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_login}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三国历史 >> 正文
没有相关中国历史
最新热门    
 
娄湖岸边读书台(图)

时间:2010-1-1 12:36:12  来源:南京日报
找以文著称的陆氏兄弟。陆平原(机)不在家中,只见到了陆清河(云),周处便把全部情形告诉了他。

    原来,周处年少时,强横凶暴,称霸乡里。当时,宜兴水中有蛟龙,山中有猛虎,百姓称其为“三害”,三者中,周处为害最大。出于无奈,有人劝说他去与蛟龙、猛虎一比高低,实则希望三败俱伤。不明就里的周处立即刺杀了猛虎,又跳入江中搏击蛟龙,浪花翻涌,时隐时现,三天后,江面如镜。人们认为周处已死,争相庆贺。谁知,杀死蛟龙后的周处竟又回到了乡里,同乡人人失望。这个时候,周处才知道自己是大家心中的祸患,有了悔改的愿望。

 

    “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这是周处的顾虑。陆清河稍作沉思,淡然从容地说: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何况你还有好的前途。一个人最怕的是不能立志,何必担心美名不能传扬呢?从此,周处洗心向善,在娄湖岸边勤学苦读,志存义烈,撰写了《风土记》、《吴记》等书。后来步入仕途,屡建功勋。西晋初年,周处奉命平定齐万年叛军,率五千人马血战七万大军,直至弦绝矢尽。部下劝他撤退,他说:“此是吾授命之日”,战死疆场,终年59岁。后追赠平西将军,封为孝侯,并在他当年读书之处,建享堂奉祀,以示怀念与敬重。

    如今,周处读书自新的千年历史,沉淀在老虎头44号。人们能看到的,是修建于清代的周处读书台牌坊,倔强地挺立在弄堂深处。写满厚重,却也写满疲惫,附着在墙面上,斑斑驳驳。拾级而上,是一些破旧的房屋,仿佛已被时光遗忘,几乎找不到任何与周处相关的影迹。据说在其中一户人家的墙壁上,还镶嵌着一块记载周处读书之事的石碑。虽然天色已晚,沿着石阶而上的一溜儿人家的门窗中还没有点起灯火,不知主人是否在家,一时无法寻找。 

      C

     梁武帝:石观音寺

    邻着读书台,是石观音寺。寺外小屋里的老人告诉我们,平日里,这里的门是锁着的,可是每月的初一、十五,这里却很是热闹,香火很旺。他不知道,这个小小的寺庙,曾叫做光宅寺,也不知道,这个光宅寺,曾有过怎样的辉煌。这座光宅寺,是赫赫有名的梁武帝出生的故宅。

    或许是父亲常常讲起周处的故事吧,少时的萧衍,便对读书产生了浓浓的兴趣。他在文学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与文学家沈约、诗人谢朓等人同称为“竟陵八友”。这位本来可能成为文学家的萧衍,后来成为梁朝的开国皇帝梁武帝。

    立国之初,萧衍生活简朴,勤于国事,一顶帽子要戴三年,一床被子要盖两年。无论寒暑,他总是五更天起床,批改奏章,广泛纳谏,整顿吏治,选拔官员。另外对赋诗、弈棋、礼乐、书法、绘画等都各有建树,而以经学、史学研究尤为卓著,撰有《周易讲疏》、《春秋答问》等二百余卷,《通史》六百卷,他曾对臣下说:“我造《通史》,此书若成,众史可废。”只可惜大都失传。对佛学,萧衍可谓痴迷。他四次舍身出家,在同泰寺讲经,均由朝廷出资赎回。不仅如此,还将邻着周处读书台的老宅改建为寺庙,取名“光宅寺”。写成了《涅萃》、《大品》等数百卷佛学著作,并创立了儒、道、佛“三教同源说”。《南史》中说:“自江左以来,年逾二百,文物之盛,独美于兹。”公元549年,侯景叛乱,八十五岁的萧衍被困在台城,竟被活活饿死。

    萧衍爱书成癖,他的儿子似乎也为读书而生。长子萧统,世称昭明太子,五岁遍读五经,“数行并下,过目皆忆”,招集文人学士,广览古今书籍三万卷,编成中国古代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昭明文选》。“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的选文准则,为后世推崇。七子萧绎,后来当了皇帝。《梁书》这样记载,其“博总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才辩敏速,冠绝一时”、“性不好声色,颇有高名”。可是,当西魏兵临城下时,这位“奇才”皇帝仰天长叹:“读书万卷,犹有今日”,命人焚烧了14万卷书籍字画,数量相当于梁朝传世书籍的一半,成为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在“老虎头”迷宫般的小巷中穿行,找到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