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中国历史 >>其他古史
  • 第四节 吴越代兴
  • 第三节 晋楚争霸
  • 第二节 齐的兴起(附宋)
  • 第一节 楚的兴起
  • 第九节 封建组织的崩溃
  • 第五节 孔子与教育
  • 第四节 孔子与政治
  • 第三节 孔子与其时世
  • 第二节 孔子的先世与孔子的人格
  • 第一节 鲁国的特色
  • 最新热门    
     
    第八节 卿大夫

    封君当中,不用说以大夫占多数。他们是地主而兼统治者的阶级的主体。虽然各国在任何时期的氏室总数,无可稽考;但我们知道,在鲁国单是出自桓公的氏室已有三桓,在郑国单是出自穆公的氏室已有七穆,宋国在前六O九年左右至少有十二氏,晋国的一小部分在前五三七年左右已有十一个氏室。

    氏室的领地,或以邑计,或以县计。言邑自然包括其附近的田土。县本来是田土的一种单位,信言县也自然包其中的都邑。

    一个氏室的封邑有多少?这不能一概而论。前五四六年,卫君拿六十邑赏给一位大夫,他辞却,说道:“唯卿备百邑,臣六十邑矣。”这恐怕只能代表小国的情形。我们知道,在齐国,管仲曾“夺伯氏骈邑三百”;又现存一个春秋以前的齐国铜器(《子仲姜宝镈》),上面的刻辞记着齐侯以二百九十九邑为赏。

    县的名称一直沿到现在。在春秋时似乎还只秦、晋、齐、楚等国有之。最初秦、楚两强以新灭的小国或新占领的地方为县,直属于国君,由他派官去治理。这种官吏在楚国叫做县公或县尹。他们在县里只替国君征收赋税,判断讼狱。他们即使有封邑,也在所治县之外。这种制度是后世郡县制度的萌芽。秦在前六八七年灭圭阝冀戎,以其地为县,次年以杜郑为县。楚国在前五九七年左右,至少已设有九县,第一县即旧时为一小国。晋、齐的县制较后起,它们的县不尽是取自它国的土地,也不尽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