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黄帝陵 |
|
|
|
黄帝陵古称“桥陵”,位于陕西黄陵县桥山,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圣陵。1962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
黄帝陵简称黄陵,相传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衣冠冢。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桥山上,故亦称桥陵。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是原始氏族夏部落的领袖。传说他领导人民制弓箭,造舟车,教蚕桑,作衣冠,定算术,开发农业,并联合炎帝部落打败蚩尤,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广阔疆域。因而历史上将他和伏羲、神农一起尊为三皇,又和颛顼、帝羲、唐尧、虞舜合称五帝。相传他生于山东寿丘,逝于河南荆山,衣冠葬于桥山。
桥山有沮水围绕,群山环抱。山上古柏密密层层,形状怪异,独具姿色。黄帝陵就在群柏包围之中。陵前有下马石,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由此步行至祭亭,祭亭中央立一石碑,上有郭沫若手书“黄帝陵”三字。其后是“桥山龙驭”碑刻,为明嘉靖年间所立。再后便是陵墓,朝南,冢高3.6米,周长48米。墓前有一高台,台旁石碑书“汉武仙台”,传为汉武帝祭陵祈仙之所。
黄帝陵前有建于宋代的黄帝庙,殿宇数重,庄严肃穆。大殿门首悬“人文初祖”金匾,内供黄帝牌位。庙内保存石碑近50通,还有传为黄帝亲手植柏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古柏和名叫“ < 1 > < 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