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中国历史 >>其他古史
  • 漫话丝绸之路
  • 汉唐长安的皇家园林
  • 唐代长安名酒
  • 唐代寺院饮茶琐话
  • 唐代庆山寺小考
  • 颜真卿
  • 安禄山是如何迷惑唐玄宗与杨贵妃的
  • 唐玄宗李隆基在陕西的遗迹
  • 也说武则天的私生活
  • 李唐祖籍究竟在哪里?
  • 最新热门    
     
    亦是煌煌冠上珠——略谈西安回族文化在长安文化中的地位

    ,故
    有“伊斯兰教从阿拉伯传到中国,首先安居广东和长安两处,……于是可知我中国之回民,
    最古最早者,为广东及长安诸地之回民,后遍及各省。”的论述①。

        因此,回族文化在长安的历史源远流长。其最早可追溯到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前后,随着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入和西安回族的形成及发展,回族文化也逐渐得以完善。在千余年的历史发展中,西安回族文化已具有了较丰富的内涵,它不仅与国内其他地区回族文化有相同之处,而且还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西安回族文化主要包括:回族的族源与形成、反帝反封建斗争、经济生活、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建筑风格、文物古迹、民风民俗、语言习俗、宗教信仰以及社会意识、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等等。

        如在族源与形成方面,简单地说,回族是国外东来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
    和西域人与长安当地土著居民长期相处,吸收和融合而成,其结果是被融合者皈依了伊斯兰
    教。具体地说,从时间上看,开始于唐代。唐时是中国封建社会高度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
    时期之一,在文化上呈现出兼容并蓄的大气派,有一种文化气氛宽松,信仰自由的时代氛围
    ,伊斯兰文化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传入中国和长安的,西安回族文化的历史也从此开始了。唐
    时的长安,既是国都,又是世界性的都市,是各国人民所向往的地方。因此,自唐永徽二年
    (公元651年)以后,在伊斯兰教圣人穆罕默德的“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的号召下,大批阿拉伯、波斯的穆斯林沿丝绸之路陆续来到长安,在当时繁华的商业区——西市从事贸易,开设有“胡店”、“波斯肆”、“波斯邸”等,销售着珠宝、香料、药材等物品。史书上称这些人为“胡客”或“蕃客”。其中不少“胡客留居长安者或四十余年,皆有妻子,买田宅,举质取利,安居不欲归”②。据唐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7年)的调查,自天宝以来的40多年里,胡客安居(长安)有田宅且不归者达40OO余人③。

        此外,还有一批协助唐政府平定“安史之乱”的西域穆斯林宫兵。由于在收复东西两京
    (洛阳和长安)的战役中有功,唐政府为奖赏他们,允许他们留居京城,可以娶当地女子成
    婚并敕建清真寺,满足其宗教生活的需要。至今回民坊上还流传着“唐王搬请回回降妖”、
    “回回巴巴(爷爷),汉人**(女+拿,女+拿)(奶奶)”之说。

        上述这些域外的穆斯林便因故在长安长期居住下来,与当地居民通婚融合,在伊斯兰文
    化的维系下。约在南宋时期,西安回族雏形已基本形成,并汇入到中国回族之中。经过元明
    ,到清同治元年前夕,陕西关中回民已发展到80~100万人④,其中西安城及四郊回民近15万人,而经过陕西回民反清起义被镇压后,仅剩西安城中2万余回民,其余大部分有的被安
    插他省,有的被杀,有的随起义军主力西撤到当时俄国境域,历经100余年,遂成为今日主
    要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的东干族的一部分。他们至今没忘记中国陕西和西安是
    他们的根,思乡心切。前两年他们中的不少人还来西安寻根问祖。西安企业界回族人士也数
    次出访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1993年夏西安市化觉巷清真寺阿訇马良骥还随陕西电视
    台摄制组前往中亚地区,向当地车干族带去了西安穆斯林的“色兰目”(阿拉伯语音译,意
    为问候)。

        在经济生活方面,有历史悠久的清真饮食,牛羊肉食和糕点副食业(简称清真三食业)
    ,这是西安回族经济生活中的显著特点,己成为全市食品业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历史的发展中,基本上形成了以回族为主体的生产经营领域。“三食”食品闻名遐迩,花样
    众多,风味独特,即使是同一食品也风味各异。如今这些品种每天都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客
    人,成为他们到西安必尝的风味小吃。有的还上了北京钓鱼台宾馆的国宴上,如牛羊肉泡馍
    ;有的在全国名特风味小吃和清真烹饪大奖赛中荣获金牌或银牌,如腊牛羊肉、灌汤包子、
    羊肉饼及各种清真炒菜。如果有关部门将目前的大麦市街、麻家什字、大皮院等回民清真饮
    食稍加改造,将参观和品尝清真风味小吃列为古城西安游览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决不失为
    一个上策。

        在教育方面,西安也是中国回族传统教育形式——经堂教育的发源地。明代,距西安城仅有20多公里的渭城(清代舍蕴善称“长安渭城”)人胡登洲在当地首创了具有回族文化特色的经堂教育,从而成为明代中国回族文化高潮的集中表现之一。这种民族教育形成的确立,一方面是由于陕西伊斯兰教“经文匮乏,学人寥落,既传译之不明,复阐扬之无自”⑤,
    另一方面出反映了中国穆斯林已开始注重中国伊斯兰史上学理的建设。经堂教育一出现就受
    到回族穆斯林的欢迎,各地学生纷纷千里跋涉负笈到陕西和西安求学,这里被誉称为“中国
    回教文化的发源地,亦中国回教最高学府所在地。⑥”清代初年至中叶,西安城内9座清真寺的经堂教育已闻名遐迩,其中以小皮院、大学习巷和化觉巷清真寺最负盛名。西安和陕西经堂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精而专”的陕西派,并与山东派和云南派成为中国回族经堂教育的著名三大派别。

        经堂教育是唐宋以来中国穆斯林的家庭教育,手抄口传方法传授伊斯兰文化知识形式更
    完善的发展。它波及全国,形成了学派,培养了学人,提供了宗教职业家,使伊斯兰宗教学
    术有了传承。根据经堂教育的课程,其结果还在于不仅使回族青少年掌握了宗教知识,而且
    还学习了阿拉伯文、波斯文的文法、语言学、修辞学、逻辑学以及阿拉伯天文、历法、历史
    、算术等域外知识。此外还形成了用阿拉伯文字母拼写汉语的拼音文字即“小儿锦”。正如
    已故回族学者冯增烈所言:“它应该载入汉语拼音文字史,也应该写入到中国伊斯兰教史和
    中阿文化交流史中去。”这种教育历时四个世纪,迄今不衰。今日各地清真寺内大都招收“
    满拉”学习经典,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在文学、艺术、科技方面,有一代一代口头流传的民间故事、传说、歌谣、谚语、笑话
    、谜语等,是民间集体创作的结晶,反映着西安回族人民的道德、伦理、爱憎、苦乐、生活
    与斗争、憧憬与理想。也有当代的文学书画创作者,献身艺术表演者,专攻摄影、电视剧制
    作者以及社会科学研究者。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市文联研究员、市书协名誉主席刘
    浩然,擅长逆书,有楷书、行书、草书字帖问世,有书法善作问世,西安电视台拍摄有《逆
    笔人生——刘浩然和他的书法艺术》,并被列入《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少数民族名人录》。长安国画研究院院长马良,以山水花鸟画见长,先后三次分别在台北、深圳、西安举办个展,被评论家誉为“秦中画侠”。西安电视台也拍摄了题为《秦中画侠——马良》的专题艺术片,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西安市哲学学会教授马中所著的70万字的《中国哲人的大思路》一书,在北方十五省市哲学社会神学评比中获优秀图书奖。

        在医疗体育方面,有过去长于回回医药而疗效显著的民间医生和武功精湛的武进士——赵花风和白云鹤⑦,也有当代国家级武术裁判、高级教练马振邦和蝉联10年全国武术全能冠
    军赵长军。

        在民风民俗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于历史原因,伊斯兰教在回族形成过程中起过十
    分重要的纽带作用,并成为全民族共同信仰的宗教,所以伊斯兰教的信仰和文化在很大程度
    上决定了回族的民风民俗,集中表现在婚姻家庭、生儿育女、饮食卫生、丧葬殡埋、节日庆
    典以及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这些习俗,虽然来源于伊斯兰教,但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回族形成的过程,也就演变为民族习惯了。比如饮食习惯中禁食猪、驴、
    骡等一切凶猛禽兽之肉,忌吃一切动物的血液和自死之物以及禁饮酒等,在《古兰经》、圣
    训中均有明文规定。其中禁食猪肉至今成为回族饮食禁忌中最突出的特点。

        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履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但由于历史原国“清真寺所包括的文化内涵
    除了宗教方面外,还积淀了回族的历史、经济、教育、艺术、建筑等方面内容。”⑧西安早在唐代就有清真寺了,经过历史演变,目前有19座清真寺,创建于清代以前的有7座,确定为全国、陕西省、西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4座,其中1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即化觉巷清真大寺,2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即大学习巷清真寺和小皮院清真寺,1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即大皮院清真寺。大学习巷清真寺珍藏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重修清净寺记》碑记载了郑和奏请朝廷修复该寺的内容。因此此碑又被俗称为“郑和碑”。

        在语言上,由于历史原因,西安回族的日常用语中信手采来只言片语加以分析就可以说
    明这一点,比如大人呵斥小孩时常说:“哈瓦尼劳叨,伊纳儿行匪呢,还不克里玛扎起来”
    ,意即“小家伙调皮,偏要淘气,赶快起来”。“哈瓦尼”是阿拉伯语,在此引申为小家伙
    ;“劳叨”是波斯语,在此是调皮之意;“行匪”是古汉语,意思是干不该干的事;“克里
    玛扎”即迅速之意(语种待考);“起来”则又成了现代汉语。象这样一句话中包含了有古
    今中外多种语言成份的“活化石”,且语法结构又从属于汉语范畴,在回民坊上人的口语中
    比比皆是,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研究素材和研究对象。

        由上述各点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在古城西安这块土地上积淀了很深的回族文化。因此在
    长安文化中不能忽略回族文化在其中的重要位置。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具有上千年历史且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西安回族,却很少引起我
    们从文化的视角上加以重视并进行研究,这与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不相适应。

        为此笔者断断续续花费了近七年时间,通过实地考察和理论研究,著成了13万字的《西
    安回族史略》,经过五易其稿,现已脱稿即将付梓。该书力求较系统地阐述西安回族的历史
    来源、形成、发展、历代人口变化以及经济生活、文化教育、科技卫生、风俗习惯、伊斯兰
    教和各个时期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等诸多方面。以此勾勒出一幅自古到今西安回族发展的简明
    图系。

        西安回族文化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1994年美国哈佛大学的两位博士研究生马丽丝
    夫妇曾自费专程来中国考察回族社区文化,他们选择了西安鼓楼西北隅的回民坊,并在此集
    中考察了近一年,撰写了数万字的学术论文。1996年美国南加州大学东方文化语言学学主任
    、“华人穆斯林旅美联谊会”会长铁鸿业教授拟对回族铁姓文化进行探讨,并与笔者多次联
    系,合作进行专题研究。铁姓是西安回族大姓之一,由于历史原因,明清时有一些人移居中
    原、东北等地定居。宁夏社会科学院回族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也与笔者联系,计划将在适当时
    间专程来西安,联合考察回族社区文化。

        回族文化在西安的积淀很深,笔者在近七年的实践中,深深感到尚有很多的内涵需要进
    一步的挖掘。对西安回族文化的抢救、整理及研究,可以丰富和完善长安文化,使回族文化
    在“让世界了解西安,让西安走向世界”和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①马良骏《论证回教历史》见《新疆宗教研究资料》1981年第5期)
        ②见《资治通鉴·唐纪四八》贞元三年条。
        ③见《资治通鉴·唐纪四八》贞元三年条。
        ④见《续陕西通志稿》卷178第23页和《陕西回教概况》(民国初年   马光启著)
        ⑤冯增烈;《修建明太师祖佳城记》碑叙,见《中国穆斯林》1981年第2期。
        ⑥庞士谦:《中国回教寺院教育之沿革及课本》
        ⑦参阅民国时期《咸宁长安两县续志》
        ⑧吴建伟  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前言》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