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景观 >>景点介绍
  • 卢森堡宫
  • 克里姆林宫
  • 圣巴素大教堂
  • 亚历山大花园
  • 伊凡大帝钟楼
  • 圣母升天教堂
  • 莫斯科国立大学
  • 埃米塔什博物馆
  • 凯旋门
  • 卢浮宫
  • 最新热门    
     
    协和广场

    鱼在美人的怀抱里活蹦乱跳,从鱼的嘴里喷射出来的高高的水柱则越过塔顶直飞空中构成了漂亮的图形。而从顶层喷泉涌出的泉水则很均匀地顺着塔顶直往下流,使每一层的喷泉都挂上了一幅亮丽的珠帘。据说到了晚上,在喷泉水池里的彩灯和周围射灯的照射下,整个喷泉更是显得光彩夺目、金碧辉煌,常常令游人疑幻疑真、流连忘返。
      据有关史料记载,协和广场始建于路易十五王朝。1748年路易十五病重,一个雕塑家为了表示自己对国王病情的关切,特意为路易十五创作了一尊铜像。路易十五病愈后,就在塞纳河的北岸修建了一个广场,用以安放这座铜像。1763年广场修建完工,这就是协和广场的前身,广场最初也因此被称作路易十五广场。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热血沸腾的巴黎人在攻下巴士底狱之后,又涌到广场推倒了路易十五的铜像,并把广场改名为自由广场。因为“自由、平等、博爱”这是当时响彻世界的法国大革命的口号,也是革命的三色旗上“三色”所象征的意义。
      如果当时仅仅只是推倒一尊铜像,改个名称,协和广场今天对世人来说肯定是不会有这样高的知名度。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在法国大革命浪潮的裹挟下,当年协和广场的中央并不是竖起了一面随风飘扬的三色旗,而是高高地矗立起一座令人心寒胆战的断头台,于是本该风和日丽的广场从此也就变成了一个飘荡着血雨腥风的刑场。
      我们知道,古代欧洲人与人之间的等级观念是非常严重的,就是对死刑犯人的处决手段也往往是依照犯人的不同身份而确定的。对于一般身份的死刑犯来说,采用的处决手段大部分是绞死、火烧或车裂,而砍头这种方式只限于对少数具有贵族头衔的犯人。1789年12月,在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感召下,富于人道与平等思想的法国医生基罗廷向革命的国民大会提出了基于人道理由的死刑假设,认为不论死刑犯人是什么身份或犯下什么样的罪行,都应该享有同样的无痛的处决方式。同时基罗廷还提出了设立断头台的建议。然而这个建议当时并没有被国民大会所采纳,因为当时大家都正忙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没有人顾得上他对死刑犯人的人道关怀。但随着大革命的迅猛发展,革命镇压对象的急剧增加,死刑犯人的处决方式遇到了“技术上的障碍”。当年曾被人称作“巴黎先生”的著名刽子手桑松就发出抱怨,说是再怎样卖力也砍不过头来,甚至连磨斧头的时间都没有。正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出于“革命的需要”,国民大会于1791年批准了基罗廷医生的建议,并拨出专款于1792年的4月制造出了以基罗廷的名字命名的断头台。1793年1月,断头台终于被矗立在协和广场,开始发挥起它无痛死刑的“人道主义功能”。
      现在的人们肯定是很难想像出当年的断头台究竟是一个什么模样的东西了。据史料记载,这个一度被人称作“黑寡妇”、“国家剃刀”的断头台高约四米,重约六百公斤,主框架由红漆木制成,上悬一把重达四十公斤的刀片。刀片与地面底槽的落差为二点三米,下落速度为每秒钟七米,砍掉一个人的脑袋只需百分之二秒。虽然被砍掉的人头大约要三十秒钟才会完全失去知觉,但与刀劈斧砍的方式相比,断头台无疑更多地体现了人道主义的意味。从1793年断头台正式投入使用到1794年短短的一年多时间,断头台上那把锋利的刀片起起落落,先后砍下了大约四千多人的脑袋。最快的一次记录是在38分钟里,砍下了21个人的头颅。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王后玛丽·安东妮特、路易十六的妹妹伊丽莎白、革命领袖丹东、罗伯斯庇尔等众多名人也都是在这里先后被送上断头台的。而惟一被押送到断头台前又摆脱了断头命运的是-家瓦拉泽,死刑刚宣布,他就趁人不备用匕首刺穿了自己的心脏。
      对于协和广场上的断头台,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在他的名著《九三年》中有过详细的描述。雨果说道:“所有看过断头台的人,都会发出一种神秘的战栗,所有的社会问题,也都会在那锋利的板斧四周举起他们的问号。”尤其令人感到难以相信的是当年那些挤满在断头台边的看客。他们嗜血为乐,竟然嫌断头台的行刑过程太快,使得他们无法充分欣赏死刑犯人的痛苦,因而齐声高喊“把我的绞架还回来!把我的绞架还回来!”这样的呼喊如果是出现在中世纪的话,我们还可以理解,但它却是发生在有了《人权宣言》和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奋斗目标的法兰西共和国,这不能不给后人留下了深深的思索。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