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中国历史 >>其他古史
  • 第24章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 第23章 井与古代的饮水卫生
  • 第22章 金针拨障术与古代眼科手术
  • 第21章 鉴真大师与中日医药交流
  • 第20章 古代的中医诊疗手册
  • 第19章 从蛀牙谈起
  • 第29章 最早的中医医学模型——针灸铜人
  • 第28章 中药-的古今
  • 第27章 人工免疫法的先驱
  • 第26章 由青铜器上的洒水图谈起
  • 最新热门    
     
    第18章 从小夹板固定谈中医古代的正骨科

    /FONT>

        早在原始时代,先民们在与大自然的斗争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创伤骨折。殷墟甲骨文中的“疾”字,即象征有人被矢射伤后躺卧在床上,在这种情况下,必然需要有人为伤员治疗创伤。据《周礼》记载,当时的"疡医"已经治疗金疮(刀创)、折疡(骨折、脱臼)等疾病。《黄帝内经》已有许多文字论述跌打损伤的症状与治疗。《神农本草经》中记述了23种治疗金创、折跌的药物。西汉名医淳于意在公元前167年,向汉文帝(刘恒)报告的25个病案中,有2例是属于伤骨科的。一例是齐王后弟宋建因"举重"而致“腰胁痛”(脊椎损伤);一例是齐中郎破石“堕马”所致的伤病。据载齐王后弟宋建经淳于意治疗,连服18天汤药即痊愈了。汉代杰出的外科医师华佗对骨科治疗也有突出的成就,在《襄阳府志》中记载有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事迹。事实上,关羽是在建安24年(公元219年)樊城一战中流失的,而华佗早在建安12年已辞杀害了。此事仅为民间传说,但也反映我国的骨伤科,在当时已发展到相当水平了。

        晋代葛洪的《肘后方》是公元三、四世纪的著作。书中对于折伤的治疗曾这样写道:“裹折伤处,以竹片夹裹之,令遍病上,急缚,勿令转动。”又说:“凡裹缚疮,用故布,不宽不急,如系衣带即好。”表明葛洪对骨折的处理,已提出骨折患者必固定,采用竹片夹缚,主张用柔软的旧布包扎,以不紧不松为宜,既要固定患处,又不能妨碍血运,可见葛洪对骨折的处理  方法已非常合理了。

        隋唐年间,正骨科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隋代《诸病源候论》已将正骨科列为专章,其中有“金疮病诸候”23论,“腕伤病诸侯”9论。对于骨折的处理提出了许多合理的治疗方法。如开放性骨折,认为必须先除去碎骨与异物,然后才能敷缝合;如创口化脓,则不主张敷药缝合。有些久不愈合的创口,认为"内有破骨断筋,伏血腐肉,缺刃竹刺,久而不出,令疮不愈,喜出青汁,当破出之,疮则愈。"对于破碎的关节和折断堕早年,又提出受伤后立即用线缝合,这是有关骨折内固定的最早记录。欧洲于1775年始有人试用金属线做内固定,我国的《诸病源候论》的记载比欧洲早了一千一百多年。

        唐代孙居邈在《干金方》中,也介绍有正骨科的内容,其中有关下颅骨脱臼的整复方法,此法至今仍为医学界所采用。 

        唐代我国出现了一本序名为蔺道人撰的《仙按理伤续断方》(公元841-846年),这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正骨专书,书中提出了许多合理的骨折治疗原则。关于复位手法,着重介绍了拔伸(牵弓t)与捺正手法。牵伸时必须握着断骨的一端,不宜握在另一骨上,牵力方向是正是斜,应按骨突的方向来定。捺正法是医生用手在患肢外面摸损伤处,先了解骨折的情况,然后用直接的压力使骨折复位。复位后即将软的衬垫加在肢体上,再用杉木皮固定。对于夹板的使用,已提出不要固定关节,以免妨碍关节活动,“恐后伸不得”。这表明当时已注意到肢体的生理活动及功能恢复了。应用小夹板固定的注意事项,提出:“凡夹缚,夏三两日,冬五三日解开,夹缚处用热药水泡洗去旧药,洗时切不可惊动损处……。”这些措施,一则可以检查伤处情况;二则用热药水泡洗,可促进血液循环;三则可使肌肉不致因长期夹缚而萎缩。可见当时应用小夹板固定,已积累有相当经验了。对于穿破皮肤的骨折,提出用煮过的水来冲洗伤口,再给予正确的探正复位,在伤口内敷上药物,然后用丝绢包扎,外用夹板固定。这些方法完全合乎穿破骨折的处理原则。
     
    从小夹板固定谈中医古代的正骨科(二) 

        金元时代,蒙古民族善于骑射,创伤骨折患者颇多,因客观的需要,官方医学增设了“正骨兼金镞科”。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公元1337年)是元代的一部代表著作,此书专辟“正骨兼金镞科”(卷十八),系统地整理了当时正骨科的成就。书中记载了各种骨折和脱臼的整复方法和处理原则,还介绍-药方及其使用方法,主张在-下进行整复手术,这是一项进步的措施。书中介绍的整复手法十分巧妙。例如,对于肩肿骨脱臼,采用杠杆原理进行整复,方法是把小凳或小梯放在病人脱臼一侧的腋下,利用病人自身的重量下坠,使肩胛骨脱臼重新复位。对于脊椎骨折,是采用悬吊复位法,方法是“用软绳从脚吊起,坠下身直,其骨使自归窠”,这是利用患者自身的重力,使脊椎自然复位。这个方法在欧洲,直到1927年始为达维斯氏(Davis)发现,这比危氏的发明整整晚了六百年。

        明代太医院分十三科,把前代的折伤科改为接骨科,反映接骨在折伤科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明代的正骨科在整复手法及方药方面均有发展。当时的著作有薛已的《正体类要》(公元1529年)、陈实功的《外科正宗》(公元1617年)、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公元1602-1607年)等书,均记载有正骨科的内容。对于小夹板的应用,《普济方》介绍用杉皮、松皮或竹片去里黄制夹板;明王肯堂《证治准绳》则用杉皮和竹皮进行夹缚。可见当时已选用具有弹性、韧性和可塑性的材料作为小夹板用具了。

        清初,正骨科继续得到发展,特别是蒙族人民擅长此术。据载清太祖天命年代(公元1616-1626年),有一个名叫绰尔济的蒙古医生,即是当时正骨科的名手。乾隆年间,又有一个名叫觉罗伊桑阿的蒙古医生,他为了使学生掌握按摩手法,把笔管截成数段,外面用纸包裹起来,叫学生摩挲练习,要使断了的笔管一节节重新卸接起来,这是一项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方法。

        清代乾隆年间,由吴谦、刘裕铎等编修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是一部较为完整的正骨著作。此书总结了我国的正骨经验,书中所介绍的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是中医正骨的传统手法。《正骨心法》介绍了许多巧妙的整复手法。它用"攀挲叠砖整复术"来治疗脊椎骨折,方法是先使病人两手攀住上面的一根横索,两足踏在砖上,请人将病人的后腰拿住,每抽去砖一块,即教病人直身挺胸片刻,这样连续抽三次,挺三次,当病人的脚部着地,脊椎骨折也就复位了。以后再用竹帘围裹胸部,用宽带八条紧紧缚住,以不妨碍呼吸为度。手术后病人宜仰卧,腰下用枕头垫住,使脊椎腰段前突,不致左右移动。这种方法不仅独具匠心,经动物实验证明,对于脊椎压缩性骨拆,确能达到复位的目的。

        关于整复后的固定法,《正骨心法》也有科学的介绍。例如肩部骨折或脱臼的,整复后采用熟牛皮做披肩来固定,这种固定方法比用木板柔软而灵活。脊椎骨折或脱臼的,整复后用通木固定,通木上复以软垫,然后用带束在背上,使背部挺直。四肢骨折的,整复后用竹帘、杉篱固定,竹帘、杉篱透风通气,尤适于夏天。膝关节脱臼的,整复后用抱膝固定,抱膝是四个脚的竹圈,套在膝关节上用手条绑定,固定后就不会发生压痛。腰骶关节或骶髂关节损伤的,则用腰柱支托。《正骨心法》虽不可能完全赎括民间丰富的经验,但是,此书在总结前人的成就,指导清代三百年的正骨科,还是有一定的影响与贡献。

        此外,清代胡廷光编篆的《伤科汇纂》(公元1815年),收辑了清以前有关伤科的文献,在有关小夹板固定的器材、方法上亦有新的内容。钱秀昌的《伤科补要》(公元1818年),在序文中有柳枝接骨的记载,书内载明各种创伤的预后。赵濂的《伤科大成》(公元1891年)对正骨科也有不同程度的发挥。

        我国的正骨科,是具有独特技能与经验的一门科学。正骨手法是非常具体微细的操作,一般很难于用文字表达,民间都是通过口手相传。在封建社会里,这门技术遭到了统治阶级的歧视与摧残,正骨医生被列入卖拳头、走江湖的“九流”,严重地阻碍了这门科学的发展。旧时代,掌握有这些特殊技术的民间医生,他们的技术都不肯轻易传人,一般只传儿子不传女儿,这样,就使许多手法与经验得不到推广与发展,有的因此也就失传了。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