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洋人拿慈禧太后当托儿卖
罢免翁同龢:是光绪帝亲
左宗棠收复新疆内幕 慈
揭秘:慈禧宠爱太监安得
颐和园恢复首条皇家电话
传奇一生:揭开慈禧太后
咸丰帝在位时:慈禧为什
慈禧曾侄孙忆家族故事:
光绪死于慈禧的政治安排
慈禧爱美:一个女人不打
最新热门    
 
慈禧扼杀戊戌变法的前后

时间:2007-3-9 17:37:59  来源:不详
。”(丛刊《戊戌变法》(一),第486、268页。)大学士徐桐甚至无耻宣称:“宁可亡国,不可变法。”(丛刊《戊戌变法》(一),第419页。)李鸿章、奕□等人也相随附和。李鸿章对维新派非常蔑视,曾向慈禧说:“此曹皆书院经生,市井讼师之流,不足畏也。”(丛刊《戊戌变法》(一),第467页。)奕□在临死之前,还对光绪帝说:“闻有广东举人主张变法,当慎重,不可轻任小人也。”(丛刊《戊戌变法》(一),第358页。)在地方上督、抚、布按等封疆大吏、地主豪绅等守旧势力,对“明定国是”诏书颁布后,多数人反对,不执行改革的各项谕旨。一是“敷衍塞责,任意迁延”。二是置若同闻,不予理采。凡遇诏下,“枢臣俱模棱不奉,或言不懂,或言未办过。”(丛刊《戊戌变法》(一),第336页。)廷臣以为不便者,“多依违其间,口不言而腹非。”(丛刊《戊戌变法》(一),第359页。)中央二品以上大臣,言新政者,唯一人(李端□)而己。地方上除湖南巡抚陈宝箴尚真心支持新政外,无论中央与地方,“下有老耄守旧之大臣,屡经严责而不怕;上有揽权猜忌之西后,一切请命而不行;故皇上与康先生之所欲改革者,百分未得其一焉。”(丛刊《戊戌变法》(一),第278页。)

  第三、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反对变法维新。为了抵制和阻挠变法维新运动,国内洋务派与顽固派和美帝国主义在意识形态上进行了猖狂的反扑。这年,张之洞写的《劝学篇》,便成为这一时期对抗变法维新思想的反动代表作。在《劝学篇》中,他着重地攻击维新派的根本主张,即“开议院,兴民权”的主张,连篇累牍地敷陈大地主、大买办的伦理纲常,“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滥调。此书受到慈禧统治集团的重视,说它“持论平正通达,于学术人心,大有裨益。”慈禧下令颁发全国,并要求各省督抚、学政“广为刊布,实力劝导,以重名教而拒厄言。”(丛刊《戊戌变法》(二),第43页。)结果,《劝学篇》 “挟朝廷之力而行之,不胫而遍于海内。”帝国主义者对这本书也大为吹捧,先后译成英、法文出版。一九○○年,纽约出版的英文本,还加上一个“中国唯一的希望”的标题。这就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勾结中国的封建势力,共同反扑变法维新运动的反动面目。有人曾尖锐地指出,张之洞作《劝学篇》,是“保一官而亡一国”,“倾天下以顾一家。”(《劝学篇》书后,《新政直论》五编,第1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