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宋朝历史 >> 正文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同窗之
才女凌叔华的作家之路
章含之与乔冠华的“特殊
浙江金华太平天国侍王府
道光为何不选更有才华的
义和团运动期间帝国主义
义和团运动期间帝国主义
试论顺康雍三朝对西方传
振兴中华的伟大先驱--
林乐知在华的文化活动
最新热门    
 
在金华的李清照(图)

时间:2009-10-15 10:22:29  来源:今晚报

 

    和辛弃疾一样,李清照也是山东人,都是我最喜欢的诗人。到了南宋,两位地道的北方人仓皇北顾,一起逃到了江南做义民,中年老年都在南方度过,说他们是南方人也不为过。这次去金华,导游小姐为大家背诵李清照留在当地的两首诗词,我恰巧过去也背过,觉得十分亲切。组织这次活动的《华东旅游报》要我们写几句话,不知道陈村兄如何措辞,反正我因为想到李清照,便随手写了如下意思:“到金华就会想到李清照,就会想到她留在这的一首词和一首诗,词十分婉约和悲苦,诗非常豪放和激昂。景色依旧,物是人非,今天的金华显然要比过去更美好,‘江山留与后人愁’,美景如此,何愁之有。”写完了意犹未尽,觉得有必要补充几句。先说那首词,“风住香尘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船,载不动许多愁”。这首词集婉约之大成,一个载不动许多愁,变虚为实,悲苦之情跃然纸上。

 

    再说那诗,“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南国水通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同样是写金华,同样是写大好河山,诗和词气息完全不一样。李清照显然更传统,在她看来,词乃诗余,诗和词各有所宗,形式不一样,反映的内容也不应该一样。词有词的写法,诗有诗的规矩,标准不同,二者不能合而为一。境界上看,无论词还是诗,都属于第一流。《儒林外史》中的书呆子发议论,认为八股文做好了,玩什么都行,要诗就诗要赋就赋,一鞭一道痕,一掴一掌血,否则就是野狐禅。这观点当然迂腐,也不无道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好的写作者总是要遵循游戏规则,这就好比写古诗必须押韵,要讲究平仄。要想突破,首先要知道怎么才能突破,要知道分界线在什么地方,否则便是没头苍蝇。李清照是位心高气傲的女诗人,就写作而论,实在是有些真本事。学诗漫有惊人句,评论家常推崇她后期的作品,理由是生活历练,她的晚年十分不幸,所谓不平则鸣,愤怒出诗人,不过显然只说对了一半。写作有时候就是会写不会写,就是你能不能写好,考察李清照前期的诗词,我们不难发现,她的优秀同样不容置疑,真正的写作高手,体物之工抒词之雅,丝丝入扣针针见血。造化弄人,是生活决定了我们的写作,可惜不能写或者不会写,终究还是白搭和落空。说白了,李清照在哪都能写出不朽篇章,碰巧她来过金华,这就是此地的幸运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