形,只有加热到赤炽状态,才恢复其可锻性。经过反复加热和锻打,可以把铜块锻成所希望的形状。史前欧洲和近东历史初期的斧、斗斧、矛和短剑等,都是锻治成形。槌击的锻痕,在铜器上时常可以看到。哥伦布以前的美洲,大湖地区的自然铜用锻冶的技术,使之延伸成大形的薄板。旧大陆制造锅、桶等容器,盔、楯等武器以及其它的物品,自青铜时代开始就采用锻击延伸的技术,直到今天亚洲各地仍在应用。当然这种金属板的制造不限于红铜,青铜、金、银也可得到和红铜一样的效果。甚至采用适当的工具,不经燃烧也可使小块的金属能够锻击成大而复杂的器形,术语称为臌起(Raisin)。

    复杂的大形器物,可用数枚金属板用铆钉或焊接的方法连在一起。金属板上还可做出非常简单的凹凸纹饰,用槌由里向外敲打可出现凸纹,术语称其为凸纹制作。用锥尖或细凿从表面敲打,则可产生有效果的浮雕。

    (2)单范铸造

    红铜和青铜比石头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溶化,因此青铜时代的大多数工具、武器和装饰品甚至容顺都可铸造成形。红铜的溶点为摄氏1083度,青铜为红铜和锡的合金,熔点也较低。可将流动的液体注放铸范,待金属在铸范内冷却,就成为一定的器形。

    制造铸范最简单的方法,是在平坦的泥土和石板上掏空成所希望的物品外形。粘 土范的外形,则用同样的物品简单地压印 松软的粘土里,取出以后让范晾干。这些被称为单范法,当然只能制造一面平坦而另一面没有凹入的棱角。单范法在金属时代初期,用来制造扁平斧、短剑或其它类似的物品,以后还继续用来铸造简单的棒和圆盘,以供锻冶其它物品。用石头制作的单面石范,在各地的考古遗迹中相当普遍。

    (3)合范铸造

    较复杂的器物,则需要用合范法来制造。它至少需要用两块,每块都有器物外形的一半。器物两侧的凹入棱角明显,双范合在一起便容易地制造。即将器物上涂以炭末或脂肪以防止粘连,将其一半置入湿润的粘土中留下印痕,当粘土干燥以后就成为铸范。两块粘土上,都有器物凹入痕迹的一半,铸造时将两范合拢起来,从一端的注口里灌入熔解的金属液体,冷却后取出铸造物时,必须打碎铸范。这种碎范在苏格兰北部的谢特兰德岛的贾尔舍夫及其它晚期青铜时代遗址里大量被发现。其中有些使用木质铸范,还可以看到木质的纹理。

    合范的铸范,还常用石头甚至金属来代替粘土,这些可以在取出制品后反复使用,遗留了较多的标本。在欧洲的使用,可上溯到前期或中期青铜时代,在晚期青铜时代及其以后,石范与陶范并用。铸造青铜锁 或其它复杂的物品。就需要三四块范组织起来使用。

    (4)内范法铸造

    铸造有銎的斧和矛,就更为复杂。要先制成插入木柄銎孔相当大小的粘土或石范内,纳入外范的中心使之悬空,当金属溶液注入之内,就环绕内范的周围形成中空的銎部。内范之所以悬空是尖端的突起架在注口上,或用一对金属钉支架在内范的表面,当金属溶液注入之后,便被熔解吸收。这种用内范的铸造,称为内范法。

    合范之际,无论如何精细,一部分熔液也会侵入缝隙的痕迹,很容易被去掉。它一般位于矛或斧所附环耳的内侧比较显著。这种痕迹就成为使用合范的确实证据。即使缺乏接缝也不能成为相反的证明。有时合范没有靠拢,或铸造时崩开,出现歪曲的青铜器也不罕见,它还可以显示铸造过程的有关知识。

    (5)失蜡法铸造

    失蜡法是青铜铸造的第三种方法。这种场合的母型是用密蜡制成所希望的物品形状,外面用泥包起来,顶部留有注口。当粘土干燥以后,在注口的下面加热,使蜡熔化后从注口流出,粘土成为中空状态。熔解的金属液体注入内部,冷却后就成为母型的形状,取出铸品时就必须打碎粘土范。这种粘土范和陶片一样的耐久,因而它在遗址中是显示制造过程的主要标志。失蜡法铸造青铜器中,当然不会留有接缝的痕迹。

    搂代铸青铜像时仍旧使用失蜡法,这种技术可追溯到青铜时代。有时被认为失蜡法铸造的物品,实际是前述的陶土合范所制成。蜡型上刻划的精致花纹,在铸造物上容易重现。有人主张北欧的多瑙河盆地出土的武器和装饰品纹饰出自失蜡法,但这可能是错误的。

    (6)成型加工

    任何铸造物都出自铸范,还需要一定的加工。特别是切割工具和武器的刃部,需要锻击使之锐利,同时也使其得到加固。红铜或青铜斧的外张刃,本来是为了便于切割的形态,部分也由于锻击。不久为了夸张刃部的凸出也把失蜡法铸出的矩形击成梯形。其它的失蜡法之外,如接缝、注口上的残余和偶然出现的赘生物,都需要锯掉或磨去。后期青铜时代以前还不知道锯掉赘生物,仅用浮石或砂岩来打磨表面。小型的青铜器,已成为后期青铜器时代成群埋藏品中的特有现象。

    (7)铁器

    铁器大致是从中世纪和开始铸造的,以前只用锻铁的方法。史前时代、古代东方、希腊、罗马时代的铁匠,都用锻铁的方法,今天农村的铁匠铺里还可以看到,在这里勿庸介绍。古代的武器制造者,精通镶嵌工艺或其它技术,其制作工程微妙难解,作为介绍初步技术的本章,暂不触及。

    除了像美索不达米亚那样不利的土壤条件,红铜和青铜制品保存能达数千年之久。铁却非常容易腐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会完全分解。这种分解是由于湿度的变化所促成,潮湿时在铁器上形成锈层,干燥后易于脱落。读者如果在潮湿的土壤中发现铁器,应该浸入水中或用湿布包好,请专家来处理。如果在埃及沙漠的干燥沙中发现时,就应该用石灰或苟性钠等脱水剂来密封(但脱水剂不能接触铁器)。金属器的处理是一门精细的工作,应该由专家在实际室内处理。

    4、陶器

    (1)羼和料

    陶器的化学变化,是指加热粘土到摄氏400度以上,以排除其水分。但没有人能够用纯粘土来制作陶器,除非粘土里已含有砂的成分。制作时一定要向粘土里羼加碎草末、砂、石头或贝壳的粉末,甚至是磨细的陶片末等一定数量的羼和料。这种羼和料的性质,成为解决陶器的时代、生产地和制作者文化传统的重要线索。

    粘土里加入适量的羼和料,制作陶器时有手制、轮制、模制三种方法。

    (2)手制法

    手制陶器实际包括数种手法,完成后的制品即使专家也很难区别。陶器是用粘土制成泥条,环形叠筑是用扁平泥条作成圆圈,逐层叠筑上去。螺旋盘筑是用很长的泥条向上螺旋盘筑形成器壁。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在叠筑或盘筑时,用手逐层压紧,并在接缝处用粘土填补。此外,叠筑或盘筑的器壁,必须加固下部使其能支撑上面所增加的部分。制作一个陶器是费时而音调的工作,往往成为陶器脆弱的原因,常见的例子是在接缝处裂开。从破裂的陶胎接缝上来看,往往是泥条接合得不好,一般暴露了上下泥条之间的痕迹。手制陶经过细致的捏逆、切削和拍打,使之形成匀整和薄壁的陶器。但手指和制作工具的痕迹往往不规整,并且不是严格平行的。手制陶器缺乏和显得粗糙,就成为同轮制陶器相区别的标志。

    (3)轮制法

    轮制时是把湿的粘土放在能够自由旋转的陶轮中心,这种陶轮旋围到每分钟一百圈时,就会对粘土产生很强的离心力,用手指轻压就会形成所希望的器形。这时同手指并行的器壁会遗留清楚的轮纹,这种轮纹是使用陶轮的明确证据。不过遗憾的是,制作陶器经常磨光或拍打器面使轮高强度消失。至于陶器内壁和底部往往遗有轮纹可资辩别。

    由于陶轮帮助,一件陶器成形只需几分钟,不再像手制那样要花几个小时。陶轮的发明,能够大量生产便宜的商品,可以推测当时已有技术熟练的专业人员。为了维持这个专业,地方上的市场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陶器易于破碎,在交通工具尚不发达之前,还难于向外地大量输出。另外,用手制一件陶器或纺织一段布用来制作衣服,都是同样容易的。今天在非洲或美洲的非工业化社会里,像家用陶器和一家人的衣服,普通都是由家庭主妇作为家庭内的日常工作而进行的。那么,史前朝代的欧洲和亚洲也可能如此。使用陶轮在公元前3000年前已经发明了,西南亚和印度河流域的发展过程是在大聚落中使用,阿尔卑斯山以北,从公元前400年(即铁器时代Ⅱ期)才开始使用,苏格兰和北欧等落后的村落里,直到公元1000年以后,还依赖手制的陶器。

    (4)模制法

    模制是将粘土置于事先制成的外模中,一般是粘土经过烧烤的陶模。它和金属范一样,是用两块或更多的块数拢在一起,当陶坯干燥以后,取下的陶模当然还可再度利用。陶模的内部刻有凹凸的花纹,在成形的陶器上印有凸起或凹入的装饰。用陶模制作过程中,完全不见线条纹。希腊、罗马时代的特雷·西杰雷塔和塞罗门的陶器,都广泛应用这种模制。

    (5)陶衣

    用手制或轮制法成形的陶器,通常用不含砂质的粘土制成泥浆涂在器表,称为陶衣。有时氧化铁或其它有颜色的粘土混入混浆中,可称其为颜料。如施陶衣不仅可必善陶器的外观,还可以减少气孔。有时陶衣会脱落,不过更多的不脱落,甚至是否涂有陶衣往往难于辩认。至于非常薄的陶衣,是在粘土中羼水调成稀浆的液体,涂在陶器上,时常称春为水刷。

    不管有无陶衣,在陶坯尚未干透之前,有光滑的石头或磨过的骨头,在陶面上充分打磨,打磨不仅为了改善陶器表面的外观,还可减少气孔。有时在上面再涂一层像陶衣的薄膜,被称为物理上的陶衣。这种物理 上的陶衣易于剥落。

    (6)陶面装饰

    当陶器烧烤以前或磨光之后,对陶面加以装饰。趁土坯较软的时候划破器面(划纹)、压印(印纹)、贴上粘土条或粒状(附加堆纹)、挤压或弄皱表面(凹凸纹),或者涂有声的颜料(彩陶)。烧成以后,用尖锐的火石或金属雕刻陶器的表面,称刻纹。在烧好的陶器上涂以厚层的颜料,可称为彩绘陶(与彩陶相区别,这种颜容易洗掉)。希腊时代的梅加林陶器和罗马时代烧好的陶器上涂以厚层的颜料,可称为彩绘陶(与彩陶相区别,这种颜料容易洗掉)。希腊时代的梅加林陶器和罗马时代的塞罗门陶器上面的隆起花纹,便是陶模上所雕成的反面形状。

    (7)烧成

    经过以上的准备工作,再用火烧,使之向陶器转变,烧成不仅影响临界的化学变化,也影响到制品的颜色。粘土中混有夹杂物,由于温度和烧成的条件,会产生各种变化。陶器可以在露 天(实际上是在坑中烧成)或能调节温度的。一般的露天烧,温度较低,只能产生暗灰色和泥色的陶器。如果粘土中含有大量 铁的成分或陶衣含有丰富的铁成分,在烧成过程中空气流通的陶器表面就会变为红色,如缺乏空气就会成为黑色。不过,黑色可能由于粘土中含大量有机物,在低温燃烧时使用有机物炭化(在高温中会被完全燃烧),在有烟的火焰中,可使炭渗进气孔产生黑陶。浅色的陶器如乳-、浅-或带绿的赤色,只能在窑里用比较高的温度烧成(1000℃或者更高)

    (8)彩和釉

    彩色颜料大部分来源于粘土,当然也和陶器本身一样受到烧成的影响。如铁成分的燃料,在烧成中由于空气中氧的多少而变成黑色或红色。再者颜料的可熔性硅酸盐,可能部分熔化而使彩色的表面出现光泽。这种带光泽的颜料和无光泽的颜料相反,可称为光泽原料,它经常被误认为是釉;同时含有光泽彩色的陶衣施在陶器上,称其为釉也是错误的。釉是玻璃质,上釉等于在器表盖上一层玻璃薄膜。所谓古典的希腊陶器是黑色釉,罗马时代的塞罗门陶器是红色釉,实际上它们用了含有可熔性成分和带有颜色物质的陶衣,但表面并没有薄的玻璃膜。严格地讲,可称其为透明陶衣。

    真正的釉,只能施于烧成的陶器上,再经过二次燃烧使玻璃质熔化,才能形成。真正的彩色釉在公元前1250年由亚述人开始使用,罗马时代后期以后,才被广泛地应用。

    5、玻璃

    (1)玻璃制作

    化学上的玻璃,通常是由苏打、钾碱、石灰和铜所熔解的硅酸盐。在熔解中全部逞流动体,当冷却后就变得非常硬脆,但当固化以前在相当的时间内,呈现糖浆一样的粘性状态。实际上玻璃是由石英砂(即二氧化硅)、氧化纳、天然苏打、钾碱、粉末状白垩或石灰岩一起加热而成。这些成分应该产生无色透明的物质,不过加入少量的铜、铁、锰、或钴,就会出现青、红、褐、黄等颜色的不透明体。

    公元前3000年以前,玻璃已出现于埃及,稍后也见于美索不达米亚,但公元前2500年以前,还没有吹胀成形的玻璃器,最初趁玻璃还软的时候用压印成形。从熔解玻璃的坩锅里,可以比较容易地拉出玻璃丝或条状(正像糖浆挂在勺子上一样),会很快地变硬,用来制造一些简单的物品,如珠、耳环和镯子等。甚至也用这种方法来制玻璃容器,例如罐、瓶,先用铜丝缠成圆形,内填砂芯,然后将浆玻璃条围绕上去。纹饰的作法同样是在尚柔软的器皿或珠面上,用不同的颜色的块或丝贴在一起,或者用各种颜色的玻璃条组成器身。

    约公元前1200年以后,玻璃的容器或其它物品,也用范来制作。它不像青铜那样把液体注入范内,而是趁玻璃软时放入范内压印。接着又发明了吹玻璃,但并没有取代上述的古老技术。玻璃可用来制造容器,也可用来装饰其它质料的物品。

    (2)费昂斯

    费昂斯(Fayence)是在不透明的器芯上所附着的色釉,好像是用少量的水、粘着物和砂(二氧化硅)附着的芯上。所制所的物品,不论是珠子、容器或人物像,先用模子制作成形,然后放入盛有着色玻璃熔液的罐中蘸一下。像费昂斯的小形珠子,早在公元前3000年前的埃及人已经制作了,美索不达米亚大约也在同时出现。后来近东一带所制造的小型容器、装饰品、人物像,包括埃及著名的阿沙贝茨(ushabtis)[埃及墓葬中代替死者的人像,用石或木制成],都广泛地使用费昂斯。其中的珠子,早在公元前150年便已输入英格兰和波兰。

    (3)珐琅

    珐琅是装饰在金属表面的不透明的玻璃体。最初是将珐琅在被装饰物的表面,不久即将红、白、青、黄、绿的珐琅烧结在器物表面预先制好的凹坑中,这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低于器表的凹坑中,填上原料烧结;另一种是在器表用铜条焊接成一定的布局,使原料在布局内烧结。前一种技术在西欧凯尔特人的-时代已经相当发达,罗马和初期基督教时代也相当盛,特别是爱尔兰的初期基督教时代。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