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中国历史 >>三国历史
  • 魏延偷袭关中“新”军事计划的可行性
  • [资料]三国官职表
  • [整理]三国人物资料----蜀(未完,请勿跟帖)
  • 三国演义十大经典遗言
  • [整理]三国人物资料----魏(未完,请勿跟帖)
  • 从赤壁之战看罗贯中的军事思想
  • 三国演义兵器谱排名
  • 郭嘉VS诸葛亮谁是三国乱世第一谋士?
  • 三国之十大死不瞑目提名奖
  • TOP10之三国十大冤家对头
  • 最新热门    
     
    [讨论]诸葛亮与魏延

    ,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可见刘备对魏延是极为重视和信任的!

      在蜀国后期,孔明独揽大权,但其智谋却并非《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无所不能”,譬如赤壁之战中的“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等都故事只是罗贯中先生编造出来“智化”诸葛亮的,细读《三国演义》便会不难发现孔明的计谋不过“三板斧”——“诈败—埋伏—火攻”,这一计谋可谓“屡试不爽”,从孔明刚刚出道时的“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到平南战役的“火烧盘蛇谷”再到北伐中原时的“火烧上方谷”都如同一辙,如果这三招不奏效,孔明恐怕只能望天长叹:“谋事在天,成事在人”了。而在孔明的“三板斧”计谋中充当诈败这一角色的恐怕只有魏延出场的次数是最多的了。看官试想一下一个能征惯战的将军若是经常败阵(即便是“诈败”),是不是很损威名呢?像魏延怎么会没有怨言呢?有怨言也应该是在情理之中的吧。

      直接导致孔明与魏延有隙的是北伐中原时的‘兵出子午谷’的战略方案之争,时魏延向孔明献策曰:“延原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孔明却曰:“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魏延再与相争曰:“丞相兵从大路进发,彼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则旷日持久,何时而得中原?”孔明曰:“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遂不用魏延之计,魏延怏怏不悦。后来的实战证明魏延的计策是绝对可行的,就连诸葛孔明的对手司马懿也说:“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一伐中原因孔明不用魏延之计而轻信马谡致使街亭失守最终以失败告终。再说二伐中原,孔明率军直奔郝昭把守的陈仓口,命魏延围城死攻,连日不能破,魏延说城难打,孔明大怒欲斩魏延,此时孔明已有杀魏延之心。后来孔明亲自督战,用尽“云梯”、“冲车”之法昼夜相攻二十余日亦无计可破,此时的孔明真可谓“黔驴技穷”,自己也无颜再骂魏延“无能”了。

    三国志载:“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光,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

    《三国志》中也有“延常谓亮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的记载。

     诸葛亮六出祁山,虽有小胜,但终没撼动曹魏政权。孙子日:“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出奇制胜,历来为兵家所重视,诸葛亮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秦川。”诸葛亮原则上是赞成两路出兵的,为什么就不许魏延这个两路出兵的计策呢?一可能是他认为时候不到,既然时机不到,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六出祁山;二可能就是这个计策出自他不喜欢的将领之口,要是换上马谡他就可能要试试了。

      上方谷一战,诸葛亮在安排火攻的时侯,其实是计划将司马懿父子连同诱敌的魏延一齐烧死在山谷中的,这一点连罗贯中先生也不得不承认:“孔明又唤魏延,密嘱曰:“汝引五百兵去魏寨搦战,诱引司马懿交锋,不可取胜,只诈败,望渭东走去。懿必追赶,汝却望七星旗处而入,夜则望七盏灯处而走,便入于山谷内,吾自有捉司马懿之计。”魏延引兵受计而去。

      且说魏延只盼司马懿到来,忽见一枝兵杀到,延纵马视之,乃司马懿也。懿大喝曰:“魏延休走!”延舞刀相迎。战不十合,延拨回马走,懿随后赶来。延只望七星旗处而走。懿见魏延一人,军马又少,放心追赶。懿却分兵三枝:司马师在左,司马昭在右,懿自居中,一齐攻杀将来。延遥望见谷口内有七星号带飘扬,乃引五百兵皆退入谷中去。懿追到谷口,先令人哨探,回报曰:“谷内并无伏兵,山上皆是草房。”懿曰:“此必是屯粮之所。”遂大驱士卒皆入谷中。懿忽见草房中尽是干柴,前面魏延勒马横刀而立。懿大骇,乃与二子曰:“倘有蜀兵断其谷口,如之奈何?”急退兵时,只听得喊声大震,山上火把一齐丢将下来,烧断谷口。懿大惊无措,将兵敛在一处。山上火箭射下,地雷一齐突出,草房内干柴皆着。魏延望后谷中而走,只见谷口垒断,仰天长叹曰:“吾今休矣!”司马懿见火光甚急,乃下马抱二子大哭曰:“吾父子断死于此处矣!”正哭之间,忽然狂风大作,黑雾漫空,一声霹雳响处,骤雨盆倾,满谷之火尽皆浇灭:地雷不响,火器无功。滂沱大雨自申时只下至酉时,平地水深三尺。司马懿喜曰:“不就此时杀出,更待何时!”即引败兵奋力杀出。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瓢泼大雨不仅救了司马懿父子,也使诸葛亮致魏延于死地的计划破了产,故此,先生只能是无奈地仰天而长叹。就算魏延该死,可他手下500蜀军何辜也要作殉葬品,可见诸葛亮心肠也够狠的。

    却说孔明收兵,回到渭南大寨,安营已毕,魏延告曰:“马岱将葫芦谷后口垒断,若非天降大雨,延同五百军皆烧死谷内!”(此乃孔明欲将司马懿、魏延皆要烧死,不想天降大雨,二人得生。后孔明死时,遗计与马岱,将延斩之。)孔明大怒,唤马岱深责曰:“文长乃吾之大将,吾当初授计时,只教烧司马懿,如何将文长也困于谷中?幸朝廷福大,天降骤雨,方才保全;倘有疏虞,又失吾右臂也。”大叱:“武士!推出斩首回报!”未知马岱性命毕竟若何?却说众将见孔明怒斩马岱,皆拜于帐下,再三哀告,孔明方免,令左右将马岱剥去衣甲,杖背四十,削去平北将军、陈仓候官职,贬为散军。马岱责毕,回到旧寨,孔明密令樊建来谕曰:“丞相素知将军忠义,故令行此密计,如此如此。他日成功,当为第一。可只推是杨仪教如此行之,以解魏延之仇。”岱受计已毕,甚是忻喜,次日强行来见魏延,请罪曰:“非岱敢如此,乃是长史杨仪之谋也。”延大恨杨仪,即时来告孔明曰:“延愿求马岱为部下裨将。”孔明不允。再三告求,孔明方从。

      斩魏延者,乃马岱也。原来孔明火烧木栅寨时,实欲将司马懿、魏延皆要烧死,故与魏延五百军为引诱之兵;不想天降大雨,其计不成,却诈归罪于杨仪,又痛责马岱,授以密计,只待口中之言,便斩魏延。以上均出自《三国演义》原文。

    《三国演义》中孔明曾不止一次对人言:“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因怜其勇而用之,久后必生患。”其实此话并无依据,仅仅是孔明的主观判断,魏延固然恃才自傲却不见其有背蜀之心,只是他素与尚书令杨仪不睦,而杨仪又是孔明的“贴身参谋”故孔明有所偏见。

    后来魏延一门被夷灭三族,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倒是那个被诸葛亮委以重任的杨仪,也没落得什么好下场,《三国演义》中说:“杨仪自以为年宦先于蒋琬,而位出琬下;且自恃功高,未有重赏,口出怨言,曰:‘昔日丞相初亡,吾若将全师投魏,宁当寂寞如此耶!”后主大怒,命将杨仪下狱勘问,欲斩之。蒋琬奏曰:“仪虽有罪,但日前随丞相多立功劳,未可斩也,当废为庶人。’后主从之,遂贬杨仪赴汉嘉郡为民。仪羞惭自刎而死。”可见谁是真的脑后有反骨!

    诸葛亮在用人方面屡犯错误,在第一次北伐作战中把战略要地街亭交给一个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只会空谈。被刘备评为“言过其实,不可重用”的马谡。最终痛失街亭,上演了一出“挥泪斩马谡”的闹剧。证明诸葛亮缺乏战略眼光,他是一个出色的谋士。但不是一名合格的领导者。这方面他比不上刘备,更不如曹操。人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而诸葛亮在气量上也不是很大度。朱德总司令评诸葛亮:"亮忌才"。可见蜀国的真正灵魂人物是刘备,刘备在时蜀国人才济济。颇有中兴气向,刘备一死蜀国就走了下坡路。诸葛亮倚重的一直是刘备留下的那些人才。他死后西蜀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就是因为他没有培养好接班人。

    其临终之际亮还对姜维等说:“我之死后,但谨自守,且勿复来也。”原来亮早就放弃了原先恢复汉室的主张(认其不可为了),以攻为守,以保偏安一隅。而魏延仍矢志不移,仍怀抱着要为蜀一统中原的雄心。为蜀汉作最后的努力。

    魏延曰:“丞相虽亡,吾今现在,杨仪不过一长史,安能担此大任?他只宜夫柩入川安葬,我自率大军攻司马懿,务要成功,岂可因丞相一人而废国家大事耶?” 魏延临死之前与姜维二军对峙,姜维高声大骂:“反贼魏延!丞相不曾亏你,今日如何背反?”延横刀勒马而言曰:“伯约,不干你事,只教杨仪出来!”短短数语更可见魏延只是想杀杨仪而非谋反,然后魏延便被马岱从身后一刀斩于了马下。就这样结束了他悲情的一生。可叹老三国中最后的虎将没有死在杀敌战场上,却命断于他信任的人的手下。

      汉中之时,五虎具在,刘备独选魏延后,“一军皆惊”的情景。气吞山河还想得起那句话,叛贼的话: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不知大家对我的观点是何看法,望不吝赐教。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