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中国历史 >>其他古史
  • 壮族民俗
  • 未能终止的残酷
  • 有所畏惧——《袁崇焕评传》读后
  • 人类文化研究的趋势俞伟超/中国历史博物馆
  • 澳洲记者澄清林彪之死真相 孙一先
  • 人民币诞生记
  • 五千年前祖先能做脑手术
  • 论古代人类与动物的关系袁 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考古学的分支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
  • 考古学的方法论(三)
  • 最新热门    
     
    一曲“蜀籁”天下惊——巴蜀寻根传

    蜀寻根’展标志着四川省文博事业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展品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美国西雅图艺术博物馆中国艺术部主任许杰)我走进展厅,如同走进浩瀚的星空,既震撼于星汉灿烂之宏伟瑰丽,又感到逝者如斯,时不我待之困惑。面对一件件文物,细读一行 行文字,我既有欢欣鼓舞,也不免心存疑义,继而陷入久久的沉思……

    商文化入川与巴蜀古文化

        第一展厅第一部分“寻找失落的文明”,内中有“商文化入川图”。按图中箭头所示,商文 化最初是从安阳殷墟发脉,传至黄河边的郑州,再由黄河流域传至长江中游的武汉,影响荆 楚文化,又溯流而上,经沙市、抵巫山、过夔门,融汇巴楚文化,最后源嘉陵江、长江而上 ,一直到成都平原,形成巴蜀文化。

        中华文明一体多元,这已成为当今史学界的共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长江也是中华民 族的摇篮。因此,“商文化入川图”,其实是一幅以中原文化为中心而看不出文化多元的过 时史观。该展厅的“寻找失落的文明”的解说中就有与之相左的文字:“在4000多年前,四 川就和中原有了频繁的交往。商周时期,蜀人在成都平原创建了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这个 文明所表达出来的富裕的物质世界和浪漫的精神领域中的许多方面丝毫不比中原逊色,这里 是三千多年前傲视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文明中心。”

        三星堆石破天惊的考古发现,一下子把巴蜀文化的历史前推了1000多年。前中国历史博物馆 馆长喻伟超、国家夏商周三代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大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李伯谦、前川大 历史系考古学所所长林向都几近一致地把成都平原建城的历史提到距今4500年前,也就是在 夏末至商代之间。

        考古新发现重新改写了历史。古蜀文明尽管湮没了,但 三星堆的数以千计的文物雄辩地告诉世人:巴蜀文化与中原的商文化不可能是单向的、线进 式的、谁影响谁的关系,而应该是交互的,彼此融合,相互影响。所以,那幅“商文化入川 图”理当从展厅取下,或者代之以别的表述方式。

        在介绍“十二桥文化”中,有这样的文字:“十二桥文化是对三星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仍 属于蜀文化遗存。”

        据我所知,目前史学界尚未对三星堆文化有准确的定位,姑且称为“古蜀文明”。其出土文 物的精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而其中孕含的文化意义却叫人难以想象。木柄外包裹黄金箔的 金杖,有鱼凫的图案,这些在汉地的出土文物中再无二例,显然具有异域文化的特征,是否 类似埃及阿拉伯各国法老的“权杖”?1000多根象牙化石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用作什么?神 树的连接方式是现代管接头直通、三通、四通的原理,纵观中国科技发展史,其间却有一段 长长的空白……三星堆有太多的谜,而最大的疑点和解开疑点的钥匙恐怕莫过于那些形如图 案、意蕴丰富的古蜀文字。古蜀文字是在上古文明中与玛雅文字一样尚未被人类破译的文字 。三星堆文明是什么原因被突然湮没了,至今还是一个谜。如简单地说“十二桥文化”是 它的继承和发展恐怕过于武断。无法破译和解读三星堆,自然也就找不到它与后来有史可稽 的蜀文明的传承关系。

    中国最早的人体经脉模型

        第二展厅有件文物当属旷世奇珍:那是一具在绵阳市永兴双包山出土的经脉漆雕木人。据测 算当为西汉时的器物,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6年之间。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 早的人体经脉模型。

        我惊异于这具四肢可转动,高约十几公分,黑漆红经脉线的小木人。十二道经脉内控脏腑, 外络肢节,联系全身,运行气血。《黄帝内经》有言:“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 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

        这具2000多年前就标识清晰准确的人体经脉模型,竟然在高度文明的今天才开始得以理性的 认定和科学的分析:据有关媒体报道,中国医学家祝总骧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经络是不依 赖中枢神经和血液循环的隐性循经感传线,是条低电阻、高电位、高发光的线,是由一些看 不见的微小结晶颗粒组成的带状物,它在人体上宽约一毫米。

        那具漆器小木人在我脑海里复活成一幅长卷:墓葬者定然与杏林渊源很深,那具小木人抑或 是祖上传下的瑰宝,抑或出于他(她)多年行医摸脉之经验集成,抑或在当时就是很普通的医 学教具……我想起了扁鹊、华陀、张仲景、孙思邈等一大批名字。

    骨针

        这是一枚骨针,长约寸许,粗细与缝纫机针相似。针头有小孔。这件文物是1989年至1990年 在甘孜州丹巴县中路乡罕额依村一山腰台地上出土的,属大渡河上游新石器晚期文物。起止 年代有两说,一说见于省文物局今年出版的《四川文物揽胜》,称大约距今5000多年;一说 见于展厅的提示,称是公元前1万年至公元前4000年。两说竟相差数千年。

        骨针出土在面积达5万平方米的文化堆积层中,整个文化层厚6—8米,遗址中有房屋灰坑、 石器、骨器、陶器和少量装饰品。遗址周围分布着50多座石棺墓。

        我与其说是着迷于这枚骨针,勿宁说是着迷于骨针上的孔。我想起三星堆博物馆陈列着的一 块玉坯。那是在广汉鸭子河上游出土的,玉坯直径达2米,切面光洁平滑,显然是圆形切割 机械加工过的痕迹。而带动这圆形切割器的又是一种什么动力,是何种类型的工作母机?那 枚骨针显然取材于一种山间奔逐、筋骨强健的野兽的骨头,经我们的先人在石上研磨而成。 那骨针必定坚硬柔韧。那细若发丝的孔是如何凿开的?那毛茸茸的手又是握着一种什么样的 钻孔工具?

        也许,我们太低估了古人的智慧。就是在这处遗址中,房屋是石砌建筑, 石墙内壁多以草拌泥敷抹。个别房屋地面用料石夯就。室中有火塘,火塘两侧有抑或是起吊 炊器之用的柱洞。借助这些发现,我们完全可以复原一段古人生存繁衍的文化图景。青藏高 原东部的大渡河流域,至今满山遍野都是一片青灰色的砾石,仿若生命的禁区。但它却与中 原文明几乎同时,早在数千年前就诞生了高度的、独具特色的文明。这让我们自豪之余,又 不免带有几分自卑。
    天下第一饺饺子属于北方小吃。但展厅里却有“中国第一饺”之谓的一件陶器。这是1981年省文物考古 研究所在四川忠县涂井(今属重庆市)出土的墓穴陪葬物。这是一件“陶庖厨俑”:一个有发 髻、面含笑的厨子,双手捧起一个大厨案,案上次第放着鲢鱼、蟹、猪头、羊头、鸭等食物 ,边上一半月形镶边的食物就是所谓的“天下第一饺”。

        我看了这件文物却丝毫激不起作为四川人的自豪感,反而有一种无言的悲哀。

        四川明末清初的大移民,抗战的人口大迁徙,使巴蜀文化呈现“移民文化 ”的特征。川菜因其“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征,理所当然地位居全国“八大菜系 ”之首。而近年来的“火锅”等创新菜,以麻辣烫为特点,给现代人以猛烈的味觉冲击。“ 五色使人目盲”,川菜的“式微”正是受创于“麻辣烫”的风行。以“麻辣烫”代指川菜, 其实是本末倒置。川剧某种意义上也是汇聚了“五方杂处”“十省移民”的家乡曲调而最后 生成集“唱打念做”为一体,融昆高胡弹灯为一炉的中国古老戏种。而今,川剧为世人所倾 倒的仅是“变脸”艺术。“变脸”不过是川剧中杂耍的一点雕虫小技。为此业内人士曾痛心 疾首地呼吁,川菜不要只宣传“麻辣烫”,川戏不要只宣传“变脸”。

        我以为“天下第一饺”的宣传也有一叶障目的负效应。这件文物除了陶艺的精美外,还再现 了蜀汉时期饮食文化的图景。

        古时虽并无饺子之谓,但“饺子”之属却早已有之。那时,所谓的面食统称为“饼”。馄饨 的形态,也就是今日的饺子,“颜之推云,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可见先于 这件蜀汉时期的文物“天下第一饺”,典籍上早已有记。

        值得一提的倒是“馒头”,确属蜀汉人创。《事物纪原》载:诸葛亮创馒头。《三国志》也 有记载:诸葛亮南征孟获,有人献计,蛮荒之地重邪术,须向神祷告,求阴兵助一臂之力。照蛮地祭俗,必须-祭头,神才相助。诸葛亮不允-,而改用羊肉 猪肉剁碎,用面包裹,上锅蒸煮,代以祭品。后人就称之为馒头。也有人说,馒头是“蛮头”之讹名。

        寻根,是一次对文明的回瞻。它激起我们每个四川人对家乡的热爱,对先辈的崇敬 ,对幸福生活的珍惜。当我们跨入21世纪时,这种寻根热,又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人们重 新注目失落的文明,钟情于古城、老房子、老照片、老歌曲……也许,在这过去的20世纪里 我们破了太多的旧,立了太多的新。科技的进步,物质的发达,太多地改变了自然、社会和 人心。于是这股“寻根热”又带有反思和“拨乱反正”的意义。

        可以相信,当新世纪的钟声敲响,那警醒世界的黄钟大吕,必然会应合着远古的千年编钟和巴蜀风韵一起共鸣。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