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半坡遗址 |
|
|
|
半坡遗址是原始居民的一个比较完整的村落,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东郊约六公里的半坡村,于1953年发现,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这类遗址仅在黄河流域的关中地区就发现了400多处,因此,黄河流域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发源地之美称。
其中挖掘出房屋遗址45座、家畜圈栏2座、烧陶窑址6座、储藏窑穴200多个、*墓葬和小孩翁棺250座、生产工具、生活用具10000余件。1958年在遗址上建成半坡遗址博物馆,除建造文物展室外,并在3000平方米的原始村落居住区盖起保护大厅。
遗址分为居住、制陶、墓葬三个区,居住区是村落的主体。半坡遗址是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制和石器。妇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产力,制陶、纺织、饲养家都由她们承担,男人则多从事渔猎。
该馆现有陈列室三个,遗址大厅一个。在这里,您既能看到人类童年时代的纯朴,也能寻觅到中华先祖艰辛的足迹。
遗址房屋建筑早期是半穴式,即一半在地下,以坑壁为墙,露出地面的一半盖上了屋顶,这种房屋既低矮又潮湿。到了原始社会晚期,才在地面砌墙,并用木柱支撑屋顶,这种直立的墙体及带有倾斜的屋面,已形成了后来我国传统房 < 1 > < 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