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中国历史 >>清朝历史
  •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事迹考辨
  • 赛金花本事》和赛金花
  • 康乾大帝与彼得大帝的比较
  • 洪承畴的民本主义思想
  • 西巡五台与顺治生死之谜
  • 最早上书倡议实行拼音文字的林辂存
  • 黄兴评价中的几个问题
  • 孙中山的对外开放与维护主权
  • 孔四贞述论
  • 李光地生平研究中的问题
  • 最新热门    
     
    郑成功一家与日本

    年来日本人为了祭祀他,还在他的故居附近丸山公园内修建了一座纪念他的香灵庙。

    以郑成功为中心的郑氏家族与日本的关系很深。从其父郑芝龙至其孙郑克塽,四代人前后60余年间,一直在*、经济、军事等各方面与日本保持着联系,而且郑成功本人与日本人还有着血缘关系;可以说他是一位具有汉和民族血统的华侨。他的胞弟七左卫门(又名田川次郎左卫门)的后代至今仍在日本生活着。据调查得知,七左卫门的11世孙郑审一(原日本法政大学教授)1969年去世;第12世孙福住(郑审一次子,1955年时改姓“福住”),现居住在横滨市。本文拟从血缘、乞师和贸易等方面加以阐述。

     

    一、        郑氏一家与日本及其抗清复明活动

     

    郑成功(1624--1662年),俗称“国姓爷” ,又称“国姓成功”,“赐姓成功”、“朱成功”等。原名郑森,字明俨,号大木,在日本时,乳名叫福松,原籍福建南安石井乡。

    其父郑芝龙,字曰甲,号飞黄,乳名一官(或“郑一”),是一个海商兼海上*集团的头目。早年从事中日及东南亚各国间的海上贸易,曾多次到过日本。他18岁时从家乡前往广东香山澳(即“澳门”),投靠于舅父海商黄程,帮助黄做一些事务性工作,并在此学会了葡萄牙语,同时还信奉了天主教;后来被多次派谴随商船押货至日本长崎、平户等地。郑芝龙首次去日本是在明朝万历四十年(日本庆长17年,1612年),他们的商船运载着大量生丝到长崎进行贸易,并于同年8月15日,在骏府(今日本静冈县)觐见了日本德川幕府的一代将军德川家康;并献上了一些名贵的中药材与中国书籍《经国雄略》20卷,同时还回答了德川家康有关明朝情况的一些询问,受到了德川家康的款待。

    大约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左右,海商袁进、李忠和颜思奇等人,在台湾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并开始以台湾为中转基地进行贸易。郑芝龙当时归属于颜思奇名下,受其制约。明朝天启三年(1623年),郑芝龙随颜思奇到日本九州的平户进行贸易,在经商中经平户藩主松浦介绍与当地人田川氏(也称“翁氏”)结为夫妻,第二年七月十四日生长子郑成功。当时日本当局对郑芝龙很重视,如,“长崎王使芝龙主舶”; 平户藩主松浦也送给他宅邸供其居住。天启五年(1625年),郑芝龙随颜思奇等人分乘13艘大船到台湾,在基隆附近安设寮寨,安抚土藩,不久颜思奇病逝,于是他便成为了一个大海商兼海上*集团(即所谓“海盗”)的头目。当时台湾南路已为荷兰侵略者占据,为了对抗荷兰人的侵略和占据,郑芝龙在崇祯元年(1628年),以每人“给银三两,三人给一头牛”为条件,从福建动员了一万多人渡海到台湾垦荒。此后,为了冲破明朝政府的海禁,郑芝龙曾以台湾为基地,率众袭击福建漳浦,杀死守官;并占据金门、厦门,同时也控制了台湾海峡。后来郑芝龙接受了福建巡抚熊文灿的招抚,回到了家乡,先后任明军的游击、总兵等官;并开辟了由泉州直达日本长崎的航线,继续控制着中日间海上贸易权。

    郑芝龙一生共有五位妻子,她们分别是颜氏、田川氏(翁氏)、陈氏、黄氏和李氏等。天启四年(1624年,日本宽永元年)农历七月十四日(公历8月27日),田川氏正在平户“千里浜”海滩捡拾海贝、海菜时,忽然感到一阵阵腹痛难忍,她预感到即将分娩,于是她急忙走到一块岩石上,很快便生下了一个男孩,这就是郑芝龙和她的长子郑成功,后来人们便将这块石头叫做“儿诞石”(又叫“生儿石”)。大约经过二百年后,就在郑成功的诞生地,日本人建立了一块纪念碑,碑上镌刻着由平户藩儒臣叶山铠轩撰写的长达1500字的碑文。

    郑成功的童年是在日本平户度过的,在他七岁时(崇祯三年,1630年),离开母亲只身回国,住在福建南安安平镇(今晋江安海镇),并开始读书生活。后来其母田川氏经与日本当局交涉,达成协议留下次子七左卫门(1629年生)在日本,她自己渡海来到福建郑氏祖居,照顾郑成功生活和学习。崇祯十一年(1638年)郑成功考中秀才,同时他的武功也大有长进。崇祯十四年(1641年),娶惠安进士董颺先侄女为妻。为了进一步深造,他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来到南京,在国子监继续攻读儒学。在他的老师中不少人是当时江南的名士,如钱谦益等人,据说“大木”之字,就是钱谦益给他起的。

    1644年春夏之际,清军在多尔衮的统帅下进入山海关,由于吴三桂的协助,打败了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顺利攻入北京城。明亡后,郑芝龙一家父子、兄弟均拥戴故明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建立了隆武政权。郑芝龙因此先后被封为平虏侯、平国公等爵。郑芝龙之弟郑鸿逵也被封为定虏侯、定虏公。郑成功当时已是二十多岁青年,才貌出众,文武双全。一次郑芝龙携子郑成功谒见隆武帝朱聿键,朱聿键见成功相貌威严,仪表堂堂,很是赏识。于是便问了他一些问题,他对答如流;隆武帝感慨万千,手扶其脊背喃喃地说:“恨无一女配陪卿,卿当尽忠吾家,勿相忘也!”同时赐他姓“朱”,改名“朱成功”,并封其为“御营中军都督”,仪同驸马。自此皆以“国姓爷”称之而不名,同时还让他协理宗人府事务。

    隆武二年(1646年),隆武帝又下谕旨封成功为“忠孝伯”,赐尚方宝剑,挂招讨大将军印,镇守闽赣边界。当时郑氏家族把持着隆武小朝廷的朝政,但在郑芝龙兄弟子侄们中,大多数人都不是实心实意地拥戴隆武帝,他们出于自己的私利,拥兵观望,消极抗清。只有郑成功义无返顾,决心以身许国,忠心耿耿地效忠于隆武帝。此时,清兵已攻下浙江,南明监国朱以海逃亡海上;同时,清军还向郑芝龙发出了招降的信息。在这种形势下,郑芝龙等决心向清军投降,于是便主动放弃闽赣交界上的仙霞关,率领部下退回闽南安平老家。同年(1646年)八月,清军自仙霞关长驱直入福建,很快便攻下福州,隆武帝仓皇逃跑,后被清军杀害。郑成功力劝其父郑芝龙要忠于朱明政权,不要投降清朝,但郑芝龙根本不听。在这种情况下,郑成功只好带领一支部队退守金门。

    郑芝龙降清后,曾多次奉主子之命招引儿子郑成功降清,但均遭到郑成功的坚决的拒绝和严厉地斥责。当郑成功得到隆武帝朱聿键及其后妃遇难的消息后,心情非常悲痛,他命令全军缟素,设灵牌望北哭祭。不久清军攻至安平,郑芝龙等人被清军挟持北上。清军又在郑氏老家抓住郑成功的母亲,亦欲挟其北上。但“成功生母倭妇翁氏手持剑不肯去,强之再四亦不行”。最后她毅然用剑刨腹而死。时为南明隆武二年(清顺治3年,1646年)11月30日,享年45岁。郑成功得知母亲*身亡消息后悲痛万分,他立即率兵赶到安平,此时清军已撤回泉州。郑成功料理了母亲的丧事后,面对国破家亡的悲惨局面,化悲痛为力量,毅然决然地将自己儒冠、儒服烧掉,并发誓终生为抗清复明而献身。

    南明永历元年(清顺治4年,1647年)初,郑成功得知朱由榔在广东肇庆即位(年号“永历”),便马上奉永历朔,并积极与其联系。次年永历帝封他为威远侯,接着又晋封他为漳国公。永历7年(1653年),晋封为延平王;永历13年(1659年),晋封为潮王。郑成功率军在闽南、粤东沿海一带,以厦门、金门为基地,拥重兵与清军对抗。在此期间,他曾率领强大的水军,活跃在东南沿海一带,并几次率船队攻入长江口,并朔江西上,先后攻下崇明、镇江,并打到南京城下,但终因双方兵力相差悬殊,再加上指挥失当;或因海上偶遇风暴而遭到失败。

    清政府鉴于郑成功拥有重兵,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抗清力量,故多次想通过其父郑芝龙的关系招抚他,欲使其投降。永历7年(顺治10年,1653年),清顺治帝福临曾下诏“封郑芝龙为同安侯,子郑成功为海澄公,弟鸿逵为奉化伯”但郑成功坚决抵制,并“不受爵”。

    由于清朝实施“迁海令”,加紧围剿以郑成功为首的东南沿海抗清势力,使郑军在大陆的势利受阻,于是在永历15年(清顺治18年1661年)四月,郑成功除留部分兵力守护厦门、金门二地外,亲率大军二万五千人,乘船进军台湾,为收复祖国宝岛台湾,与荷兰侵略者展开殊死的搏斗。次年二月,终于打败荷兰殖民者,使其画押投降,并狼狈地逃离了台湾。此后台湾完全由中国人统治、经营。不幸的是郑成功在收复台湾的第二年,即永历16年(康熙元年,1662年)五月初八日,郑突然病逝,享年39岁。

    从郑成功起,经其子郑经,至其孙郑克塽于康熙22年(1683年)归顺清朝,台湾最终回归大陆止,郑氏家族三代总共治理、经营台湾23年对开发台湾作出了贡献。在此期间,郑氏政权继续与清朝对抗,他们不断争取外援,特别是向日本请求援军和物质帮助,同时积极发展海上贸易,用以维持庞大军费开支和发展台湾经济。

    二、 郑氏家族向日本请求军事援助

     

    自从南明小朝廷建立伊始,自知自己力量薄弱,难与清军长期抗衡,为了迎击清军的进攻,重建、恢复大明江山,只有争取外援才能实现这一目的。为此,他们曾先后派出多人与日本、琉球、安南、暹罗(今泰国)取得联系,欲求他们派兵给予军事援助。例如,著名学者朱舜水从弘光元年                                (1645年)起,曾多次到日本、安南、交趾(以上两国即今越南)、暹罗等国活动,前后15年,历尽艰辛,终未成功,最后于永历13年(1659年)第7次到日本乞师未成后,决心不再回国,而定居日本水户,为传播中国儒学,以及增进、繁荣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并创建了日本的水户学派。

    郑芝龙、郑成功父子一向从事海上贸易,他们不仅有一支强大的武装船队,并且控制着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和台湾到日本、琉球、吕宋(今菲律宾)、安南、暹罗等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往来。其中郑氏一家与日本关系最为密切,而日本在这些国家中力量最强,也最有可能援助他们,故他们曾多次派使臣到日本乞师争取军事援助。郑芝龙向日本乞师始于隆武元年(1645年),他曾派部下崔芝到日本乞援,但未得到日本响应。次年,他又派部下黄征明、康永宁带去自己的亲笔信件8封,请求日本派兵3000人、铠甲200领,并允许让其次子七左卫门回到中国故乡,可惜均未能实现。郑芝龙降清后,其子郑成功继续向日本求援,大概他先后曾5次派使臣郑彩(郑成功堂兄)、张光启等人,到日本乞师,但除了得到一些物资上的援助外,日本并未直接派兵援助。郑成功去世后,由其子郑经继承他未竟的事业,坚持抗清复明活动。他也如其父、祖一样,继续派使臣赴日本乞师,要求日本给予军事援助。康熙2年(1663年)郑经派遣蔡政、洪未舍等人带着《致长崎王殿下书》去长崎,取回郑氏家族在日本的存项,以供应军用。在此之后,郑经又先后于康熙6年(1667年)和康熙13年(1674年)派人到日本乞师,但日本当局为了自己的利益都没有积极响应。郑经死后其子郑克塽由于在台湾掌权太短,估计没有来得及向日本乞师,就归顺了清朝。

     

    三、 郑氏家族与日本的海上贸易

     

    海上贸易是维系郑氏集团的经济命脉,郑成功继承其父郑芝龙的贸易组织系统,并不断使其发展、扩充和完善。例如,他利用“五商十行”经营大陆沿海、台湾和海外(主要是日本)贸易。其中“五商”又分为“山路五商”和“海路五商”,即各为“金、木、水、火、土”和“仁、义、礼、智、信”五个商行。山路五商把从内地收购来的各种商品在厦门转交给海路五商,然后运销海外;外国货物进入内地则程序相反。“五商十行”不仅拥有雄厚的资本,而且还拥有庞大的商船队。后来郑氏一家所属的船队,以台湾为中转站,活跃于日本与东南亚各国,沟通着东亚及东南亚各国的商业往来,使其互通有无,其中主要是中国与日本的通商贸易占大宗。郑氏商船在日本受到了比荷兰商船要高的特殊照顾,例如他们可以自由贸易,归期可以酌量放宽等。日本当局对郑氏商船的友善态度,更促进了郑氏家族与日本贸易的繁荣与发展,以及彼此的亲密关系。同时郑氏家族也在贸易中,获得了丰厚的商业利润,从而保证了庞大的军费开支。再有,对日贸易也是郑氏政权打破清朝政府经济封锁,以及“迁界”政策的最好方法。

    郑氏家族与日本进行贸易的大宗商品是生丝、砂糖、鹿角、鹿皮和药材等物。例如,仅据有记录的17年间,郑氏商船运载到日本的生丝就达267.4万斤,占当时日本生丝进口总量的76%。郑经统治台湾时期,海外贸易更加发展,当时台湾已成为沟通中国大陆与日本、东南亚各国的贸易枢纽。以至西洋商人认为只要与台湾进行贸易,就如同与中国大陆、日本、东南亚各国进行贸易一样。

    郑氏船队从日本运出的货物,除军需物质外,主要是金、银、铜等金属。此外,郑氏家族还有大量资金存放在日本长崎,这些钱大部分是贸易赢余。例如,垄断郑氏与日本贸易的郑泰一人寄存在长崎的白银就有71万两之多。在郑经时代,郑氏商船平均每年有50艘赴日本长崎进行贸易,获利颇丰。一直到郑克塽降清后,他还建议康熙皇帝发展对日贸易,以获取巨额利润,增加国库收入。于是康熙皇帝在康熙24年(1685年),命令福州武官江君开和厦门文官梁尔寿率领官船13艘,装载着台湾出产的砂糖到日本进行贸易。从此以后,清朝的官私商船不断驶往日本长崎进行贸易,进一步发展了中日两国的经济交往和民间往来。

    正因为郑成功与日本在血缘、*、经济和文化方面有着千丝万缕联系,所以三百多年来,他的名字一直在日本广为流传着。日本的文学家、戏剧家从江户时期开始,就创作了一系列文艺作品,赞颂郑成功。例如,日本著名诗人梁川星岩与四方赤良都专门作诗纪念他;近松门左卫门写了木偶净琉璃戏《国姓爷合战》,日本近现代的作家们也创作了一系列文学作品;如,中山光义的《国姓爷合战》、饭泽匡的《国姓爷合战》,以及上田微古馆的《郑成功的盔甲》等,在日本出版界开创了一门“国姓爷文学”,受到了日本人的青睐,经久不息。

     

     

        (资料来源:冯佐哲据其《羊城晚报》2003827发表的《郑成功和他的母亲》修改)


    < 1 >   < 2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