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中国历史 >>清朝历史
  • 苗民起义
  • 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
  • 清末的升平社学
  • 造纸及印刷业
  • 矿冶业
  • 丝织业
  • 陶瓷业
  • 帕竹地方政权
  • 《怀陵流寇始终录》
  • 两京制度
  • 最新热门    
     
    《永乐大典》

    十一项,对材 料的取舍、分类、排比等都有明确规定。全书按《洪武 正韵》的韵目编排,以韵统字,以字系事。举凡天文、地 理、人伦、国统、道德、-制度、名物、奇闻异见以 及日、月、星、雨、风、云、霜、露和山海、江河等均 随字收载。全书分门别类,辑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 八千余种古书资料,大凡经史子集与道释、医卜杂家之 书均予收辑,并加以汇聚群分,甚为详备。凡入辑之书, 不许任意删节涂改,必须按原书一字不差地整部、整编、 整段分类编入。这种编辑方法虽有“依韵缀字、□杂不 伦”、“差错无序”等缺点,但宋元以前之佚文释典,赖 其多得而传世。保存了明代以前的大量的哲学、历史、地 理、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丰富而 可贵的资料。 《永乐大典》(明写本)
      收藏与版本 该书编成后,即珍藏在南京的文渊阁, 永乐迁都后,又移至北京,深藏在故宫内的文楼(即文 昭阁)里,很少利用。据《明实录》载,直到弘治时,孝 宗朱□樘才查阅,并曾命人将中所搜辑的药物、禁方抄 出给御医药房,而且亲自书写书中的一些金匮-赐给 太医院应用。明世宗朱厚□入继皇位后,为在大礼议中 取胜,曾多次翻阅古礼义之书,以作为自己“继统”的 依据;其后世宗崇信斋□,每有疑隙,均按韵索览。嘉 靖三十六年(1557)四月,皇宫大火,三殿和文、武两楼 等主要建筑物全部焚毁,《永乐大典》由于朱厚□的宝 爱,特别督促抢救才幸免于灾。四十一年八月,朱厚□ 命文渊阁臣徐阶、礼部侍郎高拱等召集儒臣照原本眷写 副本一部,隆庆元年(1567)完成。从此《永乐大典》才 具有正副两部,分别珍藏在文渊阁和皇史□两处。
      崇祯二年(1629)五月,因为初一日的日蚀时刻不验, 侍郎徐光启奏准选刻《永乐大典》中日蚀一类。这是该 书在明代唯一的刊刻记载。明末文渊阁被焚,《永乐大 典》正本可能在这时毁于大火。清雍正时,副本由皇史 □移藏于翰林院,翰林学士得以借阅。乾隆元年(1736), 该年进士全祖望被分至庶常馆进习,他从中抄出《宋元 图经》等海内孤本若干种,并撰《钞永乐大典记》以纪 述其事。乾隆三十八年,清政府纂修《四库全书》时,《永 乐大典》已散佚两千余卷,但仍然从中辑出佚书五百余 种。此后该书又陆续散佚,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和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永乐大典》 遭浩劫,部分被烧毁,部分被抢走,余者寥寥无几。 《永乐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该书加以多方搜集整理。 到1959年为止已收集到《永乐大典》原本两百一十五册, 加上复制副本等,共得七百三十卷。1960年由中华书局 影印出版,共装订成两百二十册,书前有郭沫若序。1977 年台北世界书局又加印行。后又在国内外征集到六十三 卷。1986年中华书局将已征集到的现存的《永乐大典》 近八百卷,缩印精装出版。  

       

    历史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