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中国历史 >>清朝历史
  • 试论新政、立宪与革命的互动关系
  • 试论清末新政时期政区变革的几个问题
  • 百年的启迪
  • 《中国历代治国策选粹》晚清部分奏议评析
  • 梁启超“斥后保皇”与谋救光绪皇帝(1898、9─1900、9)之评析
  • 湖南维新运动研究序
  • 《晚清社会思潮》序
  • 张之洞与《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 晚清*与新史学
  • 重读《李秀成自述》
  • 最新热门    
     
    张之洞与《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作为清末新政的重要文献,张之洞与刘坤一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受到所有的新政研究者的重视;但是,以往学术界的研究,无论是专论还是在清末新政研究或张之洞传记中,大都只注重对此文本内容的阐述,[1] 而对文本产生的背景与经过以及其思想来源与影响关注得不够。本文拟着重对后者作进一步的考察。

    一、窥测内意和会商各省督抚联衔

        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1901.1.29.),在“庚子事变”中流亡西安的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了一道新政改革上谕:“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通限两个月,详悉条议以闻,再由朕上禀慈谟,斟酌尽善,切实施行”。[2] 这道上谕的发布,标志着清末新政的开始。

        对于清廷的新政变法,张之洞的反应非常积极;事实上,他始终在密切地关注着整个政局的变化,尤其是朝中的*动向。在接到新政上谕之前,张之洞已从端方和袁世凯的来电得知,“不日将有上谕,举行新政”。[3] 因此,他对这道上谕的颁布早有心理准备,这使他能够很快地作出积极的回应。接到上谕之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希望弄清其来路,“何人陈请?何人赞成?”随即他便从多种渠道获悉此谕出自“圣意”,由军机大臣荣禄和户部尚书鹿传霖“赞成”,甚至了解到是由荣禄的幕僚也即他自己的门生樊增祥起草。[4] 本来,这些信息已足以使他确认朝廷是真的要变法了;但是,安徽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