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中国历史 >>其他古史
  • 新进士的宴饮和游冶 (图)
  • 落第举子 (图)
  • “秦妇吟秀才”韦庄
  • 崔护以“人面桃花”诗定情
  • 大、小雁塔
  • 韩翃因 《寒食》诗而得美官
  • 章怀太子惧祸赋 《黄台瓜辞》
  • 放朝和休沐(图)
  • 长安的举子们(图)
  • 赴举和长安请谒 (图)
  • 最新热门    
     
    长安之秋和节俗



        古代文人对秋令,感情上往往最矛盾。悲秋、伤秋是一种基调。屈原《九歌·湘君》:"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这是由于文人多将秋天与人生的末路联系在一起,万木凋落,似乎象征着人生的转折。欣然迎秋又是一种基调,这是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诗·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寂。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不但如此,秋季的气候也是宜人的,天朗气清,凉风夺暑,白露既下,蚊蝇消去。刘禹锡《秋词二首》写得最好。其一说: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其二说:"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秋色使人狂。"以下是儿首长安秋日的诗: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南。

        杜牧《长安秋望》

        寒光垂静夜,皓彩满重城。万国尽分照,谁家无此明?古槐疏影薄,仙桂动秋声。独有长门里,蛾眉对晓晴。

        杜牧《长安夜月》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赵嘏《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