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务院近日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河池市东兰县境内的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被列入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宁岩这不可忘却的革命胜地再次引起世人的瞩目。
列宁岩位于东兰县武篆镇巴学村拉甲山山腰间,高于地面46米,岩口向北敞开,岩宽64米,高43米,深130米,总面积8320多平方米,岩的深处有一条长300余米的隧道直通山后,是进能攻、退能守的战略要地。1922年3月,韦拔群联络当地进步青年共11人在北帝岩组织革命同盟,发表《敬告同胞》书。1925年9月,韦拔群、陈伯民等在洞内开办东兰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传播马列主义,培养右江东兰、凤山、百色、凌云、恩隆、思林、果德、河池、都安等县农运骨干276人,结业后,学员们返回各地,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开展革命斗争,使广西右江地区农民运动蓬勃发展起来,成为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之一,为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创建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坚实基础,受到毛泽东同志的褒奖。
列宁岩原名"北帝岩",清光绪年间,岩内设置庙堂,立有北帝神像,故称"北帝岩"。1930年2月,红七军军长张云逸来到武篆,认为韦拔群在北帝岩宣传了马列主义,提议改名为"列宁岩"。1962年6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定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称为"广西东兰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1977年,自治区拨款修缮列宁岩,依照1925年的原貌进行修复,并开设陈列橱窗。1978年自治区成立20周年时,中共中央副主席叶剑英欣然提笔为列宁岩题字--"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并由
< 1 > < 2 >