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中国历史 >>清朝历史
  • 晚清西部改革家丁宝桢
  • 赛金花本事》和赛金花
  • 康乾大帝与彼得大帝的比较
  • 清季法学泰斗——沈家本
  • 略论曾国藩的京宦生涯
  • 纪念魏源诞辰2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 戴震哲学与《几何原本》关系考辨
  • 鸦片战争中的林则徐与琦善
  • 黄遵宪———近代杰出的爱国者
  • 盛世名臣傅恒述论
  • 最新热门    
     
    洪承畴的民本主义思想


      民本主义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中国自古以来在处理神和人的关系上,与西方就有明显的不同,即重民而远神。《左传》里就有:“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又有“天道远,人道迩”的说法。孔子提出的实行“仁政”,就是要“仁者爱人”; 而对于鬼神,则要“敬而远之”。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也就是说,在一个国家里,“民为国本”,民是最重要的。荀子更具体地说出君民的关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中国历代的开国名君和名臣,大都强调这一思想,并作为统治天下的指导思想。其中以唐太宗最为重视,他反复强调荀子这一思想的重要性,并明确提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长期以来,中国是以农耕为生存的国家,同一些靠战争掠夺而生存的国家不同,作为中国的统治者,如果不考虑创造财富的农民利益,就无法维持其统治。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治国之道,他答以“保民而王,莫之御也。”即,维护人民的利益,就没有治理不好的。这是有理智的统治者必然接受民本主义思想并推行之的原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