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为何道光皇帝也搞“文字
魏延的千古奇冤:脑后没
史不绝书的千古疑团:为
流传千古的谎言:“半部
千古一帝:李世民如何将
千古流芳女子多刚烈(图
“清华简”将揭千古谜团
寒窑十八年守望铸就千古
李逵探母千古奇冤:吃李
殉情还是殉葬:隋朝双拥
最新热门    
 
千古败笔:康熙迁界禁海不配“圣主”的称号

时间:2010-12-03 12:27:12  来源:凤凰网历史

但认真回顾一下,台湾、澎湖当年的丢失,根子即在明朝政府对海洋的背弃。自文、宣之后,所有的大明皇帝,既对海上滚滚而来的巨大商机不闻不问,也闭眼不看从海上步步逼近的严重威胁,西方殖民主义者赶走这个来了那个,这个抢走这个岛屿,那个抢走那个岛屿,全都没当一回事儿。待荷兰人将偌大一个台湾岛从眼皮底下夺走,朱元璋的这些灰孙子们才傻了眼,然国运式微,已经没了脾气,只能以崇祯吊死在煤山的一株歪脖子树上作了结。照理说,以康熙之精明,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该很好反思前朝丢失台湾的深刻教训,认真思索老对手郑成功在海上与其长久相持的奥秘,从中好好领悟背海而衰、向海而兴的治国之道。敢于学习和汲取对手的长处,那才是名副其实的圣者。

说也奇怪,康熙有宽大胸襟肯定郑成功对前朝的忠诚,留下一副脍炙人口的挽联:“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但他却无开阔视野去接受这个老对手重视经营海洋的成功战略,而且反其道而行之,郑成功爱海他恨海,郑成功视海路为活路,他视海路为绝路。他在与郑家军多年的征战中,居然听了郑氏降将黄梧的馊主意,不但杀郑芝龙坚定了郑成功反抗到底的决心,还继续秉承明朝禁海杜绝民船通匪的败招,进而坚持实施长达20余年的“迁界令”,像赶鸡鸭一样,将世代久居海边的百姓全部撵走,制造了空前绝后的沿海无人区。

现在冷静下来分析,清朝开国之初在东南沿海颁布“迁界令”,无论从军事还是政治、经济的角度,似乎都找不出像样的理由来。惟一的解释,就是出身游牧的满清皇室贵胄,因对大海的陌生而产生了对大海的恐惧;或者是太过相信自己在兴安岭、长白山围猎的本领,以为只要有了沿海无人区,就好比在一片草原上张开了大网,逮郑成功会像逮围网中的狍子、兔子。康熙和乃父顺治被深山老林锁住的脑袋瓜怎么也想不到,你把大海当藩篱它就是禁锢你的藩篱,你把大海当通衢它就是任你纵横驰骋的通衢。

顺治十三年(1656年),清政府恼怒郑成功在海边神出鬼没,想够够不着,想避避不开,搬出前朝的禁海政策,严令“寸板不许下海”、“片帆不许入口”,不但禁止渔船、商船出海捕鱼和贸易,也禁止外来船只进入港口停泊,企图将郑家军困死海上。福建和广东沿海居民首当其冲,接着殃及到远在南海诸岛谋生的渔人和商贾,从根本上断绝了这些中国岛民的生计。“禁海令”推开后,虽然尚未强迫迁移,然沿海周环立界,“商贾绝迹”,连鱼盐小径都被堵死。岛上居民顿失生产、生活基本条件,不得不放弃家园内迁,或远逃海外谋生。我们先民本来经营多年的一些岛屿顿时变成渺无人烟的荒岛,这严重阻碍了国家、民族开发南海诸岛的脚步。

上一页  [1] [2] [3] [4] [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