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1944年纽约火车站美军告
渐行渐远:清代中叶朝鲜
日本广岛核爆受害者要求
杨贵妃的四种结局:流落
1954年烟嘴发明:一次可
日本驻美大使向二战时被
儿童节1950—2003:国家
中国最早全国运动会:19
外白渡桥锄奸记:1915年
1960年夏天饥饿的北京:
最新热门    
 
日本1994年清史研究概况

时间:2007-3-10 11:03:22  来源:不详
程。渡边@③yòu子《清末扬州教案》(《史学杂志》103—11),把教案置于中国控制理论与基督教救济系统的对立这一位置来予以研究,认为1868年的扬州教案起因于天主教徒设立育婴堂以及当地士人与地方官对此的反对。同时,该文还指出了英国政府与教会传教方针的不一致,对以往或把教案视为盲目的排外运动,或看作反帝运动,二者取一的理解提出了批评。李若文《清末中国的欧美传教士“干预诉讼”的一个方面》(《东洋学报》76—1·2),论述了传教士传教政策的变化。中田吉信《近代中国伊斯兰教的改革运动》(《史学论集》,〈就实女大〉8),考察了中国内地伊斯兰教的两次改革运动,即信仰的纯化和与汉族社会的共存。

    思想·言论  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体制构想》(《近代化面貌》),以当时快速普及的“专制”概念为中心,详细分析了二十世纪初叶的*体制构想。作者从体制构想语汇的变化及政体进化论中,探讨了中国专制的地位,以及改革派和革命派围绕专制与自由问题在认识上的一致和相异之处,并据此阐明了时人对历史、现状的认识和体制改革的指向。野村浩一《辛亥革命的*文化(上)(中)(下)》(《思想》841、843、844),列举革命派孙中山、立宪派张謇、北洋派袁世凯,考察了他们各自与其背景集团的*文化和体制构想的关系。小林武《章炳麟“我”的意识(四)》(《论集》,〈京都·产业大〉人文科学24—1),分析了章氏革命主体道德论与任侠论的关系。嵯峨隆《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的研究》(研文出版),从清末民初的*变动和传统思想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五四以前的无政府主义。作者还与坂井洋史合编有《原典·中国无政府主义史料集成》一书,凡十二册,另《别录》一册,由绿荫书房出版。片仓芳和《清末湖南的士子与宋教仁》(《松村论丛》),介绍了宋教仁亡命日本前的友朋关系。

    关于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的对外观,金凤珍《郑观应的国际秩序观》(《纪要》,〈北九州大·外国语〉81),考察了郑观应试图调和欧美国际秩序与中华世界秩序,建立大同世界秩序,并重建朝贡秩序的设想。手代木有儿《严复的英国留学》(《中国——社会与文化》),追踪了在英国留学期间严复的思想,指出对*平等和爱国心的关注是其主要方面。川尻文彦《“中体西用”论与“学战”》(《中国研究月报》48—8),指出甲午战后的中体西用论是以接受西学为前提的教育论。》细野浩二《华夷观念与帝国主义之间的康有为(下)》(《纪要》,〈早大·院·文〉哲学·史学39),分析了康有为政体变革的指向与中国地位上升的关系。区建英《

 << 上一页  [11] [12] [1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