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中国历史 >>其他古史
  • 洪庆堡杂记
  • 白鹿原掌故
  • 国民市场与游艺市场
  • “炭市”与“菜市”
  • 平安市场的变迁
  • 昔日南院门
  • 北院门今昔
  • 六十年前的西安评剧女伶
  • 六十年前的西安评剧坤伶
  • 西安茶馆象棋
  • 最新热门    
     
    西安的清真寺

    附近定居下来。由于宗教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需要,他们相继修建了东新街清真寺、建国巷清真寺、道北清真寺、东沟清真寺(即回民新村清真寺)、解放路清真寺等五座。

        1960年前后,由于“废除宗教内部的封建特权和剥削压迫制度的改革”扩大化,加之19
    72年“左”的思想影响,西安的清真寺,不少被合并或占用。

        1978年后,由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重新贯彻和落实,加之回族人口的增加,被
    合并或占用的清真寺不但相继恢复和翻修,而且又新建了红埠街清真寺和周至县清真寺。所
    以,截止1994年全市共有十九座清真寺,基本上满足了回族的宗教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其建筑风格多为中国古典宫殿式或四合院式。近年来也有如洒金桥清真西寺、东新街清真寺
    、红埠街清真新寺经过翻修或新建,吸收了“穹顶式”的阿拉伯建筑风格。

        这些清真寺中,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有四座,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座,即化觉
    巷清真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座,即大学习巷清真寺;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
    座,即大皮院清真寺和小皮院清真寺。

        化觉巷清真寺,地处西安城内鼓楼西北隅的化觉巷内。始建年代,说法不一,有唐代说
    ,宋代说,明代说。其建筑风格是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呈长方形,长宽比例为5:1。寺院占
    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占寺院总面积的1/3。该寺规模宏大,布局
    严整。全寺沿东西向中轴线前后共分四进院落。前院一座三开间木质牌楼,约建于17世纪初
    ,高约9米,琉璃歇山顶,异角飞檐,极为壮观。二进院有石碑坊一座,三间四柱式,中楣
    镌刻“天监在兹”,两侧楣刻“钦翼昭事”和“虔诚省礼”。碑坊两侧各竖冲天雕龙碑一通
    ,一为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重修清修寺碑记”,碑阴镌刻有宋代书法家米芾手书“道法参天地”五个大字。一为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敕修清真寺碑”,碑阴镌刻明书法家董其昌手书“敕赐礼拜寺”五个大字。第三进院入口处是敕修殿,董其昌题“敕赐礼拜寺”的古老匾额悬于前檐。殿内立碑五通,其中一碑是清雍正十年三月十五日立的阿拉伯文“月碑”,用于推算穆斯林封斋和开斋的时间。院中心矗立一座三檐两层八角木结构的“省心楼”,精巧绚丽。两厢有经堂沐浴室及客厅,布局雅致。第四进院内有南北两厅,各面阔七间。院中心“凤凰亭”一座,中央亭呈六角形,两侧亭呈三角形,三亭相连,形似凤凰展翅,独具风采。亭子正面檐下悬挂“一真”雕龙匾,为明建文元年兵部尚书铁铉所书。亭后有鱼池,呈海棠形。西面三座石门屹立,可至月台,大殿即在月台西端,面阔七间,进深九间,面积约1300平方米,可容千人礼拜。殿内天花藻井600余幅,每幅中心全由阿文“都哇”(吉祥词)绘成,构图着色,各有千秋。现壁版又新刻《古兰经》全文。整个寺院中的楼、台、亭、殿,疏密得宜,形成一组完整的古建筑群,该寺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学习巷清真寺,位于西安市大学习巷内,有“清净寺”之称。始建年代,曾有唐代说
    ,元代说,明代说。但据寺藏阿拉伯文碑,碑文是一位参与修建寺者撰写的,碑文虽未提及
    修建年代,可从撰文年代推断,该寺约建于元顺帝初年。该寺是西安较古老的清真寺之一,
    据寺碑文记载,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钦命太监郑和重修该寺。清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和光绪十三年(1890年)曾两度重修。该寺建筑形式,略同于化党巷清真寺,唯规模较小。现东西长约77米,南北宽约30米,面积约2300平方米。整座建筑由照壁、石坊、大门、三间庭、省心阁、南北厅、碑亭、沐浴室、大殿等组成。省心阁是其主要建筑之一,为四角楼式建筑,三层三重檐,木质结构,雕刻精细,宏伟高大。两侧是南、北碑亭,南亭内是著名的“郑和碑”即《重修清净寺碑》,记载着郑和请该寺哈三阿訇同下西洋以及重修该寺之史实。大殿前为一宽大月台,周围环以石栏,大殿门首悬挂慈禧御赐“派衍天方”匾额。前殿内面阔7间,与后殿屋顶勾连搭式卷在一起,平面“凸”字形,殿内可同时容纳500多人礼拜。墙壁四周有花草图案,套雕刻有阿拉伯文。整座寺院布局庄严肃穆。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皮院清真寺,原名“真教寺”,位于西安城鼓楼西北侧小皮院巷内,故有此名。据传
    该寺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以历史上的经堂教育兴盛一时而闻名。寺内原存“六来堂”匾,记载了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创始人胡登洲的数传弟子周良隽(字默斋)阿訇,曾在此六次任教的详细情况。现寺院占地面积5977平方米,分四进院落,呈长方形,具有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艺术风格。拥有大殿、讲经堂、沐浴室等殿堂建筑。其中大殿为明代建筑遗存,建筑形式为“前殿后亭”的组合式,呈“凸”字形,面积862平方米。大殿后亭的无梁八角悬顶结构,跨度达11米,用勾连塔式连券组合而成,为寺院建筑中所罕见。殿顶的风磨铜顶,雕工精巧,金光闪烁。殿内壁画精致优美,殿外砖石雕刻,形象逼真。寺内藏有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24年)马之骥《重修真教寺碑》和地契等文物。该寺已被列为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皮院清真寺,位于西安城鼓楼西北隅的大皮院巷内。创建于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由本坊马道真在本地及西北各省募捐建成。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其建筑风格是中国传统宫殿式。明嘉靖年间和清乾隆年间曾修两次。1957年修复大殿。寺内布局严整,楼、台、亭、殿相映成辉。其大殿面阔5间,单檐歇山顶,前后两殿以勾连搭在一起,平面是“凸”字形,上覆风磨金顶,孔雀蓝琉璃瓦,外观飞檐半拱,雕梁画栋。殿内墙壁、屋柱及天花藻井上布满了阿拉伯文花纹和各种花木图案,栩栩如生,有较高的文物价值。殿西端外墙镶有记录该寺创建经过的石碑一块,碑上还镌刻有大皮院清真寺全景图。该寺已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①参见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陕西巡抚毕沅的奏折中“城中礼拜寺共七座”,其实当时已有八座,奏折中漏掉了一座位于城东南隅的南城清真寺。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