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中国历史 >>其他古史
  • 黄帝与炎帝之战
  • 黄帝与蚩尤之战
  • 刑天与黄帝之争
  • 黄帝的游历与外人朝贡
  • 黄帝子孙与后世民族
  • 黄帝与中国政治
  • 黄帝与中国经济
  • 黄帝出生及出生地
  • 黄帝的生活时代
  • 黄帝的妻室
  • 最新热门    
     
    历史上的黄帝与传说中的黄帝

    袖人物在成为该民族象征之前,他确实是生活中的杰出人物,也就是说他是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在他成为该民族的象征之后,他也就成为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人物,也就是说他这时已成为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黄帝就是如此。  

        远古时期,在我国黄河中游,具体来说,在今天甘肃、陕西两省交界的黄土高原或它的附近地区,有一个著名的部族首领,他以自己聪颖的智慧和非凡的才能率领本部族人顽强抵抗外来部族的侵凌与干扰,并不断地务修德政,安抚百姓,从而受到全体族人的爱戴与信赖。这位部族首领就是神话传说中的黄帝。有人曾经指出,黄帝本为天帝。(2)这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不曾有过黄帝其人。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就今天所能见到的文献资料而言,西周《逸周书·尝麦》已有黄帝的记载。春秋时期的荣伊和孔子及孔子弟子宰我、子贡的对话,也谈论到黄帝。据《大戴礼》记载:“宰我问干孔子曰:‘予闻荣伊曰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耶?何以至三百年?’孔子曰;‘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死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也。”又据《太平御览》卷七九引《尸子》云:“子贡曰:‘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计而耦,不约而成:此之谓四面。’”(3)由上述孔子与其弟子对话的内容,不难看出黄帝曾经是现实生活中存在过的活生生的人。综合春秋战国以来有关文献典籍,还可进一步证实,黄帝的确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杰出人物。请看下列文献记载: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左豸,右区)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也,披山通道,未尝宁居。(4)
        
       (黄帝)又征诸候,使力牧、神皇直讨蚩尤氏,擒于涿鹿之里,使应龙杀之于凶黎之丘。凡五十二战,而天下大服。(5)

        黄帝治天下,而力牧、太山稽辅之,以治日月之行律,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正律历之数,别男女,异雌雄,明上下,等贵贱,使强不掩弱,众不暴寡,人民保命而不夭,岁时熟而不凶,百官正而无私,上下调而无尤,法令明而不暗,辅佐公而不阿,田者不侵畔,渔者不争隈,道不拾遗,市不豫贾,城廓不关,邑无盗贼,鄙族之人相让以财,狗彘吐菽于路,而无忿争之心。(6)   
     
        黄帝作为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内行刀锯,外用甲兵。(7)
      
        黄帝……经土设井,以塞争端;立步制亩,以防不足。使八家为井,升开四道而分八宅,凿井于中,一则不泄地气,二则不费一家,三则同风俗,四则齐巧拙,五则通财货,六则存亡吏守,七则出入相司,八则嫁娶相媒,九则有无相贷,十则疾病相救。是以情性可得而视,生产可得而均,欺陵之路塞,斗讼之心弭。井一为邻,邻三为朋,朋三为里,里五为邑,邑十为都,都十为师,师十为州。(8) 
       
        无可否认,上述文献资料不无溢美扬善之辞,但是它绝不全然是毫无根据的向壁虚构,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在中国历史上确有黄帝其人,而且他还是当时一位著名的部族首领。这也就是我们所要肯定的历史上的黄帝。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帝部族日益壮大,最后发展成为活动于黄河流域的强大的华夏族。相应。黄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最后成为华夏族的象征。黄帝既然由一个活生生的人一变而为一个民族的象征,那么人们也就会采用各种方法来对黄帝加以美化,其主要表现是,尽情描绘黄帝的神奇性和着力演染黄帝的全智全能。且看下面几则例证:

        轩辕,黄龙体。(9)   
     
        黄帝,古天神也,始造人之时,化生阴阳。(10)  
      
        轩辕,主雷雨之神。(11)    

        黄帝……劾百神而朝拟之。(12)    

        阴阳交感,震为雷,激为电,和为雨,怒为风,乱为雾,凝为霜,散为露,聚为云,气立为虹、霓,离为背*(鹬字的左边),分为抱、珥;此十四变皆轩辕主之。(13)   
     
        黄帝之治天下也,百神出而受职于明堂之延。(14)  
      
        黄帝之游天衢,奏钧天之鼓,建日月之旗,乘*(左王,右周)云之舆,驾六翼之龙。(15)
        
        黄帝定百物之名。(16)    

        凡技术皆自轩辕始。(17)  
      
        诸如此类,举不胜举。显而易见,这些文献资料都是把黄帝作为一个超乎凡人的神来写的,从而也都反映的是神话传说中的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黄帝。几千年来,在中国人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正是神话传说中的黄帝与历史上的黄帝。


    注释:

    (1)见:马克思《经济学手稿·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第48—49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法)马伯乐《尚书中的神话》说:至于黄帝,虽然人们不曾明确的说他来自天上,但既然“天女”魃是‘黄帝女魃’,其来自天上,也极显然。

    (3)《太平御览》卷七九引《帝王世纪》亦云:“力牧、常先、大鸿、神农、皇直、封钜、大镇、大山、稽鬼、臾区、封胡、孔甲等,或以为师,或以为将,分掌四方,各如已亲,故号曰‘黄帝四面’。”

    (4)《史记·五帝本纪》。

    (5)《帝王世纪》。

    (6)《淮南子》。

    (7)《商君书·画策》。

    (8)《通鉴外纪》卷一。

    (9)《史记·天官书》。

    (10)《淮南子·说林训》高诱注。

    (11)《离骚》洪补引《春秋合诚图》。

    (12)《竹书纪看》沈注。

    (13)《太平御览》卷六引《天文录》。

    (14)《路史·发挥二》引《程子》。

    (15)《太平御览》卷七九引《孙绰子》。

    (16)《云笈七签》卷一百引《轩辕本纪》。

    (17)《事物纪原》卷七。
        
    柏明 李颖科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