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中国历史 >>清朝历史
  • 冠、威义和拳举事口号考证
  • 行走在*与学术之间
  • 秘密会党与民族主义
  • 论民初帮会与社会的紧张
  • 小说与民间宗教研究三题
  • 晚清直隶教案诱因分析
  • 珍贵的民国实寄明信片
  • 唐代山林高士弈棋镜
  • 钓源茶酒行令筹
  • 集美方寸间
  • 最新热门    
     
    近年来民间信仰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社会史角度的考察


     

          一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曾经引起过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顾颉刚先生曾于上世纪的20年代运用人类学、民俗学的方法,对北京妙峰山香会、东岳庙、福建泉州的铺境、广东东莞的城隍庙等作过初步的研究,他通过研究民间文化中的神道与社会,“很愿意把各地方的社会和仪式的目的弄明白了,把春秋以来的社祀的历史也弄清楚了,使得二者可以衔接起来”[1](p71)。费孝通先生则在《江村经济》中对开弦弓村的民间信仰活动加以留意,探讨了灶王、刘皇等“神道”在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2]一些治文化史的学者对中国古代民间信仰问题也表现出了兴趣,如柳诒徵先生便撰有《述社》一文,对古代中国“社”之源流演变加以条缕剖析。[3]许地山亦曾著有《扶箕迷信底研究》(商务印书馆1941年版)。此外,关于民间信仰的研究论述还散见于当时不少关于民俗及社会风俗的论著之中。如张亮采编著之《中国风俗史》(商务印书馆1911年版),胡朴安主编《中华全国风俗志》(大达图书供应社1935年版)等。 

      本来,这些成果的取得对于进一步开展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是十分有利的。但在解放后,由于受现代民族国家理念的影响,在破除迷信的口号下,民间信仰更是被打入冷宫,特别是当与之密切相关的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在大陆绝迹后,就再也无人问津,研究则更加无从谈起。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社会史研究的不断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