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中国历史 >>其他古史
  • 李自成行宫亟待修缮(图)
  • 唐长安城300余年未改初容
  • 唐长安城的基本格局已经搞清
  • 古城墙含五时期遗存 唐皇城遗址考古获重大进展(图)
  • 解读陕北龙山文化时期先民生存的秘密
  • 唐玄宗与梨园
  • 黄帝与中国经济
  • 历史上的黄帝与传说中的黄帝
  • 功利主义的关中文化
  • 姬周之起源与迁移考(二)
  • 最新热门    
     
    韩城寻访司马迁(图)

    不过江东”的项羽,那个性鲜明穿梭于朝野内外的各色人等,一起涌来。 

        徐村,挥之不去的谜团 
        车行在乡村路上,不时停下等风住尘散,再继续前进,就这样到了徐村———司马迁后裔所在地。 
        徐村悄悄“躲”在高原一隅,又名“续村”,意在延续司马迁之骨血,而“徐”字拆开,便是“余下来的两支人”,“司马”一姓被“加工”成了同、冯两字。徐村人是否司马迁后裔,学术界一直争论纷纷,有人一笑置之,有人断然否定。 

        打开徐村平日深闭的汉太史遗祠大门后,寂寞荒台,野花点点,同、冯两姓历祖牌位分列两厢,异姓族人同居一祠,共奉一位先祖,在全国也属罕见。给外人解释村中《祖代记史碑》的内容,则是77岁老人同永龄的“专利”,草纸卷成的烟棒倔强地插在铜烟锅嘴上,用“嘿嘿、呵呵”小结着自己的讲解。 

        徐村也有司马迁墓,碑文显示,司马迁逝世后,族人恐有不测,将其尸骨葬于徐村老牛坡下,于清明时节在此唱“跑台子戏”,名曰迎神,实为祭祖。站在老牛坡(当地亦称野牛坡)上,东望黄河浩荡,而进村小路状如蝎尾,深沟大涧,易守难攻,令人感叹徐村人的远见与周到。偶然见到徐村的几本线装旧书,蝇头小楷,古风盎然,作者冯效迁名字暗合“效仿司马迁”。村中治安非常好,但凡有任务,高音喇叭一响,全体村民便自觉前去。 

        徐村两千年来一直坚持“同冯一家,同冯不分,同冯不婚”。而1963年,同有旺、冯粉竹两位村民“悍然”打破了徐村两千年“同冯不婚”的村规。至今,家中门框上还隐隐可见“保卫土改革命的胜利果实”的字样,当时因有《婚姻法》撑腰,加上同有旺的长辈均是村中极有威望的人物,两人终成佳偶,此禁一开,同冯两族正式开始通婚。 

        司马迁,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风追司马”是徐村小学操场外,一面砖砌牌楼上面的字样,动感十足。司马迁已远去两千年了,却以一部《史记》而永久。两千年来,万千读者与长眠的司马迁“相看两不厌”,交合注入着一股股历史血脉。值得一提的是,徐村的司马迁研究小组中,有一位刘姓老人,村人开玩笑:“我们村人其实最恨的就是他了”,将其视为汉武帝刘彻的后人,戏称他为“刘皇叔”,这位短须蓬勃的老人,笑起来满脸皱纹菊花般绽开,享受着村人的包容。血缘并没有因时间的稀释而淡化,司马后裔一块儿研究司马迁,虽然研究的内容更多的是为司马迁的祠堂和墓地除草、浇水、栽树等繁琐之事。“浩荡难名”,虽然立下了浩荡的功业,但难以成名,有人说仅仅为了表彰建碑人的功德,无法表示感谢的意思。 

        司马迁的气息到处散发着,徐村有个小池塘,村人将其解释为“墨池”,旁边的碑当然就变成了“笔”,好让司马迁蘸着墨池里的墨写字呀!而来到“法王行宫”前,村人提醒:“你试着从相反方向念一下”,一时,“法王行宫”就成了“宫刑枉法”,这是司马后人对当时汉武帝残害忠臣的愤慨。如果是巧合,那这巧合也真是“巧”了。司马迁在全世界享有盛誉,一位名叫德田普一的日本研究者,和同永龄保持了七八年的鸿雁来往,并在此期间将自己全家改姓司马,以作司马迁的日本后人为荣。
    王锋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