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中国历史 >>其他古史
  • 华山
  • 傀儡
  • 秋千
  • 终南山
  • 唐诗中的长安技艺
  • 漫话潼关——古潼关简述
  • 一道发自西安北院的《变法上谕》
  • 慈禧祸陕录
  • 左宗棠留在陕西的一本账
  • 最新热门    
     
    漫话丝绸之路

    同时垄断了汉王朝与西域的贸易,坐收其利,这些都对当时的西汉王朝构成了很大威胁。到汉武帝时,由于国力大盛,汉王朝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同时又派张骞、甘父出使西域寻找月氏以求联盟攻击匈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虽然没有达到联合月氏的-目的,但其经历却对河西、西域、包括中亚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他拓展了汉王朝的视野,引发了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各国相互贸易的强烈愿望,促成了西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通过张骞出使西域,汉王朝和西域各国建立了非常友好的关系。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有史记载以来的第一次中外交流,史称“张骞凿空”。

      自张骞凿通西域和西汉对匈奴的战争胜利以后,丝绸之路便畅通无阻,贸易兴旺。这条由中国人开辟的丝绸古道在它的东段有三条路线,即北道、中道、南道。北道是从长安沿着泾河到达泾川、固原、继而北上经过景泰,沿腾格里沙漠边缘到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中道从长安出发到兰州,经过永登翻过乌鞘岭抵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南道同样从长安出发到兰州,然后到西宁经过扁都口到张掖、酒泉、敦煌。三条路线总汇于敦煌继而向西延伸。

      在丝绸之路上,河西走廊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地。汉唐历代王朝为了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西汉为了更好地控制河西、保证丝路的畅通和抵御匈奴,先后设立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同时将边塞、亭燧、长城等防御体系构筑至盐泽(罗布泊)以西;并组织了数次大规模的移民,使得河西人口达到了40万左右。其次,在今天的轮台正式设立西域都护府,统领西域各国,以确保丝路的畅通。西域都护府的建立迫使匈奴打消了称霸西域的雄心,这标志着西汉政府已经对西域各国开始了有效的统治。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地方割据,丝绸之路的繁荣不比两汉,但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隋炀帝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朝为了平定河西吐谷浑之乱,进一步扫清丝绸之路上的障碍,发展和西方的贸易,隋炀帝亲自西征,由扁都口到张掖,历尽艰险。在西征过程中,隋炀帝于张掖两次会见高昌、伊吾等西域27国使者及商人。同时为了保障丝绸之路的安全与畅通,隋王朝派大将薛世雄及裴矩经营西域,丝绸之路因此“商旅不绝,相望于道”。由此可见,丝路贸易的繁荣兴盛只能诞生在这样强大的帝国和统一的时代。

      随着七~八世纪大唐盛世的来临,丝绸之路也迎来了贸易最繁荣、文化交流最活跃的全盛时代。东罗马、阿拉伯半岛、印度、波斯等国都和唐王朝通过丝绸之路建立了非常友好的-、经济和文化关系。当时沿着丝路与中国有关系的国家有上百个。为了经营和维护这条贸易、友谊大道,唐王朝同样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当时影响丝路的主要势力是西突厥和吐蕃,唐王朝先后在新疆、青海、河西地区与西突厥、吐蕃进行了多次激战,最终还是彻底控制了新疆、青海、河西,在河西走廊分别设立了凉、甘、肃、瓜、沙五州,在新疆天山南北设置了安西、北庭都护府,这样就保证了丝路的畅通。随着丝路贸易的进行,沿途有许多商埠也发展起来。这时的河西出现了唐代诗人岑参笔下“凉州七里十万家”的盛况。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7世纪天竺境内一百多个国家、地区的-、经济、语言、文字和风俗民情,对今天研究古代印度得益颇丰。同时,《大唐西域记》还详细地记述了今天新疆的焉耆、库车、高昌、于阗、叶城、楼兰等地的名称、地理方位、民族、宗教、文字以及社会经济情况,为今天人们认识古代新疆的历史保留了珍贵的资料,所以玄奘是亲历丝绸之路最伟大的旅行家。

      元朝时在中国辽阔的疆土上的丝绸之路已经基本上没有汉唐时的种种人为威胁了。虽然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对陆上丝绸之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仍有不少的西方商人、旅行家沿着这条古道来到中国,比如马可·波罗;中国也有不少的使臣、商人由此前往西方各国,比如耶律楚材、长春真人等。

      明代以后,由于东南水道的开通,海运的发达,使得丝绸之路渐趋萧条。这时的丝路仅仅在中国西北和中亚、西亚这样区域性的贸易中起着一些作用。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由于明朝势力的衰弱,明朝前期设立的关西七卫全部撤入嘉峪关以内,这条繁荣了近1700多年的经济文化大动脉终于在大漠风沙中停止了搏动。
      
      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促进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