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中国历史 >>清朝历史
  • 宋代的汉藏关系
  • 古代完整的通信法规——《金玉新书》
  • 论宋代的市民文化(3)
  • 《清明上河图》的热闹与门道
  • 论宋代的市民文化(1)
  • 论宋代的市民文化(2)
  • 宋代茶政
  • 郎世宁
  • 胤禵
  • 急递铺 的产生和发展
  • 最新热门    
     
    李清照的词风和诗风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这两首绝句列入晚唐人诗集中,可谓风格相近。其他如《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咏史感时,笔力雄健。还有如〈钓台〉,残句“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等无不反映李清照忧国忧民的胸怀,毫无个人哀怨,与她的词风形成鲜明的对照。 
    李清照的诗词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当然不能用身世经历来给以简单解释。为什么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文学样式里,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呢?这只能从文学本身去找答案。词作为一种文学样式,起于唐,于五代时得到发展,至宋而大盛。有极强的音乐性,是依谱而填词。格律远过于律诗,正如李清照〈词论〉所论“诗文分平仄,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李清照在〈词论〉中认为词别是一家,应该与诗有不同的表现领域。她在评论不同词人时对北宋三位大诗人的词作说了如下一段话:“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抽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而对后来的以词名家的几位词作者,只是从艺术角度提出了批评,体裁上是没有问题的。由此可见李清照所以形成不同文学样式的不同风格,主要是她对 不同文学样式应该表现不同内容的观念而产生的,而她的身世经历找到了词这种最佳表现形式,也确实达到了一个高峰。而在她的诗里仍然继承了传统的“诗言志”的诗教,表现了女诗人对国事的关怀,对无能的南宋小朝廷的谴责。
    到这里我们可以认为李清照的两种不同风格的形成,主要是她对诗、词两种形式,应该表现不同内容的理论观念的实践。
    历史    


     
    < 1 >   < 2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