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中国历史 >>其他古史
  • 咸阳美名
  • 趣谈中国皇帝
  • 子婴身世之谜
  • 周穆王是否周游过西域
  • 众说纷纭的司马迁出生地
  • 钟楼巨钟之谜
  • 姬周之起源与迁移考(一)
  • 贞观王朝因何成为中国的黄金时代?
  • “大一统”与秦汉历史地位再评价
  • 秦始皇不立后之谜破解(图)
  • 最新热门    
     
    【文明源头】华夏文明起源考古(图)——关于仰韶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的介绍

    r>
        在内在结构上,初现的城体现了一种新的、复杂的社会关系正在形成。半坡、姜寨的环壕聚落面积达5万平方米以上,百余座房子分群散布于壕沟以内,墓葬区和手工业区集中于壕沟外,表明氏族或部落的全体成员在这样的聚落单位中基本平等地拥有各自的空间。城防建筑需要巨大的耗费,西山的城中建筑还使用了人、畜奠基,说明权贵利益是建立在牺牲大部分人利益的基础上。 

      2、作为三代文明重要表征的青铜器、象形文字等与初城同步开源,这既是仰韶时代中晚期社会进步的基础,也是这一时期文明萌芽的象征。 

      铜器的出现是这一时代技术进步的总体反映。上述初城中尚未找到青铜的直接证据,但陕西姜寨仰韶文化早期残铜片、甘肃林家马家窑文化铜刀、山西源涡仰韶晚期铜渣、山东大汶口文化墓葬的铜残迹,都早于或相当于初城时代。三代文明重要内容之一的青铜文化是同步萌芽于初城时代。 

      这一时代也是象形文字萌芽的时代。迄今虽尚未在城头山、西山、西康留城址中发现文字的踪迹,但是山东诸城前寨、莒县凌阳河以及最近皖北蒙城尉迟寺多次发现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陶文,停留在写实、图形化的原始阶段。但是三地共出笔画、结构相同的“日、火、山”形组合字体说明这种文字相当定型,并在很大区域内通用,而且这些陶文还可以在商周甲骨文和金文中找到同字。笔者不赞成将这些陶文作为“有文字可考的文明时代”的证据,但把它们看成中国象形文字的原始阶段应是不成问题的,这是我国史前社会晚期象形文字萌芽的表现。 

      由此可见,仰韶时代中晚期是中国原始社会组织深刻变化的时代,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特权阶层筑城自保,中国社会开始朝着建构国家文明的方向发展,青铜器、象形文字、复杂礼制等中国文明特有的景观也同步初现。这些都是中国文明大厦奠基的标志。 

    (二)龙山时代是“城”的繁盛与中国文明的建构期

        距今4700—4000余年间,即广义的龙山时代,迄今已在黄河、长江流域范围内发现近50处该时代的城或相当于城的遗迹,这是中国早期城址的繁盛时代。城址的数量、分布、规模、结构与内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成熟的文明因素在广泛区域内积淀,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正在中华各地加速形成,中国历史走到了建构文明的最后阶段。 

      1、以大型城址为中心的“等级群落”结构完全不同于仰韶时代中晚期的初城形态,从形态与结构上说这是原始社会末期的方国组织形成、氏族部落社会的组织结构濒临解体在聚落形态上的反映。 

      从总体上说,城防设施的普及,不但是聚落建筑技术的进步,更是对外防御紧迫、对内冲突加剧的客观结果。从城址的外部形态上看,方城已经成为主要的形态,这是龙山时代城的自身形态成熟、摆脱早期环壕聚落痕迹的体现。从内在结构上看,龙山城址是原始社会晚期各大部落集团画地自保、创立方国的聚落形态反映,其中的大城已经初具方国的-中心——都邑的地位。龙山城址相对集中地分布于黄河、长江流域的六大古文化区系中,分别相当于我国传说时代至历史早期华夏、东夷、巴蜀、荆楚、吴越等民族集团及其先民的活动区,而不同区系中相继出现的以大型聚落为中心的“等级群落”结构就是一种新型的-实体的考古遗迹。 

      2、从人们共同体的社会关系上说,以大型城址为中心的龙山群落中的私有制已经成熟发展,那些占据群落中心、处于权力最上层的实体首领开始逐步蜕变为方国的“国王”。 

      迄今所见的50余座先夏时期的城址绝大多数创建于广义的龙山时代,在等级群落单位的中心都修造了面积20~3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城址,石家河城达到120万平方米,尤为壮观,中心城址都修建了高大的城墙、宽阔的城壕、大型高台建筑与祭坛,大型工程的全面实施意味着动用大量的劳动力从事非生活资料的直接生产,蛋壳黑陶、精雕玉器、祭坛里包含的复杂礼仪,表明在手工业、宗教祭祀等领域已经分化出许多满足上层社会特殊需要的专业阶层。如果不是以社会生产高度发展、物质财富大量积累为基础,再复杂和强有力的统治机器也很难支配它的社会成员去创造如此辉煌的物质文化成就。龙山时代各中心群落范围内常见大型墓葬,就是在尖锐化的阶级矛盾中从氏族部落社会上层逐步蜕变出来的“领导阶层”或“统治阶级”。 

      但是,从墓区的形态与结构上说,龙山时代贵族与平民共用“公共墓地”是这一时期氏族社会“平等”社会关系的躯壳仍然保留的证据。就是说“贵族”大墓虽具有类似于阶级社会贵族墓葬的特征,但他们并没有完全脱离于社会大众之外。这不但是氏族社会血缘纽带还没有割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原始方国”的“王室”专有墓地尚未建立、氏族社会的社会关系纽带还没有被抛弃。 

      3、铜器、文字、礼制等中国文明的表征产品在龙山时代也同步复杂化,与国家文明加速成长的形势相吻合。 

      考古发现的龙山时代铜器的分布比仰韶时代要广泛得多,迄今在黄河、长江流域至少发现20多处地点,技术和形态也明显进步和复杂化。仅齐家文化中就发现了50多件铜器,器型包括刀、凿、锥、钻头、匕、指环、带銎釜、铜镜等。这表明铜器的使用已经超越了仰韶时代的零星、个别特点,而成为龙山时代的特征之一,但铜容器和商周式的“礼器”还没有发生。 

      在从刻划符号式的原始文字向成熟的象形文字发展的轨道上,龙山时代又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山东龙山、河南龙山、陶寺、石家河、齐家、良渚等文化中都发现了原始文字。龙山时代原始文字较之仰韶时代的成熟性在于两点,一点是单个字体已经超越了仰韶时代写实、图形化的初始阶段,会意、抽象化程度提高,笔画工整、规则,使得龙山时代的原始文字与三代象形文字越来越接近。另一点是龙山原始文字摆脱了仰韶时代单字孤立存在的阶段,出现了多字成行的文句,在从单个符号向记事文字发展的道路上完成了关键的一步。最重要的发现是山东邹平丁公一块龙山陶片上的11个原始文字,三排排列,是龙山时代象形文字已经基本成型的证据。当然,这些文字资料不是国家文明的直接证据,却是中国文明时代前后重要的表征。 

      龙山时代礼制的复杂化也达到了先夏时期的顶峰阶段。在大型城址和等级聚落中心的重要建筑内普遍发现了人、畜牺牲祭祀的奠基遗迹。在丧葬上,贵族墓地或公共墓地内的贵族墓区的人、畜牺牲祭祀遗迹也相当普遍。中心聚落往往还建筑有大型、复杂的专用祭礼场所。可见,龙山时代是宗教祭祀和礼制文化愈趋成熟的阶段,成为国家文明大厦即将落成的重要表征。 

    仰韶文化和仰韶文化遗址

         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在位于渑池县城北9公里处的仰韶村发现这个遗址,总面积近3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米,最厚达4米。1951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发现这里有四层文化层相叠压,自下而上是仰韶文化中期-仰韶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早期-龙山文化中期。由于以彩绘陶器为特征的文化现象首先在仰韶村现,故命名为“仰韶文化”,从而使仰韶村遗址闻名中外。1961年3月国务院将仰韶文化遗址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位。1994年,中国历史博物馆组织中国和美、英、日等国的考古专家进行国际田野文物考察,在仰韶村附近的班村,发现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数十斤5000年前的米,说明中国农业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

        60多年来,对仰韶文化的发掘与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获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建国后30多年来,在黄河流域的陕西、甘肃、山西、河南、河北等省境内,调查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在千数以上。对一些面积较大、文化堆积丰厚的遗址,还有计划地作了重点发掘。迄今为止,发掘的重要遗址有:陕西境内的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华县元群庙、泉护村、分县下孟村、渭南县史家、华阴横阵村等遗址;甘肃境内的秦安大地湾等遗址;山西境内的芮城东庄村和西王村等遗址;河南境内的陕县庙底沟、渑池仰韶村、洛阳王湾、郑州大河村、淅川下王岗、安阳后岗、大司空村、濮阳的西水坡等遗址;河北境内的正定南扬庄、磁县下潘汪、界段营等遗址。这些遗址在该地区一般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通过调查和发掘,获得了大批新资料,发现了众多的村落遗址和墓地,挖出有大批的房基、窖穴、灰坑、陶窑和墓葬遗迹以及大量的石器、骨器、陶器等遗物,基本上弄清了仰韶文化的分布范围,进一步加深了对仰韶文化的认识。

      据调查,仰韶文化的分布地域和范围很广,西至甘肃、青海交界,南达汉水流域,东及河南东部,北抵河北南部,中心区域大致为陕西关中、晋南、豫西、豫北和冀南。

    龙山文化  
        
        年代约为公元前2310—前1810年。继承仰韶文化因素发展起来。早期主要分布在关中、晋南、豫西一带。晚期主要分布于河南、和河北的南部。陶质以灰陶为主,也有少量红陶,黑陶数量增加,出现少量蛋壳陶。烧成温度1000℃左右。陶器常见手制轮修,晚期见到轮制陶器以及模制陶器。器型有杯、盘、碗、盆、罐、鼎、甑、鬲、鬶、等。彩陶很少,常见纹饰有篮纹、绳纹、方格纹、附加堆纹等。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