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中国历史 >>其他古史
  • 西安的清真寺
  • 西安八仙庵
  • 晨钟暮鼓话二楼
  • 华塔寺与关中书院
  • 西安的城门
  • “西京市”始末
  • 回忆首次设立西安市
  • 西安满城沿革
  • 老西安——历史的记忆(4)
  • 西安茶馆象棋
  • 最新热门    
     
    老西安——历史的记忆(3)

    r>
        于右任被尊为书圣,他给人的形象永远是美冉飘飘的仙者印象,但我见过他年轻时在西
    安的一张照片,硕大的脑袋,忠厚的面孔,穿一件臃肿不堪的黑粗布棉衣裤。大的天才是上
    苍派往人间的使者,它的所作所为,芸芸众生只能欣赏,不可模仿。现在海内外写于体的书
    法家甚多,但风骨接近者少之又少。我在江苏常熟翁同和故居里看翁氏的照片,惊奇他的相
    貌与于右任相似,翁氏的书法在当时也是名重天下,罢官归里,求字者仍接踵而来,翁坚不
    与书,有人就费尽心机,送帖到翁府请其赴什么宴,由于将帖传人,翁凭心性,上次批一字
    曰可,这次批一字曰免,如此反反复复,数年里集单字成册作为家传之宝。于右任在西安的
    时候却是有求必应,相传曾有人不断向他索字,常坐在厅里喝茶等候,茶喝多了就跑到街道
    于背人处拘尿,于右任顺手写了“不可随处小便”,他拿回去,重新剪裁装裱,悬挂室中却
    成了“小处不可随便”。西安人热爱于右任,不仅爱他的字,更爱他一颗爱国的心,做圣贤而能庸行,是大人而常小心,他同当时陕西的军政要人张钫,数年间跑遍关中角角落落,搜寻魏晋和唐的石碑,常常为一块碑子倾囊出资,又百般好话,碑子收集后,两人商定,魏晋的归于,唐时的属张,结果于右任将所有的魏晋石碑安置于西安文庙,这就形成了至今闻名中外的碑林博物馆,而张钫的唐碑运回了他的河南老家,办起了“于唐志斋”。正应了大人物是上苍所派遣的话,前些年西安收藏界有两件奇石轰动一时,一件是一块白石上有极逼真的毛泽东头像,一件是产于于右任家乡三原县前江河的一块完整的黑石维妙维肖的是于右任,惹得满城的书法家跑去观看,看者就躬身作拜,状如见了真人。

        从书法艺术上讲,汉时犹如人在剧场看戏,魏晋就是戏散后人走出剧场,唐则是人又回
    坐在了家里,而戏散人走出剧场那是各色人等,各具神态的;所以魏晋的书法最张扬,最有
    个性。于右任喜欢魏晋,他把陕西的魏晋碑子都收集了,到了我辈只能在民间收寻一些魏晋
    的拓片了。在我的书房里,挂满了魏晋的拓片,有一张上竟也盖有于右任的印章,这使我常
    面对了静默玄想,于右任是先知先觉,我是浑厚之气不知不觉上身的。

        于右任之后,另一个对陕西古代艺术的保护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人物当属王子云。
    王子云在民间知之者不多,但在美术界、考古界却被推崇为大师的,在三、四十年代,他的
    足迹遍及陕西所有古墓、古寺、山窟禾口洞穴,考察、收集、整理古文化遗产。翻阅他的考
    察日记,便知道在那么个战乱年代,他率领了一帮人在荒山之上,野庙之中,常常一天吃不
    到东西,喝不上水,与兵匪周旋,和豺狼搏斗。我见过他当年的一张照片,衣衫破烂,发如
    蓬草,正立于乱木搭成的架子上拓一块石碑。霍去病墓前的石雕可以说是他首先发现了其巨
    大的艺术价值,并能将这些石雕拓片,这种技术至今已无人能及了。

        石鲁和柳青可以说是旷世的天才。他们在40年代生活于西安又去延安再返回西安发展他
    们的艺术,他们最有个性,留在民间的佳话也最多,几乎在西安,任何人也不许说他们瞎话
    的,谁说就会有人急。在外地人的印象里,陕西人是土气的,包括文学艺术家,这两人形象
    也是如此,石鲁终年长发,衣着不整,柳青则是光头,穿老式对襟衣裤,但其实他们骨子里
    最洋,石鲁能歌善舞,精通西洋美术,又创作过电影剧本,柳青更是懂三四种外语,长年读
    英文报刊。他们的作品的长存于世,将会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不动资产,而他们
    在文化革命的浩劫中命运却极其悲惨,石鲁差点被判为死刑,最后精神错乱,柳青是在子女
    用自行车推着去医院看病了数年后,默默地死于肺气肿。

        当我们崇拜苏东坡,而苏东坡却早早死在了宋朝,同样地,我出生太晚,虽然同住于一
    个城市,未能见到于右任、王子云、石鲁和柳青。美国的好莱坞大道上印有那些为电影事业
    做出贡献的艺术家的脚印手印,但中国没有。有话说喜欢午餐的人是正常人,喜欢早餐呀喜
    欢晚餐的人是仙或鬼托生的,我属于清早懒以起床晚上却迟迟不睡的人,常在夜间里独自逛
    街,人流车队渐渐地稀少了,霓虹灯也暗淡下去,无风有雾的夜色里浮着平屋和楼房的正方
    形、三角形,谁家的窗口里飘出了秦腔曲牌,巷口的路灯杆下一堆人正下着象棋,街心的交
    通安全岛上孤零零蹲着一个老头明灭着嘴唇上的烟火,我就常常作想:人间的东西真是奇妙
    啊,我们在生活着,可这座城是哪一批人修筑的呢,穿的衣服,衣服上的扣子,做饭的锅,
    端着的碗,又是谁第一个发明的呢?我们活在前人的创造中而我们竟全然不知!人人都在说
    西安是一座文化积淀特别深厚的城市,但它又是如何一点一点积淀起来呢?文物是历史的框
    架,民俗是历史的灵魂,而那些民俗中穿插的人物应该称作是贤德吧?流水里有着风的形态
    ,斯文里留下了贤德的踪迹,今日之夜,古往今来的大贤大德们的幽灵一定就在这座城市的
    空气里。

       1998年冬季的一个夜晚,空气十分地清冷,我游逛到了碑林博物馆的附近,一家字画店
    还未关门,进去竟购买了一张康有为手迹“应无所住”的拓片。我喜欢康有为的书法,也知
    道这四个字的原石碑现在仍保留在兴善寺里,但回来对拓片还是看了许久,发着笑声,画下
    了一张画。我画的是一条鱼,鱼无鳞,遍布了青铜器上的那种纹饰,旁边题道:“鱼以人腹
    为坟墓,我的毁誉在民间”。我想到的全然是康有为了。

        1923年康有为被陕西督军延请入陕,老夫子颇为风光,所到之处参观,讲学,吃宴,并
    要在众人的叫好声中留下墨宝,“应无所住”就是那次写就的。他乘兴而来,每到一处恭维
    的话听得耳朵也磨出茧了,总不免要谦虚一句“老而不死了”,没想到待他离开西安却是十
    分败兴,西安城里从此留下了一副对联:“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横额“寿而康
    ”。事情是这样的,康有为去了一趟碑林附近的卧龙寺,卧龙寺的和尚见是康有为,便将珍
    藏于寺的举世珍籍《绩砂藏》拿与他看,康有为当然知道它的宝贵,借口拿回寓所翻阅,竟不再言送还而匆匆离陕。待他的车马已走,寺里和尚立即呈报督军府,众人一片哗然,以李仪祉为首的一批地方名流力主要讨回珍宝,但康有为是何等人物,又怎么当面剥他一张贼皮呢?和尚们就紧追不舍,一直到了潼关追上,拦道挡马,婉言说了康夫子学富五车,见识广博,别人都不识《绩砂藏》,只有您慧眼识得,遗憾的是此经书1532部,6362卷,你看到的是卧龙寺分藏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藏于开元寺,若先生喜爱,不几日将全集装订一起了给先生送到府上过目。如此云云一番巧说,康有为哈哈大笑,交出了《绩砂藏》,还说了一句:“哦,明白孔子为什么西行不到秦了!”

        康有为做了一回贼,可他是性情中人,并不羞耻而成全了一段饭后茶余的趣话。最令西
    安人60多年来义愤不已的是六骏马的失盗和破坏。唐太宗昭陵上的六块浮雕骏马,算得上是
    中国的艺术珍品,它为太宗生前出征战时所骑的战马,各有马名,即飒露紫、拳毛蜗、特勒
    骠,白蹄乌,什伐赤、青骓。唐代的雕刻本来就是很写实很生动的,这六件浮雕的马,三跑
    三立,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唐代西域名马的硕健形态,更透射出了唐崇尚雄浑重力量的时代风
    度。明清以后,陕西是再也没见过像样的马匹,关中平原上有的只是耕田驮货的驴和骡,驴
    骡那是马的附庸,所以陕西人看重这六骏马。但是1936年的一个风高月昏之夜,一个美国人
    勾结古董奸商盗运了飒露紫和拳毛驱,又将其余四马打碎而藏匿下来。西安人闻讯缉拿,终
    于缴获了被打碎的四马,如今碑林博物馆展出的四骏,就是将碎块重新模制的。

        从本世纪起,陕西的文物不断地被挖掘出土,每一次莫不轰动国内外,而以文物生出的
    故事更是灿烂又离奇。蓝田猿人头骨是因了当地人在一条沟里常挖一种石头研粉治疗外伤而
    引起了专家的注意,查明了那是远古兽骨化石进一步发掘所收获的。秦兵马俑坑是临潼农民
    打机并打出一堆陶片而发现的。法门寺地宫是寺塔倒塌后清理地基显露的。更有那些盗墓贼
    一个在墓坑下一个在墓坑上,待到文物吊上来,墓坑上的丢下绳索使墓坑下的活活饿死的事
    ,有盗窃了一颗秦兵马俑头而丢掉了自己的头的事,有偷藏了汉代稀罕陶器,一连三日夜晚
    做梦,梦见陶器里发出声音——让我回去,让我回去,以此吓得精神失常的事。我于西安已经生活了27年,长长短短在九处安家,几乎见到在什么地方搞建筑,但凡挖地基都有文物出现,而那些秦代的砖,汉朝的罐,瓦当,铜钱,陶俑,虽也是够等级的文物,可实在太多,国家并不严格管理,于是差不多的人家都有那么几件。80年代初,我借居于北郊农家,村里许多人家的厕所墙角总有一大堆打碎了的汉陶罐片,农民是用其揩屁股的,揩过了又丢在那里,经过雨淋干净了,如此再用。秦的汉的瓦当,老太太们则是要用来拓印锅盔馍上的花纹
    的。 90年代初,我在城南一所疗养院治病,疗养院外的草地上倒着一堆一堆破砖烂瓦,农
    民在怨恨着地里的破砖烂瓦太多影响着耕犁,原来这里曾是唐时的一座寺庙,因和尚诱奸民
    女,附近村民将和尚活埋地下,仅露出个光头,而用铁耙来耙,将寺称耙头寺,后又一把火
    毁了。我每日下午去那破砖片堆里挑捡,竟在病愈回家时带回来了十几块有花纹和文字的砖
    瓦。

        西安多文物,也便有了众多的收藏家,其中的大家该算是阎甘园了。阎家到底收藏了多
    少古董,现已无法考证,因为文化革命中,红卫兵一架子车一架子车往外拉四旧,有的烧毁
    了,有的散失了,待国家反正拨乱的时候,返回的仅只有十分之一二。鲁迅先生当年来西安
    ,就到过阎家,据说阎甘国把所有的藏品都拿出来让这位文豪看,竟摆得满院没了立脚的地
    方。等到我去阎家的时候,阎家已搬住在南院门保吉巷的一个小院子里,人事苍桑,小院的
    主人成了阎甘园的儿子,阎秉初,一个七八十岁的精瘦老人了。老人给我讲着遥远的家史,
    讲着收藏人的酸辣苦甜,讲着文物鉴定和收藏保管的知识,我听得人迷,盘脚坐在了椅上而
    鞋掉在地上组成一个"X"形竟长久不知,后来就注意到我坐的是明代的红木椅子,端的是清
    代的茶碗吃茶,桌旁的一只猫食盘样子特别,问:那是什么瓷的了?老人说了一句:乾隆年
    的耀州老瓷。那一个上午,阳光灿烂,几束光柱从金链锁梅的格窗里透射进来,有活的东西
    在那里飞动,我欣赏了从樟木箱里取出的石涛,朱耷,郑板桥和张大千,一件一件的神品使
    我眩晕恍惚,竟将手举起来哄赶齐白石画上落来的一个飞虫时才知道那原本是画面上绘就的
    蜜蜂,惹得众人哄笑。末了,老人说:“你是懂字画的,又不做买卖,就以5000元半售半赠
    你那幅六尺整开的郑燮书法吧,你我住得不远,我实在想这作品了还能去你家看看嘛!”可
    我那时穷而啬,竟没有接受他的好意,半年后再去拜访他时,老人早于三月前作古,他的孙
    子不认得我,关门不开,院里的狗声巨如豹。

        世上的事往往是有牙的时候没有锅盔大饼,等有了锅盔大饼了却又没了牙。待我对收藏
    有了兴趣,日子也不致于一分钱要掰开两半来使,但我却没能收藏到很好的东西,甚至有相
    当部分是假古董。有一次有人提供在东郊的一户人家后院的厕所墙是用修大寨田挖出的墓砖
    砌的,发现砖上有浮雕图案,连忙赶去,厕所墙却是新砖砌就,老太太说前日来了一个人,
    见过有这么好的人吗,拿新砖把那些旧砖换去了。又有一次我买了十多个汉陶俑,正欢天喜
    地往书架上放,来了能识货的朋友指出这是假的,我坚决否认,骂他生嫉妒之心。朋友说:
    “我也曾买过几个,和你这一模一样,我老婆不小心撞坏了一个,发现里边有一枚人民币的
    。”我当场将一个敲开,果然里边有一枚贰分钱的镍币。从此我改变了收藏观,以为凡是经
    我看过的东西就算我已收藏了,我更多地去国家博物馆参观。陕西的历史博物馆是非常多的
    ,我到周原博物馆去看青铜器,到咸阳博物馆去看秦砖秦陶,到碑林博物馆去看石雕碑刻,
    到西安历史博物馆去看汉俑和唐壁画,到西北大学博物馆去看瓦当,封泥,到陕师大博物馆
    去看古帖名画。做一个西安人真是幸福啊,每一件藏品都在展示着一段曾经辉煌的历史,都
    在叙说着一件惊天地泣神鬼的悲怆故事,周秦汉唐一路下来的时空隧道里,一切都变得湿漉
    漉的,伸手可以触摸的,你就会把放在挂于墙上的秦兵马俑照片认作你自己,该去吟唱李白
    的诗了:“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