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回眸郑和下西洋 纵得奇宝回,于国家何益? |
|
|
|
历史 1405年7月11日,一支27000人的船队驶离了江苏刘家港。
在此后的30多年中,这支庞大的船队先后七次出航,经东海、南海,穿马六甲海峡, 沿孟加拉湾、阿拉伯海、阿曼湾、亚丁湾向西航行,然后过红海南下东非海岸,到访了暹 罗国(泰国)、爪哇国、真腊国(柬埔寨)、溜山国(马尔代夫群岛)、锡兰山(斯里兰 卡)、天方国(麦加),最远到达了今天肯尼亚东南角的蒙巴萨港。
因为率领这支船队的正使名为郑和,因此中国历史上将发生于明永乐至宣德年间的这 七次大规模远航称之为“郑和下西洋”。
中国有史以来的航海壮举
郑和,原名马和,回族,1371年出生在云南。祖先是唐、宋时期来中国定居的阿拉伯 人的后裔。1381年,明举兵30万进发尚处于元朝梁王手中的云南。马和在战乱中被裹挟到 明营,并受到阉割。
1399年,创建了明朝的朱元璋的四子朱棣发动兵变,于1402年夺取了皇太孙朱允炆的 帝位。马和因在战事中立功,被赐予“郑”姓,命为内宫监太监。郑和在宫中一向“公勤 明敏,谦恭谨密”。当明成祖朱棣决定派船队出驶南洋、印度洋时,选中了郑和为船队的 正使太监。
郑和船队的船员大都来自明时负责南北海上粮运的漕军。其所乘的海船长132米,宽5 4米,三层甲板,九根桅杆,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航海船只。除了卓越的造船技术外,那时 ,中国人还掌握了先进的测航、导航、天文、水文、计量知识。这一切使“郑和下西洋” 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的航海壮举。 < 1 > < 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