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日本国粹切腹起源于中国
新中国成立前夕南京上空
三十年前中国海员为什么
史海揭密 为慈禧照相的
丧失制空权:中国远征军
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个宣布
近代中国第一座商品博物
我看到了中国贝叶经
抗战时期的韩国人:在京
1648万:日本在东北所奴
最新热门    
 
抗战中国海军布雷游击战让日军闻风丧胆

时间:2009-10-26 10:28:23  来源::《炎黄春秋》2005年第9期
并取得了胜利。

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后,派遣部分舰艇和飞机侵入华南,企图对中国实施封锁。当时,国外援华物资80%都是从香港、广东沿海进入国内的,广东沿海成为抗战期间中国最重要的物资补给线。1937年8月,中国海军在广东主要港口实施阻塞工程,共沉船158艘,雇用民船布设水雷,并派出舰艇在各港口担任警戒。当时,中国海军在广东只有“肇和”、“海周”、“海虎”、“江大”、“舞凤”、“海维”等少数舰艇。吨位最大的“肇和”舰,排水量2600吨,1909年由英国建造,已有近30年的舰龄,且以烧煤炭为动力,装备、武器相当老旧,其它的都是小型舰艇,力量薄弱。

为了切断援华补给线,日本海军从1937年9月开始向广东发起进攻。9月6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占领了东沙群岛。13日,日本海军在大鹏湾登陆。为了配合陆地进攻,14日拂晓,一支日本海军舰队向虎门方向袭来。中国海军利用沉船阻塞线、水雷防线和岛屿,依托岸炮,巧妙迎敌。当日本海军舰队接近虎门时,“肇和”、“海周”等舰展开作战队形,迎着日本舰队冲了过去。日本舰队司令官松井不屑一顾地说:中国烧煤的舰艇出来了,他们怎么还敢与强大的大日本帝国海军对抗?日本舰队的大口径火炮向中国舰队开火,但中国海军官兵毫不畏惧地开炮还击。此时,日本舰队已经进入了岸炮的射击范围,虎门炮台迅速向日本舰队猛烈开炮,火力支援“肇和”、“海周”等舰。霎时间,海面上炮声震天,硝烟弥漫。日本舰队对突如其来的岸炮打击不知所措,一时慌了手脚。突然,隐蔽在一侧的中国海军鱼雷快艇、炮艇高速冲向日本舰队,近距离向日舰发动鱼雷、火炮攻击。很快一艘日本驱逐舰中弹起火,冒起了浓浓的黑烟,其它三艘日本军舰也不同程度受伤。见大势已去的日本舰队,只好护着起火的驱逐舰仓皇逃走了。

这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海军与日本海军唯一的一次真正意义的海战,中国海军舰艇击退了日舰的进攻,取得了海战的胜利。

此后,日本海军再也不敢以舰艇向广东沿海进犯,而凭借空中优势,对中国海军舰艇及沿岸设施进行轰炸。“肇和”、“海周”、“海虎”、“江大”、“舞凤”、“海维”等舰艇相继被炸沉没。

中国海军与敌短兵相接鏖战12天

南京失守以后,国民政府退守武汉。长江下游的田家镇成为扼守武汉至关重要的一道防线。为了防止日本海军溯江而上,中国海军拆除了从九江到田家镇的所有航行标志,沿江布设水雷1000余具;设立田家镇炮台。炮队以彭瀛为队长,共有海军官兵197人。

1938年9月18日,两艘日舰驶到田家镇附近活动,田家镇炮台的海军官兵奋起炮击,两艘日舰先后中弹逃走。20日清晨,6艘日军舰艇掩护11艘汽艇向田家镇扑来,企图深入雷区扫雷。田家镇炮台的中国海军官兵,冒着炮火英勇抗击。日军又增派了驱逐舰、炮舰各2艘前来支援。10余艘日舰集中炮火向田家镇炮台猛轰,弹丸般的田家镇立即火光冲天,爆炸声连成一片。队长彭瀛带领官兵冒着猛烈的炮火,依托阵地工事,向江面上的日舰不停地发炮。激战竟日,日军无法靠近雷区。

第二天天还没亮,14艘日军汽艇企图乘中国海军官兵不注意进入雷区排雷。当日军汽艇靠近雷区时,田家镇炮台突然开火,密集的炮火一下子就击沉汽艇8艘,其余6艘连忙逃了回去。9月22日,日军10余艘浅水炮舰和驱逐舰掩护大批汽艇再犯田家镇。中国海军官兵沉着应战,越战越勇,炸沉4艘日军汽艇,沉重地打击了日本海军的嚣张气焰。

日本海军屡犯田家镇炮台受挫,遂改向攻占了长江南岸的富池口,北岸的田家镇炮台失去策应,完全暴露在日军炮火之下。28日,日军20余艘汽艇在飞机、军舰的掩护下,向田家镇再次发起了疯狂的进攻,炮台的主要工事全部被炸毁。日本海军陆战队1000余人强行登陆,扑向田家镇炮台。中国海军炮队官兵打退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日本海军陆战队几次冲上了田家镇炮台阵地,中国海军官兵与日军展开激烈的肉搏,硬是把日军打了下去。当晚7时,日军向田家镇炮台发起总攻,中国海军炮队官兵伤亡惨重。至此,炮台与外界的通信全部中断,弹药消耗殆尽,炮台官兵流着泪撤出田家镇炮台。29日凌晨田家镇沦陷。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