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中国历史 >>清朝历史
  • 敖汉固伦公主
  • 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
  • 爱新觉罗·豪格
  • 爱新觉罗·福全
  • 和硕恭悫长公主
  • 固伦端敏公主
  • 和硕柔嘉公主
  • 和硕和顺公主
  • 吕留良
  • 庄静皇贵妃
  • 最新热门    
     

    阿拉称汗,建立大金(史称後金),改元天命。

    1618年(天命三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公佈名为「七大恨」的讨明檄文,开始公开起兵反明。

    清朝建立和入关

    该玉金罐制於清代,约为乾隆年间。现收藏於华盛顿之史密森尼博物馆1626年,努尔哈赤在宁远战役中被明军的大炮打伤,不久逝世。第八子皇太极继位。

    1636年,皇太极在渖阳称帝,改国号大清,改元崇德,清朝正式建立。1643年皇太极病死,九子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

    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统治,明崇祯帝*。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打败农民军。同年(顺治元年),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在北京再次即位,并定都北京。清廷先後镇压了各地的农民军残馀势力和南明抗清武装,逐步统一全国。在清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由於规定所有人必须剃髮易服,曾在南方遭到了部分汉族等各族人民的武装抵抗。郑成功还在1661年攻下了被荷兰殖民者佔领的臺湾。

    康(雍)乾盛世]

    清朝景德镇的瓷器商号清初,为缓和阶级和民族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

    康熙帝8岁即位,在位达61年,是中国歷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期间,擒鰲拜,削平吴三桂等三藩之乱,消灭佔据臺湾的郑氏政权、攻佔臺湾,平定准噶尔叛乱,打败沙俄侵略,签订《尼布楚条约》,并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和《康熙字典》等。康熙去世後,雍正帝即位,打击腐败,整顿经济,推行改土归流,并且平定了青海。後面的乾隆帝编纂《四库全书》,建造圆明园,正式统一了新疆。至18世纪中叶,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史称「康乾盛世」。

    近代时期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开始向中国*鸦片,由於清朝的禁烟行动,导致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鸦片战争失败後,西方列犟开始不断入侵,迫使清政府与其缔结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根据这些条约,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损害。人民负担沉重,由此而爆发了一系列的反抗运动,如太平天国运\动,一度对清朝的统治构成了严重挑战。

    为挽救自身命运并增犟国力,清政府内部亦进行了一些维新运\动,试图革新图犟,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自18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随著洋务运\动的开展,全国各地开始先後引入国外科学技术,开设矿业、工厂,建设铁路、架设电报网,修建新式学校、培训技术人才;同时也成立了新的军事工业,逐步改进清军的武器装备和作战方法。洋务运动使得清朝的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復和增犟,到同治年间一度出现了较安定的局面,史称「同治中兴」。其间清朝成功消灭太平军、捻军

       

    乱,并收復新疆,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形象也有较大的改善。至1880年代,清朝军队的装备和洋务运动之前相比已有了明显的提高;在1884年至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的一系列战役中,清军和法军互有胜负。战後,清朝设立了海军衙门,并建成了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近代海军舰队--北洋水师。洋务运动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由於种种原因,最终仍未达到像日本明治维新那样的效果,结果导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以及其後《马关条约》的签定。随後,由光绪帝亲自领导发动的*改革运动--戊戌变法则因保守派的反对和政变而告流产。

    19世纪末,中国国内的排外情绪开始高涨,结果引发了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以及随後八国联军的入侵。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後,清朝开始推行「新政」,进行了包括建立新军、废除科举在内的一系列改革。不久,中国发生了立宪与革命的改革路缐之争,一开始立宪派占上风,清政府也答应实行君主立宪。不过,1911年5月组成的「责任内阁」中的大多数成员为皇族身份,故被称为「皇族内阁」,结果引发立宪派的不满。同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各省随後纷纷宣佈独立,清朝的统治开始瓦解。清帝於1912年退位,标志著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制度的正式结束。到1917年张勛又曾復辟清朝,但只持续了12天。

    清朝疆域

    18世纪的清朝以及部分朝贡国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清朝统一全国後的疆域是:北到蒙古、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新疆、中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东南包括臺湾。总面积约1300万平方千米。除此之外,周边国家如朝鲜、安南(越南)、缅甸、琉球、廓尔喀(尼泊尔)、哲孟雄(锡金)、兰芳共和国等则为清朝的朝贡国。

    不过在近代时期,由於清朝的衰落和列犟的入侵,鸦片战争以後清朝以不平等条约的形式先後失去了以下领土:

    香港(1842年至1898年间分批割让或租借予英国,直到1997年香港回归)

    外满洲(包括黑龙江以北约60万平方千米以及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分别於1858年和1860年主权转归沙俄)

    巴尔喀什湖地区(新疆伊犁以西约45万平方千米,於1864年主权转归沙俄)

    台湾和澎湖(1895年主权转归日本,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

    国旗与国歌

    1888年後的大清国旗与中国歷史上的其它朝代一样,清朝本来并无法定的国旗与国歌。近代以後,随著清朝与西方国家的交往,清朝逐渐引入西方国家的一些概念,其中就包括国旗与国歌。1888年(光绪十四年),清政府认定「黄底蓝龙戏红珠图」(即俗称的「黄龙旗」)为大清国旗。19世纪後期至20世纪初,清朝曾先後使用《普天乐》、《李中堂乐》、《颂龙旗》作为半官方国歌或代国歌。直到1911年,清政府定《巩金瓯》为正式国歌,不过由於辛亥革命的爆发,《巩金瓯》後来没有流行开来。

    与西方传教士的交往

    清朝入关之初,对定居中原的西方传教士採取礼遇态度。其中,顺治帝特别倚重德国耶稣会士汤若望,并尊其为「玛法」(满语「爷爷」的意思)。顺治帝多次向汤若望学习天文、历法、宗教等知识,以及治国之策。不久汤若望成为「钦天监」的负责人,掌管国家天文。在随後的一百多年前,「钦天监」皆由耶稣会士掌管。由於需要新的历法,清政府遂下令根据汤若望所著的《西洋新法历书》,制定新历法并颁行全国,名为时宪歷。清朝初年和西方传教士的广泛交流为清朝皇帝了解和学习西方技术开启了一扇窗户。

    顺治帝在世的时间,安徽人杨光先就多次指责汤若望地用西洋历法替代中国本土历法,是别有用心、蔑视大清之举。但由於顺治帝对汤若望的倚重,杨光先的指责未得到重视。顺治帝去世後,杨光先再次诬告汤若望,结果辅政大臣鰲拜等人定汤若望死罪,直到後来才被放出。汤若望去世後,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接管「钦天监」。不久杨光先又诬告南怀仁。这时康熙帝已亲政,他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包括数学、天文、地理、光学、医学、解剖学等都有较大的兴趣。为了公开验证杨光先与南怀仁的是非,他於是多次召杨光先与南怀仁到宫中当众测验,结果证明南怀仁正确,杨光先错误。结果汤若望被平反,而杨光先被免职。这使得耶稣会士获得了更大的荣誉。

    然而,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天主教内部发生了「礼仪之争」。罗马教宗下令禁止教区内的传教士使用耶稣会的中文辞汇「

         

    」和「上帝」 来称呼天主,也禁止中国教友敬孔敬祖。这与当初义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以及其後的传教士在中国传教时所採取的本土化政策截然相反。清政府对此十分不满,认为这样做有违中国敬孔祭祖的传统。康熙帝於1700年批示说:「敬孔敬祖为敬爱先人和先师的表示,并非宗教迷信」。然而罗马主教则认为:在有关信仰问题上,神学界比中国皇帝更具权威。

    对外政策

    清朝初期,为了攻打郑成功後代佔据的臺湾,曾宣佈实行禁海、迁海政策。1683年清朝攻佔臺湾後,这些政策曾一度废止。乾隆年间,清朝一开始是四口通商,到後来只有广州开放对外通商,且由十三行垅断其进出贸易。不过,这主要是政策上的,事实上中国的商船仍然大量的出海,大批中国瓷器、丝绸、茶叶依旧源源不断的输入西方国家,併为国家赚取了大量的白银,据说直到今天的南中国海底还残留有大量当年沉没的中国商船。由於在对中国贸易中的巨大逆差,迫使西方国家(主要是英国)开始採取*鸦片的方法来改变贸易中的逆差。由此引发了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和随後的鸦片战争。

    有关清朝的争议

    有关清朝在中国歷史上的地位存在争议。许多人认为,由於清朝自入关以来积极推行儒家思想,定国号大清,定都於中原的北京;同时清朝基本上保留了原先明朝的统治机构来统治人民,并以儒家传统和中原正统的继承者自居,因此清朝是中国的一个正统朝代。在近代清朝与西方国家的外交文件和公文中也往往以「中国」来指代清朝,併在国际上作为中国的代表。不过,也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这种观点认为,清朝(或称满清)是在代表中国正统的明朝灭亡後,在中国土地上建立起来的外国或外族政权,因此此时中国处於亡国时期。注意持这种观点的人所认为的「中国」是代表汉族的中国,而「外族」是以汉族为本位称呼满族。支持这种观点的人通常对清朝持负面的看法,往往特别指出清朝初年发生的剃髮易服等事件来支持这种观点。

    帝王年表

    後金君主与清朝皇帝1616年—1912年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皇陵

    太祖 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  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追尊)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1616年—1626年 天命  福陵

    太宗 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  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爱新觉罗皇太极 1627年—1643年 天聪 崇德 昭陵

    世祖 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  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爱新觉罗福临 1644年—1661年 顺治 孝陵

    圣祖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  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爱新觉罗玄烨 1662年—1722年 康熙 景陵

    世宗 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  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爱新觉罗胤禛 1723年—1735年 雍正 泰陵

    高宗 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  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爱新觉罗弘历 1736年—1795年 乾隆 裕陵

    仁宗 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  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爱新觉罗颙琰 1796年—1820年 嘉庆 昌陵

    宣宗 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  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爱新觉罗旻宁 1821年— 1850年 道光 慕陵

    文宗 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  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

    爱新觉罗奕詝 1851年—1861年 咸丰 定陵

    穆宗 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  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

    爱新觉罗载淳 1862年—1874年 同治 惠陵

         

    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 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爱新觉罗载湉 1875年—1908年 光绪 崇陵

    爱新觉罗溥仪 1908年—1912年 宣统 1909年—1912年 清西陵 华龙陵园  



    1.慈禧太后是清朝1865年—1908年实际执政者。慈禧太后謚号「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葬於定东陵。

    2. 同注解1。

    3. 通称宣统皇帝,也被尊为清逊帝,或末皇帝。2004年,清皇室家族後代依宣国公建议,已协商为溥仪上庙号为恭宗,追加谥号为愍皇帝,尊骨灰奉安处为献陵,但此事尚未被中国公众普遍知晓和接受。

       


     
    < 1 >   < 2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