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周绍泉徽州文书所见明末
张佛泉自由的卓越阐释者
最新热门    
 
周绍泉徽州文书所见明末清初的粮长、里长和老人(之一)

时间:2007-3-10 10:52:17  来源:不详
依一定比例差派最富裕之家出钱,以最富庶而又善做生意之人负责,到外地购买粮食,运回本都,依困难人户缺食情况或赠送,或赈济,或借贷。待秋成,收其贷粟以备荒。此事由各都主持,官府不管。说明都作为一级行政机构是很重要的。

    都下为里,即图。里有里长,由里长户轮流充当,催办钱粮,勾摄公事,书画卯酉〔50〕。当年应役在官者曰见年,空歇者曰排年。又于里中选高年有德者为老人,居申明亭,与里长听一里之讼〔51〕。此外,在有的地区, 如江南的一些地区还有专门负责水利的塘长和圩长〔52〕。图有图正,已见前述。这样,在图一级就有里长(包括排年)、老人、塘长、图正等各种职役。这些职役又因其职责而产生出不同的称呼。如里长又称黄册里长,简称册里。黄册里长之称早在洪武初年湖州府行小黄册时即已产生〔53〕,后沿用不衰。在行“自封投柜”之后,负责守柜的里长又称值柜里长〔54〕。老人的名色更多,有时与里长并称里老,有时单称里老亦只指老人。此外,又有木铎老人、集老人、店老人、仓老人、水利老人、浮桥老人、窑场老人、申明亭老人、旌善亭老人、观农老人等等〔55〕。明初在城乡设申明亭、旌善亭,申明朱元璋孝顺父母六谕,立善恶簿,订立乡约,设约正、约副。有的地区,里中老人非只一人,三五人不等,甚至多至十人〔56〕。这些约正、约副亦称里约、约里、乡约,殆即老人的又一称呼。清丈中的都正、图正,又称公正。有时公正单指图正,通常情况下由现年里长充任。有时又“都图公正”连称〔57〕。这些称呼可能因时因地而异,在有的地区,如北方,可能就比较简略,如吕坤所说:“丁粮、里长、排年、老人不是两项,管本里之丁者,此里老、排年,管本里之地者,亦此里老、排年。”〔58〕看来,在里(图)一级行政中,里长(排年)和老人是最主要的职役。

    前已叙及,明初沿元朝之旧,在都下有保的建制。从我们对祁门、休宁的契约文书考察中得知,一般地说,每都下设10保,万历清丈以前,每保有1个田土字号,故鱼鳞册又称保簿。依明代里甲编制,每里即图110户,除10个里长户之外,另有100户为甲首户,分为10甲。 如果1个都中只有1个图,那么,每1保就相当于1甲。如果1个都中有3个图,那么,1保就有3个甲。1图就大约有3个保。每保设有保长,在本保发生诉讼纠葛中,充当证人〔59〕。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