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丘逢甲故居 |
|
|
|
丘逢甲故居坐落在蕉岭县文福镇逢甲村(原名淡定村),名为“培远堂”,是梅州市继叶剑英元帅故居之后的第二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来到故居,如同进入人文景观荟萃之地,各堂、室均有清代名人、书法家书写的屋堂名和楹联等,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极具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
培远堂建于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面积1800平方米,是一幢坐西向东的客家围屋。结构为2堂、4横、4个门楼,6厅、55个房间,后面有马蹄形围屋一列。正门名“培远堂”由丘逢甲同科进士、清末翰林温仲和(梅县松口人)书,两侧对联:“培栽后进,远继先芬”,为丘逢甲自拟,意境清新,内涵深远。前堂匾额“积善余庆”,为原署理台湾巡抚唐景崧题写。内堂悬挂清光绪皇帝钦授“进士”牌匾。上堂匾额“心泰平草庐”为丘逢甲自拟,清广东巡抚许振祎书,两侧对联:“西枕庐峰,东朝玉笔,山水本多情,耕、读、渔、樵俱适意;南腾天马,北渡仙桥,林泉皆胜境,用、藏、出、处尽随心”,为丘逢甲撰写,借以抚尉自己。
故居左屋名为“蛰庵”,是丘逢甲当年吟咏诗联的地方,两侧对联:“马来西极,龙卧南阳”,为清末状元夏同和题写。据传《春愁》诗就是在“蛰庵”写成的。步出“蛰庵”,左边小门楼门楣上书“听大海潮音之室”,两旁对联:“情 < 1 > < 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