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1948年南朝鲜被残酷镇压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辛亥革命”时的起义军
1937年张学良游秋收起义
中国史上的宫女起义:皇
司马迁没说的故事:陈胜
妻子回忆:国民党空军驾
1949年蒋经国“太子军”
义和团平原起义100周
李喜所武昌起义后的农村
最新热门    
 
金田起义出大湟

时间:2007-3-9 17:35:43  来源:不详
峒山里,“弃辎重,攀山越涧走”。这是一次十分漂亮的行动,据《桂平县志》的记载“五洞高山在县北宣一里,……绵亘数十里。咸丰元年八月十五夜,洪秀全被围食尽,遂由此山窜永安,盖其势陡绝,官兵不能追也”。这次成功的突围,革命人民感到欢欣鼓舞,而地主阶级为之战□饮恨。

  “太平军竟守不住天险风门坳”,这个念头老是盘旋在我的脑际,须知,清军突破这个要隘,对革命形成了多么大的威胁。再联想到太平军为什么在紫荆山区停留九个月之久。尽管有种种解释和争论,答案也许是极其简单的,那就是初起的太平军太弱小,没有力量打破包围圈,因此在紫荆山区东奔西窜九个月,连最后一道屏障风门坳都守不住,这难道不是说明了它的弱小吗?一部战争史告诉我们:以弱敌强的好办法就是“走”,避开强敌的进攻,以保存和发展自己。中秋节的新圩突围,太平军很好地运用了“走”的战略,不采取这一战略,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有可能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我们歌颂历史上敢于起来反抗封建统治的农民英雄,不愿意多讲他们的缺点、问题,可是,对农民过分美化,对农民的力量估计过高,也会背离历史的真实。一些文章和著作中,把初起的太平军描绘得每战必胜,打得清军狼狈逃窜,已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这样,太平军长期停留在紫荆山区以及风门坳战斗失败等等历史,就难以解释清楚了。

  新生的力量必定是幼弱的。很难想象:它一开始就能压倒陈旧的力量,这里必然有一个艰苦奋斗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太平军在紫荆山区九个月,时间没有白白浪费掉,他们团聚队伍、总结经验,在战斗中学习,在艰难中成长。这群普通农民并不是天生的英雄,他们在实战中才锻炼成了出色的指挥员和勇猛的战士。太平军初起,号称几万人,大多是老幼妇弱,精锐的战斗人员只有三千人,面对着装备齐全的上万清兵和大批地主武装。尽管清军怯懦无能,内部矛盾重重,但似乎不能说太平军的力量已超过清军。清军的战略一开始就是要把太平军困死在紫荆山区,断绝其米盐给养,堵塞其出路,不使其远走滋蔓。太平军奔突九个月,硬冲猛攻,打不破这个包围圈是可以理解的。中秋节的新圩突围是利用复杂的地形,巧妙地跳出了包围圈,从内线转到了外线。中国农民战争史上不乏这种成功的战例,就是太平军后来在永安突围,打法也与此很相似。当然,仅仅跳出包围圈,危险还没有解除。清军见即将到手的猎物要逃走,很不甘心。向荣率领清军从崎岖山路,蹑尾穷追,太平军杀了个回马枪,在官村设下埋伏,向荣追赶中伏,被打得一败涂地。“军械全失,几不能军,……向(荣)之丧师失律,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