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元朝历史 >> 正文
辽金面具
辽金花银靴
辽金面具
最新热门    
 
辽金瓷透露北方游牧民族马背上的生活(图)

时间:2010-4-4 13:26:30  来源:世界新闻报


    陶瓷最容易做的是圆器,辽瓷却偏要烧一些对瓷器来说并不容易成型的扁形壶、折肩瓶和方形盘,说到底还是为了表达对马背生活的眷恋。到了金代,由于女真人过上了半定居的生活,早期原始状态的鸡冠壶等也不见了踪影。

 

白釉刻花鸡冠壶,辽,通高26.4cm,足径7.4cm

 

    辽瓷精品不输宋瓷

    充满了质朴、刚猛的部族气质的瓷器,似乎跟中原文化没什么关联。但实际上,辽瓷主要承袭的是晚唐文化传统。10-13世纪,唐末五代到宋代之间,辽、宋、西夏政权并存。在国土资源的争夺中,辽瓷与北方窑口邢窑、定窑和磁州窑产生了很深的渊源。北宋著名窑口定窑,在辽宋的拉锯战中五易其手,契丹人不仅掠夺窑口还带走了成熟的工匠,这都为在辽瓷中占有相当比重的辽白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辽白瓷分粗瓷和细瓷。细瓷中的精品,胎质坚致细腻,釉质光结莹润,釉色多白中闪青或白中闪黄;在烧造成分、温度和工艺水平上,与唐代邢窑和定窑极为接近。

    内蒙古博物院副院长傅宁告诉《世界新闻报·鉴赏中国》周刊记者,此次到台湾展出有两只辽代皮囊壶,一只褐色釉,一只白色釉,均出自辽代三大墓之一的耶律羽之墓,“胎质跟唐代邢窑和定窑瓷器没有太大区别。”展品中还有一件釉色莹润、造型优美的白瓷盘口穿带瓶,同出于耶律羽之墓,是迄今出土的最大的穿带瓶(典型的辽代瓷器,仿自金银器,可穿起带子挂在身上),37厘米高,工艺上与中原瓷器精品无二。

    因为辽瓷多为日常生活用瓷,重视实用和生活化,不像中原瓷器重装饰,所以辽国本地所造瓷器多粗糙。辽白瓷胎质较粗的,白中泛黄或灰,胎体常有干裂现象。底足处常见刮釉露胎现象,为了弥补色彩上欠缺,常在胎体上加一层化妆土。

    “总体而言,辽代陶瓷胎质粗糙,陶体不精炼,且多半为半釉,灌釉施釉不彻底。”李彦君说,考古界对辽瓷有个称呼叫“缸胎”,意思是瓷器的质地半陶半瓷。到了金代,胎釉和辽代相似,半釉多,胎体重,用“草率”一词形容最为合适。

    辽瓷的生活化在辽三彩中亦有表现。李彦君介绍说,辽三彩与唐三彩有传承关系,唐三彩多数是冥器和祭祀器,辽三彩主要是生活器皿,没有马、骆驼和人物。辽三彩以黄绿白的素彩为主,有红彩和紫彩但没有蓝彩。看惯了白雪皑皑和北方林野的游牧民族,喜明朗沉着的色调,因此,白釉和绿釉的辽代瓷器最多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