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贺龙与林彪结怨始末
孙竞昊明清江南商品市场
俄国末代沙皇结怨东赢 
诸葛亮 荆州 情结怨恨关
最新热门    
 
文场结怨的故事(图)

时间:2009-9-17 13:28:34  来源:香港文汇报

 

    清代康熙前期,杭州大才子洪升写了一部有名的传奇戏曲《长生殿》。这部写杨贵妃的戏剧,流传至今,已是经典之作。近世曲学大家吴梅称之为“尽善尽美”。但是,当年初次上演──或者说是“预演”──时,却得了大罪。当时京城有人写诗云:“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洪升本来也没有多大功名,只是京中一个小官,当然也功名断送,这不假。但这句诗所指主要是大诗人赵执信,字秋谷,他在当时已是翰林,本来还大有前程,这一下就全“断送”了。此诗主要是指他而言。

    小说家高阳写过这个题材的小说《醉蓬莱》,他就考证过当时演出为何获罪。他说,关于此事,有二十多种记载,各有说法。公开罪名就是当时仍在康熙祖母孝庄太皇太后三年之丧的时间里。其实,民间并没有三年的严格要求,尤其在伶人演戏方面,三年不演,他们何以为生?事实是,当时有位礼部的小官员黄六鸿,向皇上告了一状。那位黄六鸿为何管这闲事?这后面有朝内两党的较量,且不说。黄六鸿与洪升并无仇怨,他是查出了当晚看戏的有赵执信,要整一整赵执信,也就牵连上洪升。赵执信这人有才学,而心胸狭窄,最不讨人喜欢。那一年黄六鸿由县里调进京城,各处拜客。拜到赵门时,送去土产一份,另有个人的诗集一部。这个赵执信办事也太绝,他回信说:“土物拜登,大集璧谢。”这句名言,高阳著作三度引用,有时称“集”,有时称“稿”。我以为还是以“集”为合适,因为如果是“稿”,怎么送出许多。必须刻出成集,才好广送众人。赵的回信中这八个字,就是说,土特产我收下了,您的宝贵诗集,我就不看了,原璧归赵。这有多伤人呀!这明明是摆名士派头,故意给黄六鸿难看,表示不屑一顾。所以,黄六鸿从此衔恨于心,看来,洪升真是跟上倒了霉。这是康熙二十八年的事。但是洪升的剧本《长生殿》以后一直风行,还是在各地演,在宫里也演,当年在京中工作的大诗人朱彝尊赠洪升诗有言及此者。可是以后洪升只能在江南过着穷困的日子。到康熙四十三年,也就是出事以后十五年,曹寅在杭州组织演出《长生殿》,邀请洪升去看,洪升当晚酒醉,落水而死。他也算最后看了一场自己的好戏吧。这一段故事说明赠书不被接受引出的文祸。

    高阳还在《柏台故事》一书里,谈到那位赵执信与王士祯的关系。这两家是亲戚,又都是大诗人,本应很好。但两人都高傲。有一次赵有诗作,请王写序。王当时的成就和名气都大于赵,他看不起赵,不写。这就得罪了赵,以后闹出一些文苑的争论,流传后世。还有一位徐干学,本来也是博学之士,官位也高,而且弟兄三人同时居高位,声势很大,但是因为在朝拉帮结派,在家横行乡里,为人所不齿。据《清诗纪事》说,他们哥们失势以后,文集诗集几十成百卷,编成以后,无人为之作序。而他们自己也“刻成不敢公然行世”。当然,也有另外的说法,即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